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灌注桩用护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7903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灌注桩用护筒,包括钢筒,钢筒顶口位置上均匀安装有顶口防护组件,顶口防护组件包括顶板,顶板上对应钢筒的内外侧位置分别设有固定杆和活动杆,固定杆与顶板相固定连接,固定杆与活动杆之间通过铰接杆相铰接固定,活动杆与铰接杆相固定连接,顶板底部正对活动杆位置安装有触片感应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灌注桩用护筒,结构设置巧妙且布置合理,在施工时,固定杆与活动杆搭配对护筒的顶口进行保护,当顶口受到灌注施工过程中的碰撞时,通过碰撞带动铰接杆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带动活动杆上移,使活动杆触动触片感应器,从而进行有效的预警,避免灌注时管道不稳定对护筒顶口造成的由上至下的压力性损坏变形情况发生。坏变形情况发生。坏变形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灌注桩用护筒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设备
,具体是一种建筑灌注桩用护筒。

技术介绍

[0002]钢护筒是在旋挖灌注桩的过程中,由于土质不稳定,施工钢筋混凝土护壁存在较大难度,所以采用钢质的护壁对灌注桩进行保护,防止塌孔,避免影响施工进度及安全。常埋设钢护筒来定位需要钻的桩位。护筒一般为钢护筒,护筒定位时,先以桩位中心为圆心,根据护筒半径在土上定出护筒位置,护筒就位后,施加压力将护筒埋入。在埋入过程中应检查护筒是否垂直,若发现偏斜,应及时纠正。
[0003]目前护筒在使用时顶口容易受到机械碰撞,导致变形损坏,这会直接导致下个护筒无法完整对接的问题,进而影响整个施工效率。为此,专利技术人综合各类因素提出了一种建筑灌注桩用护筒。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灌注桩用护筒,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建筑灌注桩用护筒,包括钢筒,所述钢筒顶口位置上均匀安装有顶口防护组件,顶口防护组件包括顶板,顶板上对应钢筒的内外侧位置分别设有固定杆和活动杆,固定杆与顶板相固定连接,固定杆与活动杆之间通过铰接杆相铰接固定,活动杆与铰接杆相固定连接,顶板底部正对活动杆位置安装有触片感应器。
[0007]在施工时,固定杆与活动杆搭配对护筒的顶口进行保护,当顶口受到灌注施工过程中的碰撞时,通过碰撞带动铰接杆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带动活动杆上移,使活动杆触动触片感应器,从而进行有效的预警,避免灌注时管道不稳定对护筒顶口造成的由上至下的压力性损坏变形情况发生,保护了护筒结构的完整性。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钢筒上紧贴前后两端位置分别预设有凹槽,前后钢筒之间通过固定螺栓从凹槽位置穿过相固定连接,上下钢筒上的凹槽之间通过卡扣卡接固定有密封隔板,使得前后钢筒直接的连接位置形成隐藏式连接,不仅没有了凸出的结构,同时对连接的螺栓起到了防泥效果,在护筒埋入与取出时大大减小了摩擦力,使其更易埋入或取出,同时螺栓不易受泥污染,拆卸更方便。
[0009]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密封隔板由超薄钢板制成,避免凸出护筒表面。
[0010]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杆上固定有与铰接杆相抵的限位块,固定杆底部位置固定有防护板,防护板伸至钢筒内侧,降低对护筒的横向撞击。
[0011]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铰接杆呈固定杆一侧高活动杆一侧低的倾斜结构设置,从而依靠重力获得自动复位的功能,将结构简单化。
[0012]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钢筒上前后两端位置分别预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放置有固定板,前后钢筒之间通过紧固螺栓旋入固定板和钢筒内形成固定连接,钢筒内侧口部位置焊接固定有防泄块,对前后钢筒直接的连接密封效果更好,能够很好的防止砂浆溢出导致水分缺乏影响灌注桩的凝固效果情况发生。
[0013]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防泄块剖面呈直角三角形结构设置,对接口位置的压力起到分散作用,避免灌注后高压环境将接口位置撑开的情况发生。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灌注桩用护筒,结构设置巧妙且布置合理,本技术中当顶口受到灌注施工过程中的碰撞时,通过碰撞带动铰接杆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带动活动杆上移,使活动杆触动触片感应器,从而进行有效的预警,避免灌注时管道不稳定对护筒顶口造成的由上至下的压力性损坏变形情况发生,保护了护筒结构的完整性;
[0016]2、本技术进一步密封隔板使前后钢筒直接的连接位置形成隐藏式连接,不仅没有了凸出的结构,同时对连接的螺栓起到了防泥效果,在护筒埋入与取出时大大减小了摩擦力,使其更易埋入或取出,同时螺栓不易受泥污染,拆卸更方便;
[0017]3、本技术进一步利用固定板搭配防泄块使用,对前后钢筒直接的连接密封效果更好,能够很好的防止砂浆溢出导致水分缺乏影响灌注桩的凝固效果情况发生;
[0018]4、本技术进一步。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一种建筑灌注桩用护筒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一种建筑灌注桩用护筒的俯视图。
[0021]图3为一种建筑灌注桩用护筒中顶口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一种建筑灌注桩用护筒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钢筒;11、凹槽;12、固定螺栓;13、密封隔板;14、卡扣;15、固定槽;16、固定板;17、紧固螺栓;18、防泄块;2、顶口防护组件;21、顶板;22、活动杆;23、固定杆;24、铰接杆;25、触片感应器;26、限位块;27、防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5]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

