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扶梯防夹装置,包括扶手罩、凸耳、侧罩、拉紧组件、毛刷、第一连接板、滚轮和固定板,所述扶手罩移动设置在玻璃体的上方,玻璃体为固定设置,所述扶手罩截面近似菇状,扶手罩朝向玻璃体的底端连接有凸耳,凸耳位于玻璃体两侧呈镜像设置,且在两组所述凸耳底边沿扶手罩移动方向均固定连接有侧罩,所述侧罩截面呈C型,且开口朝向玻璃体,侧罩底端与玻璃体侧壁间设置具有毛刷的固定板,在侧罩内部还设置有拉紧组件,玻璃体顶端面与扶手罩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扶手罩的滚轮。该自动扶梯防夹装置,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安全可靠等优点,可以普遍推广使用。可以普遍推广使用。可以普遍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扶梯防夹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自动扶梯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扶梯防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扶梯是带有循环运行阶梯,用于向上或向下倾斜运送乘客的固定电力驱动设备,电动扶梯常常用在人流量较大的地铁、火车站、商场或飞机场等,由于电动扶梯属于特种设备,对其安全性能的要求非常的严格,今年来发生自动扶梯造成的安全事故也不在少数,一部分是由于自动扶梯本身故障,一部分是由于乘客的误操作。
[0003]自动扶梯扶手带有助于乘客在乘坐自动扶梯时防止摔倒,但是由于自动扶梯扶手带是运动状态的,且在运动过程中与玻璃体具有一定的间隙,且间隙处较易触碰,因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扶梯防夹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扶梯防夹装置,包括扶手罩、凸耳、侧罩、拉紧组件、毛刷、第一连接板、滚轮和固定板,所述扶手罩移动设置在玻璃体的上方,玻璃体为固定设置,所述扶手罩截面近似菇状,扶手罩朝向玻璃体的底端连接有凸耳,凸耳位于玻璃体两侧呈镜像设置,且在两组所述凸耳底边沿扶手罩移动方向均固定连接有侧罩,所述侧罩截面呈C型,且开口朝向玻璃体,侧罩底端与玻璃体侧壁间设置具有毛刷的固定板,在侧罩内部还设置有拉紧组件,玻璃体顶端面与扶手罩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扶手罩的滚轮。
[0006]优选的,所述固定板沿扶手罩移动方向在玻璃体的侧壁上固定设置,侧罩底部抵接固定板底端面上开设的沿扶手罩移动方向的条形槽,且在侧罩与玻璃体之间的固定板底端面上设置有毛刷。
[0007]优选的,所述扶手罩底端开口内部固定有第一连接板,两组所述凸耳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板,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安装有竖直的连接螺栓。
[0008]优选的,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端面上转动安装有两组滚轮,两组所述滚轮分别位于连接螺栓的两侧,且两组所述滚轮下方的玻璃体顶端面上均固定有与滚轮相适配的轨道槽。
[0009]优选的,所述拉紧组件包括隔板、第一连接杆、外管、弹簧和第二连接杆,所述外管两端开口并在内部中段固定有隔板,隔板两侧的外管内部分别滑动插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处于外管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侧罩内部顶壁上,第二连接杆处于外管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侧罩内部底壁上,且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处于外管内部的一端上均套置有用于拉紧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弹簧。
[0010]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自动扶梯防夹装置,通过扶手罩、凸耳以及侧罩
的设计,使得用于握持的扶手罩处于静止的玻璃体较上方,同时扶手罩为菇状,便于把握,在握持方面提高了安全性,在玻璃体外部罩设的与玻璃体上固定的固定板对接的侧罩截面为C型,这使得C型对接部不易被触碰,同时配合毛刷能够较好的隐藏间隙,可有效防止夹手事件的发生,同时侧罩内部的拉紧组件具有拉紧效果,使得滚轮能够较好的在轨道槽内部移动,也提高了侧罩底部与固定板连接的紧密性,该自动扶梯防夹装置,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安全可靠等优点,可以普遍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拉紧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扶手罩、2凸耳、3侧罩、4拉紧组件、5第二连接板、6连接螺栓、7第一连接板、8毛刷、9玻璃体、10滚轮、11轨道槽、12固定板、13第一连接杆、14外管、15隔板、16弹簧、17第二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
