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光导纤维传输太阳光的生态礁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7408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利用光导纤维传输太阳光的生态礁石,其特征是所述聚光器收集并聚集太阳光至适配器a,适配器a将太阳光耦合到光导纤维,光导纤维将太阳光传输至适配器b,适配器b将太阳光分散于散光板上,所述散光板、适配器b设于生态礁石内腔,所述钢丝绳的一端连接浮板,另一端连接生态礁石,所述光导纤维缠绕于钢丝绳上,所述聚光器固定在浮板上,浮板两端设有定滑轮,牵引绳绕在定滑轮上,牵引绳一端连接配重物,另一端连接固定锚,固定锚固定于水底。基于光导纤维传输自然光协同生态礁石为水底提供光照,促进藻类光合作用,增加水体溶解氧,净化水体环境。净化水体环境。净化水体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光导纤维传输太阳光的生态礁石


[0001]本技术涉及利用光导纤维传输太阳光的生态礁石。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湖库水体有机物、氮、磷等严重超标,水华频发,水体能见度低,水生植物无法生存,水体底部处于缺氧状态,水体长期缺氧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使得水体的水质恶化,沉积物在缺氧情况下将释放氨及磷酸盐、金属类元素及其他还原化合物,对水体水质造成明显影响,缺氧形成的还原环境还将导致水体中甲烷等温室气体的产生,威胁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针对水体缺氧问题,传统做法是直接利用曝气设备为水体底部增加溶氧,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曝气设备存在能耗高,电路铺设占地多等问题。
[0003]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辐射能作为一种自然能源,具有清洁持续、健康环保、储量丰富且无污染性等优势,已被国际公认为未来最具竞争性的能源之一。
[0004]光导纤维是高折射率的透明芯体和低折射率的外包层组成,具有光的传导功能,柔软易弯曲扁形,可做成任何形状,耗电少、光质稳定、光泽柔和、色彩广泛。目前,利用光导纤维将太阳光直接用于照明的应用领域主要是建筑、隧道、蔬菜大棚等,湖库水质治理未见有相关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利用光导纤维传输太阳光的生态礁石,太阳光输送至湖库底部生态礁石的散光板上,为透明度低的水体或水深无光线处提供自然光照,促进原位微生物作用,促进藻类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增加水体溶解氧,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具有低能耗、低损耗的特点。
[0006]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利用光导纤维传输太阳光的生态礁石,主要包括聚光器、适配器a、浮板、牵引绳、定滑轮、配重物、光导纤维、适配器b、散光板、生态礁石,其特征是所述聚光器收集并聚集太阳光至适配器a,适配器a将太阳光耦合到光导纤维,光导纤维将太阳光传输至适配器b,适配器b将太阳光分散于散光板上,所述散光板、适配器b设于生态礁石内腔,所述钢丝绳的一端连接浮板,另一端连接生态礁石,所述光导纤维弯曲缠绕于钢丝绳上,所述聚光器固定在浮板上,浮板两端设有定滑轮,牵引绳绕在定滑轮上,牵引绳一端连接配重物,另一端连接固定锚,固定锚固定于水底。
[0008]进一步的,所述光导纤维结构从内到外依次为纤芯、包层、保护套三层,柔软可弯曲,其中保护套为黑色PVC管,防止光线逸出,减少太阳光的损失。
[0009]进一步的,所述钢丝绳构造为柱形钢圈状,由不锈钢钢丝捻制而成,形状为弯曲的螺旋状,有弹性,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因水体波动给光导纤维带来影响。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利用太阳光通过光纤导入置于湖库底部的生态礁石内,无需进行光—电转换,增加光强,促进原位微生物作用如光合细菌能有效避免固体有机物和有害物质(氨、亚硝酸盐、硫化氢等)的积累,提高湖库底部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率,释放氧气,增加水体溶解氧,吸引生物驻足、栖息,提高生物多样性,又能节约成本,减少电路的铺设;
