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献昆专利>正文

V形弹片式熔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8001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V形弹片式熔断器,包括接线底座(10)以及嵌于该接线底座(10)内的载熔组件(20),所述接线底座(10)上设有两个接线端子(11,12),所述载熔组件(20)包括载熔组件壳体(21),安装熔断件(30)的卡座(22),两个连接熔断件(30)两端电极的导电接触片(23,24),其中第一导电接触片(23)电连接第一接线端子(11),第二导电接触片(24)电连接第二接线端子(12);所述两个导电接触片(23,24)均折成V形,该V形导电接触片(23,24)的至少一个端部固定在载熔组件(20)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后,使这种熔断器具有接触良好,不易断电的特点,而且安全可靠,装拆方便。(*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元器件,特别涉及用于保护电器过载的熔断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熔断器的结构是(见图1和图2),接线端子接通 电源,熔断体端帽与其中一个导电接触片接触。因该导电接触片是呈 半圆形的,接触面不大。当经过电阻R、电发光体W、另外一个导电 接触片和熔断体接通时,因他们是共用一个容腔,为了使导电接触片 与熔断体端帽相接触,就必须延伸和加长这个导电接触片,导电接触 片过长给装卸熔断器带来了相当大的阻力(有的装不上去,有的拔不 出来,有的接触不好)。因两个导电接触片接触面积不一样,熔断体 会向前倾斜导致熔断体端帽与该两个导电接触片接触面积不均匀,在 通电的过程中导致温度升高从而烧毁接触面,造成不必要的断电,有 时因接触不良甚至引发火灾,并且导电接触片只是镶嵌在载熔件壳 内,没有使之固定,所以也很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V形弹片式熔断器,将两个导电接触片改为 v形结构,不但可以縮短导电接触片的长度,而且还可以保持两个导电接触片的接触面积一致,安全可靠,解决现有技术中接触不良、接 触面积不均匀以及装拆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的方案是设计一种V形弹片式熔 断器,包括接线底座以及嵌于该接线底座内的载熔组件,所述接线底 座上设有可以连接外部接线的两个接线端子,所述载熔组件包括载瑢 组件壳体,安装熔断件的卡座,两个连接熔断件两端电极的导电接触 片,其中第一导电接触片电连接第一接线端子,第二导电接触片电连 接第二接线端子;所述两个导电接触片均折成V形,该V形导电接触片的尖端探入卡座内,该v形导电接触片的至少一个端部固定在载熔组件上。所述熔断件为圆筒形帽熔断体。所述载熔组件还设有限位止档, 该限位止档一端固定于载熔组件壳体上,另一端延伸至卡座的一端, 所述第一导电接触片和第二导电接触片尺寸相同。所述载熔组件设有电阻R以及电发光体W,该电阻R以及电发光 体W串联后通过导线分别连接两个导电接触片,所述电发光体W部分 暴露于载熔组件壳体表面。所述两个导电接触片的一端分别通过接线 柱固定于载熔组件上,所述连接电阻R以及电发光体W的导线的两端 分别连接上述两个接线柱。本技术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后,使这种新型的熔断器具有接 触良好,不易断电的特点,而且安全可靠,装拆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载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熔断器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V形弹片式熔断器载熔组件20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V形弹片式熔断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上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由图3和图4中可知,这种V形弹片式熔断器,包括接线底座 10以及嵌于该接线底座10内的载熔组件20,所述接线底座10上设 有可以连接外部接线的两个接线端子11和12,所述载熔组件20包 括载熔组件壳体21,安装熔断件30的卡座22,两个连接熔断件30 两端电极的导电接触片23和24,其中第一导电接触片23电连接第 一接线端子11,第二导电接触片24电连接第二接线端子12;所述两 个导电接触片23和24均折成V形,该V形导电接触片23和24的尖 端探入卡座22内,该V形导电接触片23和24的至少一个端部固定在载熔组件20上,所述第一导电接触片23和第二导电接触片24尺 寸相同。当熔断件30嵌入卡座22后,V形导电接触片23和24的尖 端正好抵在熔断件30的两个电极上,由于第一导电接触片23和第二 导电接触片24均为V形结构,当其受压后能始终保持对电极的压迫, 使两者达到良好接触的目的,而且,这种V形结构对于电极是光滑接 触,装拆时,阻力比较小,而且其探入卡座22内的长度远远小于现 有技术的导电接触片,所以,在装拆熔断件30的过程中,第一导电 接触片23和第二导电接触片24对电极的摩擦阻力很小,不会影响熔 断件30的装拆。另外,由于所述第一导电接触片23和第二导电接触 片24尺寸相同,所以,其对电极的压力也相同,接触面积也一致, 直接与熔断体端帽接触,增加了接触面积,不易断电。由图4中可看出,所述熔断件30为圆筒形帽熔断体。由图3中可知,所述载熔组件20设有电阻R以及电发光体W, 该电阻R以及电发光体W串联后通过导线27分别连接两个导电接触 片23和24,所述电发光体W部分暴露于载熔组件壳体21表面。所 述两个导电接触片23和24的一端分别通过接线柱25和26固定于载 熔组件20上,所述连接电阻R以及电发光体W的导线27的两端分别 连接上述两个接线柱25和26。设置接线柱25和26可以更好地固定 两个导电接触片,提高安全性,而且也可以使导线27与两个导电接 触片实现更好地连接。由图4中可看出,所述载熔组件20还设有限位止档28,该限位 止档28 —端固定于载熔组件壳体21上,另一端延伸至卡座22的一 端。当熔断件30嵌入卡座22时,其一端受到限位止档28的限制, 使其不能来回窜动,这样不但保证两个导电接触片与电极接触均匀, 而且,也防止由于接触不均匀而产生的烧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V形弹片式熔断器,包括接线底座(10)以及嵌于该接线底座(10)内的载熔组件(20),所述接线底座(10)上设有可以连接外部接线的两个接线端子(11,12),所述载熔组件(20)包括载熔组件壳体(21),安装熔断件(30)的卡座(22),两个连接熔断件(30)两端电极的导电接触片(23,24),其中第一导电接触片(23)电连接第一接线端子(11),第二导电接触片(24)电连接第二接线端子(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导电接触片(23,24)均折成V形,该V形导电接触片(23,24)的尖端探入卡座(22)内,该V形导电接触片(23,24)的至少一个端部固定在载熔组件(20)上。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V形弹片式熔断器,包括接线底座(10)以及嵌于该接线底座(10)内的载熔组件(20),所述接线底座(10)上设有可以连接外部接线的两个接线端子(11,12),所述载熔组件(20)包括载熔组件壳体(21),安装熔断件(30)的卡座(22),两个连接熔断件(30)两端电极的导电接触片(23,24),其中第一导电接触片(23)电连接第一接线端子(11),第二导电接触片(24)电连接第二接线端子(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导电接触片(23,24)均折成V形,该V形导电接触片(23,24)的尖端探入卡座(22)内,该V形导电接触片(23,24)的至少一个端部固定在载熔组件(20)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V形弹片式熔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断 件(30)为圆筒形帽熔断体。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V形弹片式熔断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献昆
申请(专利权)人:郑献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