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7601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装箱。集装箱的第一侧具有侧开口,集装箱包括底架、侧壁与侧门;底架包括底侧梁和与底侧梁平行的底纵梁,底侧梁包括位于第一侧的第一底侧梁,以及位于第二侧的第二底侧梁,底纵梁沿底架的宽度方向到第一底侧梁的第一距离大于底纵梁到第二底侧梁的第二距离;侧壁连接至第二底侧梁;侧门可开启地设置在集装箱的第一侧。由此,底纵梁沿底架的宽度方向到第一底侧梁的第一距离大于底纵梁到第二底侧梁的第二距离,这样,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安装侧门的箱体朝向侧门的一侧的偏心程度,减小运输集装箱时的危险性。减小运输集装箱时的危险性。减小运输集装箱时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装箱


[0001]本技术涉及集装箱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集装箱。

技术介绍

[0002]集装箱已成为一种多式联运的国际通用的标准运输工具。
[0003]侧开门集装箱因为具有较大的开门跨度和较大的操作位,因此对于较大尺寸的货物的运输,其在装卸效率上明显优于普通集装箱。
[0004]而对于40英尺的单侧全开门的集装箱,由于其长度较长,并且侧开口处的顶侧梁和底侧梁没有侧壁的支撑。因此侧开口处的顶侧梁和底侧梁向下的弯曲变形大。这样采用现有的集装箱的密封和锁紧机构,可能会不能完全密封和锁紧侧门。
[0005]此外对于40英尺的单侧全开门的集装箱,由于侧门本身的自重较大。集装箱的重心明显偏向侧门所在的一侧,这样运输集装箱危险性高。
[0006]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集装箱,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例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8]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装箱,集装箱的第一侧具有侧开口,集装箱包括:
[0009]底架,底架包括底侧梁和与底侧梁平行的底纵梁,底侧梁包括位于第一侧的第一底侧梁,以及位于和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的第二底侧梁,底纵梁位于第一底侧梁和第二底侧梁之间,底纵梁沿底架的宽度方向到第一底侧梁的第一距离大于底纵梁到第二底侧梁的第二距离;侧壁,侧壁连接至第二底侧梁;侧门,侧门可开启地设置在集装箱的第一侧。
[0010]根据本技术的集装箱,底架包括第一底侧梁、第二底侧梁,以及底纵梁,底纵梁沿底架的宽度方向到第一底侧梁的第一距离大于底纵梁到第二底侧梁的第二距离,这样,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安装侧门的箱体朝向侧门的一侧的偏心程度,减小运输集装箱时的危险性。
[0011]可选地,集装箱还包括支撑装置和底角件,位于支撑位置的支撑装置位于底侧梁的下方,以用于支撑底侧梁。
[0012]可选地,沿底架的长度方向,位于支撑位置的支撑装置和底角件中的一个之间的距离为第三距离,第三距离构造为20英尺国际标准集装箱的底角件之间的沿集装箱的长度方向的距离。
[0013]可选地,支撑装置构造为垫板,垫板的下表面和底角件的下表面平齐,垫板连接至底侧梁的底面。
[0014]可选地,支撑装置用于支撑第一底侧梁和第二底侧梁中的至少一个。
[0015]可选地,底架还包括支撑部,沿底架的宽度方向,支撑部位于第一底侧梁和第二底侧梁之间,以形成载荷传递区。
[0016]可选地,底架还包括中间底横梁,中间底横梁连接至底纵梁和底侧梁,其中,
[0017]支撑部构造为中间底横梁,或者
[0018]支撑部构造为支撑板,支撑板连接至中间底横梁的下表面。
[0019]可选地,至少两个中间底横梁并排设置并相互抵靠。
[0020]可选地,沿底架的高度方向,支撑部的下表面位于底侧梁的下表面的下方。
[0021]可选地,侧门构造为铝合金门。
[0022]可选地,侧门构造成折叠门。
[0023]可选地,集装箱包括角柱,侧门连接至角柱,沿底架的长度方向,侧开口由集装箱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0024]可选地,集装箱的尺寸构造为40英尺国际标准集装箱的尺寸。
[0025]可选地,底架还包括鹅颈槽,以及和底侧梁连接的底横梁。
附图说明
[0026]为了使本技术的优点更容易理解,将通过参考在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更详细地描述上文简要描述的本技术。可以理解这些附图只描绘了本技术的典型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认为是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通过附图以附加的特性和细节描述和解释本技术。