[0012]2、直接利用太阳光给湖库底部提供光源,既具有保障能源供给、改善生态环境的长远战略意义,又具有节约自然资源、降低能耗成本的现实经济意义。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利用光导纤维传输太阳光的生态礁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说明:1、聚光器,2、牵引绳,3、浮板,4、定滑轮,5、配重物体,6、钢丝绳,7、光导纤维,8、散光板,9、生态礁石,10、固定锚,11、适配器a,12、适配器b。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利用光导纤维传输太阳光的生态礁石,主要包括聚光器1、适配器a11、浮板3、牵引绳2、定滑轮4、配重物5、光导纤维7、适配器b12、散光板8、生态礁石9,其特征是所述聚光器1收集并聚集太阳光至适配器a11,适配器a11将太阳光耦合到光导纤维7,光导纤维7将太阳光传输至适配器b12,适配器b12将太阳光分散于散光板8上,所述散光板8、适配器b12设于生态礁石9内腔,所述钢丝绳6的一端连接浮板3,另一端连接生态礁石9,所述光导纤维7弯曲缠绕于钢丝绳6上,所述聚光器1固定在浮板3上,浮板3两端设有定滑轮4,牵引绳2绕在定滑轮4上,牵引绳2一端连接配重物5,另一端连接固定锚10,固定锚10固定于水底;所述光导纤维7结构从内到外依次为纤芯、包层、保护套三层,柔软可弯曲,其中保护套为黑色PVC管,防止光线逸出,减少太阳光的损失;所述钢丝绳6构造为柱形钢圈状,由不锈钢钢丝捻制而成,形状为弯曲的螺旋状,有弹性,在定滑轮4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做到随着水位的波动跟着起伏,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因水位线波动,给整体带来破坏。
[0016]实施例1
[0017]具体如图1所示,将生态礁石9投放至水下10米,聚光器1收集并聚集太阳光至适配器a11,适配器a11将太阳光耦合到光导纤维7,通过光损失率小的光导纤维7传输至适配器b12,适配器b12将太阳光分散于散光板8上,无需进行光—电转换,节约能源,减少电路铺设,自然光源可促进水体中原位微生物作用如光合细菌能有效避免固体有机物和有害物质(氨、亚硝酸盐、硫化氢等)的积累,促进藻类光合产氧,释放氧气,增加水体溶解氧,吸引生物驻足、栖息,改善水体底部生态环境,提高水底生物多样性,光导纤维7缠绕在弯曲的钢丝绳6上,钢丝绳6一端连接浮板3,另一端连接生态礁石9,散光板8、适配器b12设于生态礁石9内腔,聚光器1固定在浮板3上,浮板3两端设有定滑轮4,牵引绳2绕在定滑轮4上,牵引绳2一端连接配重物5,另一端连接固定锚10,固定锚10固定于水底。
[0018]优选的,所述光导纤维7结构从内到外依次为纤芯、包层、保护套三层,柔软可弯曲,其中保护套为黑色PVC管,防止光线逸出,减少太阳光的损失。
[0019]优选的,所述钢丝绳6构造为柱形钢圈状,由不锈钢钢丝捻制而成,形状为弯曲的螺旋状,有弹性,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因水位线波动,给整体带来破坏。
[0020]以上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
型的优选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根据本技术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利用光导纤维传输太阳光的生态礁石,主要包括聚光器(1)、适配器a(11)、浮板(3)、牵引绳(2)、定滑轮(4)、配重物(5)、光导纤维(7)、适配器b(12)、散光板(8)、生态礁石(9),其特征是所述聚光器(1)收集并聚集太阳光至适配器a(11),适配器a(11)将太阳光耦合到光导纤维(7),光导纤维(7)将太阳光传输至适配器b(12),适配器b(12)将太阳光分散于散光板(8)上,所述散光板(8)、适配器b(12)设于生态礁石(9)内腔,所述钢丝绳(6)的一端连接浮板(3),另一端连接生态礁石(9),所述光导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映津
申请(专利权)人:华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