3,一种建筑灌注桩用护筒,包括钢筒1和顶口防护组件2;
[0026]所述钢筒1上紧贴前后两端位置分别预设有凹槽11,前后钢筒1之间通过固定螺栓12从凹槽11位置穿过相固定连接,上下钢筒1上的凹槽11之间通过卡扣14卡接固定有密封隔板13,密封隔板13由超薄钢板制成;
[0027]所述顶口防护组件2均匀安装于钢筒1顶口位置上,顶口防护组件2包括顶板21、活动杆22、固定杆23、铰接杆24、触片感应器25、限位块26以及防护板27,顶板21位于钢筒1的顶口位置,固定杆23焊接固定于顶板21的朝向钢筒1中心一侧位置上,铰接杆24与固定杆23相铰接固定连接,活动杆22与远离固定杆23一端的铰接杆24相焊接固定连接,活动杆22位于钢筒1外侧位置,铰接杆24呈固定杆23一侧高活动杆22一侧低的倾斜结构设置,触片感应器25安装于顶板21底部正对活动杆22位置上,限位块26焊接固定于固定杆23上同时与铰接
杆24相抵,防护板27焊接固定于固定杆23底部位置,防护板27伸至钢筒1内侧。
[0028]实施例二: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唯一区别特征在于:
[0029]所述钢筒1上前后两端位置分别预设有固定槽15,固定槽15内放置有固定板16,前后钢筒1之间通过紧固螺栓17旋入固定板16和钢筒1内形成固定连接,钢筒1内侧口部位置焊接固定有防泄块18,防泄块18剖面呈直角三角形结构设置。
[003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施工时,固定杆23与活动杆22搭配对护筒的顶口进行保护,当顶口受到灌注施工过程中的碰撞时,通过碰撞带动铰接杆24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带动活动杆22上移,使活动杆22触动触片感应器25,从而进行有效的预警,避免灌注时管道不稳定对护筒顶口造成的由上至下的压力性损坏变形情况发生,保护了护筒结构的完整性。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灌注桩用护筒,包括钢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筒(1)顶口位置上均匀安装有顶口防护组件(2),顶口防护组件(2)包括顶板(21),顶板(21)上对应钢筒(1)的内外侧位置分别设有固定杆(23)和活动杆(22),固定杆(23)与顶板(21)相固定连接,固定杆(23)与活动杆(22)之间通过铰接杆(24)相铰接固定,活动杆(22)与铰接杆相固定连接,顶板(21)底部正对活动杆(22)位置安装有触片感应器(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灌注桩用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筒(1)上紧贴前后两端位置分别预设有凹槽(11),前后钢筒(1)之间通过固定螺栓(12)从凹槽(11)位置穿过相固定连接,上下钢筒(1)上的凹槽(11)之间通过卡扣(14)卡接固定有密封隔板(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灌注桩用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隔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天赐李大华兰明强蔡永彬汪济汉宋国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