[0027]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0028]图2为图1的集装箱的另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0029]图3为图1的集装箱的剖视图的立体示意图;
[0030]图4为图1的集装箱的再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0031]图5为图4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2]图6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二个优选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立体示意图;
[0033]图7为图6的集装箱的侧视图的剖视示意图;
[0034]图8为图6的集装箱的主视图的剖视示意图;
[0035]图9为图8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6]图10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三个优选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主视图的剖视示意图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以及
[0037]图11为根据本技术的第四个优选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主视图的剖视示意图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8]附图标记说明
[0039]110:箱体
ꢀꢀꢀꢀꢀꢀꢀꢀꢀꢀꢀꢀꢀꢀ
111:侧开口
[0040]120:底架
ꢀꢀꢀꢀꢀꢀꢀꢀꢀꢀꢀꢀꢀꢀ
121:第一底侧梁
[0041]122:第二底侧梁
ꢀꢀꢀꢀꢀꢀꢀꢀ
123:底纵梁
[0042]124:底横梁
ꢀꢀꢀꢀꢀꢀꢀꢀꢀꢀꢀꢀ
125:中间底横梁
[0043]130:侧壁
ꢀꢀꢀꢀꢀꢀꢀꢀꢀꢀꢀꢀꢀꢀ
140:侧门
[0044]150:底角件
ꢀꢀꢀꢀꢀꢀꢀꢀꢀꢀꢀꢀ
160:支撑装置
[0045]170:角柱
ꢀꢀꢀꢀꢀꢀꢀꢀꢀꢀꢀꢀꢀꢀ
180:鹅颈槽
[0046]220:底架
ꢀꢀꢀꢀꢀꢀꢀꢀꢀꢀꢀꢀꢀꢀ
221:第一底侧梁
[0047]222:第二底侧梁
ꢀꢀꢀꢀꢀꢀꢀꢀ
225:中间底横梁
[0048]260:支撑部
ꢀꢀꢀꢀꢀꢀꢀꢀꢀꢀꢀꢀ
320:底架
[0049]322:第二底侧梁
ꢀꢀꢀꢀꢀꢀꢀꢀ
325:中间底横梁
[0050]420:底架
ꢀꢀꢀꢀꢀꢀꢀꢀꢀꢀꢀꢀꢀꢀ
422:第二底侧梁
[0051]425:中间底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52]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53]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0054]在本文中,本申请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的第一侧具有侧开口,所述集装箱包括:底架,所述底架包括底侧梁和与所述底侧梁平行的底纵梁,所述底侧梁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侧的第一底侧梁,以及位于和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的第二底侧梁,所述底纵梁位于所述第一底侧梁和所述第二底侧梁之间,所述底纵梁沿所述底架的宽度方向到所述第一底侧梁的第一距离大于所述底纵梁到所述第二底侧梁的第二距离;侧壁,所述侧壁连接至所述第二底侧梁;侧门,所述侧门可开启地设置在所述集装箱的所述第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还包括支撑装置和底角件,位于支撑位置的所述支撑装置位于所述底侧梁的下方,以用于支撑所述底侧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底架的长度方向,位于所述支撑位置的所述支撑装置和所述底角件中的一个之间的距离为第三距离,所述第三距离构造为20英尺国际标准集装箱的底角件之间的沿集装箱的长度方向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构造为垫板,所述垫板的下表面和所述底角件的下表面平齐,所述垫板连接至所述底侧梁的底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底侧梁和所述第二底侧梁中的至少一个。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建生丛秀凤王忠连李波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中集特种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