3所示的一种自动扶梯防夹装置,包括扶手罩1、凸耳2、侧罩3、拉紧组件4、毛刷8、第一连接板7、滚轮10和固定板12,所述扶手罩1移动设置在玻璃体9的上方,玻璃体9为固定设置,所述扶手罩1截面近似菇状,扶手罩1朝向玻璃体9的底端连接有凸耳2,凸耳2位于玻璃体9两侧呈镜像设置,且在两组所述凸耳2底边沿扶手罩1移动方向均固定连接有侧罩3,所述侧罩3截面呈C型,且开口朝向玻璃体9,侧罩3底端与玻璃体9侧壁间设置具有毛刷8的固定板12,在侧罩3内部还设置有拉紧组件4,玻璃体9顶端面与扶手罩1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扶手罩1的滚轮10。
[0017]具体的,所述固定板12沿扶手罩1移动方向在玻璃体9的侧壁上固定设置,侧罩3底部抵接固定板12底端面上开设的沿扶手罩1移动方向的条形槽,且在侧罩3与玻璃体9之间的固定板12底端面上设置有毛刷8。
[0018]具体的,所述扶手罩1底端开口内部固定有第一连接板7,两组所述凸耳2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板5,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板7和第二连接板5安装有竖直的连接螺栓6。
[0019]具体的,在所述第二连接板5的底端面上转动安装有两组滚轮10,两组所述滚轮10分别位于连接螺栓6的两侧,且两组所述滚轮10下方的玻璃体9顶端面上均固定有与滚轮10相适配的轨道槽11。
[0020]具体的,所述拉紧组件4包括隔板15、第一连接杆13、外管14、弹簧16和第二连接杆17,所述外管14两端开口并在内部中段固定有隔板15,隔板15两侧的外管14内部分别滑动插接有第一连接杆13、第二连接杆17,第一连接杆13处于外管14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侧罩3内部顶壁上,第二连接杆17处于外管14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侧罩3内部底壁上,且第
一连接杆13和第二连接杆17处于外管14内部的一端上均套置有用于拉紧第一连接杆13和第二连接杆17的弹簧16。
[0021]具体的,该自动扶梯防夹装置,在使用时,人手握持扶手罩1,与传统扁平状的握持部不同的是,扶手罩1菇状的结构设计,具有较好的握持安全性,同时下方与静置的玻璃体9之间存在凸耳2和侧罩3,间距较大,能够有效防止夹手,运动握持部件与静置玻璃体9之间间隙存在与侧罩3底部与玻璃体9上固定的固定板12之间,由于侧罩3C型结构的设计,使得连接处位于内侧,配合毛刷8能够有效进行隐藏,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能,该自动扶梯防夹装置,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安全可靠等优点,可以普遍推广使用。
[002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扶梯防夹装置,包括扶手罩(1)、凸耳(2)、侧罩(3)、拉紧组件(4)、毛刷(8)、第一连接板(7)、滚轮(10)和固定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罩(1)移动设置在玻璃体(9)的上方,玻璃体(9)为固定设置,扶手罩(1)朝向玻璃体(9)的底端连接有凸耳(2),凸耳(2)位于玻璃体(9)两侧呈镜像设置,且在两组所述凸耳(2)底边沿扶手罩(1)移动方向均固定连接有侧罩(3),所述侧罩(3)截面呈C型,且开口朝向玻璃体(9),侧罩(3)底端与玻璃体(9)侧壁间设置具有毛刷(8)的固定板(12),在侧罩(3)内部还设置有拉紧组件(4),玻璃体(9)顶端面与扶手罩(1)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扶手罩(1)的滚轮(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扶梯防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2)沿扶手罩(1)移动方向在玻璃体(9)的侧壁上固定设置,侧罩(3)底部抵接固定板(12)底端面上开设的沿扶手罩(1)移动方向的条形槽,且在侧罩(3)与玻璃体(9)之间的固定板(12)底端面上设置有毛刷(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扶梯防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罩(1)底端开口内部固定有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立为,谢向前,郑田华,
申请(专利权)人:西子西奥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