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杆下探深度测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47148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56
本申请涉及一种钻杆下探深度测量系统,其包括:位移传感器,固定设置在上动力头上,用于检测上动力头相对于桅杆的移动距离并输出位移信号;第一无线通讯装置,用于传输位移信号;第一无线接收装置,用于接收第一无线通讯装置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的位移信号;以及,上位机,用于接收并显示第一无线接收装置发送的位移信号。本申请具有便于工作人员对钻杆的下探深度进行采集的效果。进行采集的效果。进行采集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钻杆下探深度测量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岩土工程辅助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钻杆下探深度测量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钻机是在勘探或矿产资源(含固体矿、液体矿、气体矿等)开发中,带动钻具向地下钻进,获取实物地质资料的机械设备,可用于钻取岩心、矿心、岩屑、气态样、液态样等,以探明地下地质和矿产资源等情况。
[0003]相关技术的钻机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101831906B的中国专利,其包括桩架、上动力头、螺旋钻杆、下动力头、钢护筒、气动潜孔锤、空压机以及高压输气管,桩架包括步置于履式行走支座上的底座以及立柱、配电柜、操作室和起落架。上述钻孔桩机装配过程为:先将行走支座、底座、立柱以及斜撑在施工场地拼接安装成整体。在底座上安装配电箱、操作室、起落架和起落架钢索,并将桩架立起。在立柱和上动力头滑道上安装上动力头,在滑轮上通过下动力头钢吊绳将下动力头定位于立柱上,在上动力头下端接上螺旋钻杆以及气动潜孔锤,在下动力头下端连接钢护筒,最后将m空压机通过高压输气管连接在上动力头上。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当需要多个钻孔桩深度相同时,通过上述相关技术工装人员很难控制每个钻孔桩深度一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对钻杆的下探深度进行采集,本申请提供一种钻杆下探深度测量系统。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钻杆下探深度测量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钻杆下探深度测量系统,包括:
[0008]位移传感器,固定设置在上动力头上,用于检测上动力头相对于桅杆的移动距离并输出位移信号;
[0009]第一无线通讯装置,用于传输位移信号;
[0010]第一无线接收装置,用于接收第一无线通讯装置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的位移信号;以及,
[0011]上位机,用于接收并显示第一无线接收装置发送的位移信号。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移传感器固定设置上动力头上,将钻杆安装在上动力头上.将上动力头提升至适配于钻杆长度的高度后,钻杆下探的深度即为上动力头下移的高度值,上动力头与钻杆同步下移的过程中,通过位移传感器采集上动力头的位移量,并将位移信号通过无线网络传递至上位机,工作人员可以在上位机随时进行查看,达到了便于工作人员采集钻杆下探深度的效果。
[0013]可选的,所述测量系统还包括抵接板、定位板、滑移板和第一接近开关,滑移板滑
动连接在桅杆上,抵接板固定设置在上动力头的侧方,滑移板与桅杆滑动连接,定位板与桅杆可拆卸设置,定位板位于滑移板和抵接板之间,第一接近开关设置在定位板靠近上动力头的一侧,所述测量系统还包括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和第二无线接收装置,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用于传输第一接近开关的第一开关信号,第二无线接收装置用于接收第一无线通讯装置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的第一开关信号,上位机接收并显示第二无线接收装置发送的第一开关信号。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使得测量系统能够适配于不同长度的钻杆,工作人员可以将定位板根据钻杆的长度设置在桅杆的不同位置,当钻杆与上动力头连接后,钻桩机的升降装置带动上动力头移动,直至抵接板移动至定位板的下方时,第一接近开关输出第一开关信号,第一开关信号通过第二无线接收装置传输至上位机,便于工作人员控制上动力头根据钻杆的长度停靠于桅杆上的相应位置,此时上动力头再次随钻杆下落时即为钻杆的下探深度,因此提高了测量系统的适应性;若工作人员无法及时控制上动力头停止,则上动力头自下而上移动时抵接板带动滑移板竖直上移,提高了操作安全性。
[0015]可选的,所述测量系统还包括第三无线通信装置和第三无线接收装置,所述抵接板远离上动力头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接近开关,第三无线通信装置用于传输第二接近开关的第二开关信号,第三无线接收装置用于接收第二无线通讯装置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的第二开关信号,第三无线接收装置与上位机连接,上位机接收并显示第三无线接收装置发送的第二开关信号。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上动力头的移动位置超出定位板对应的位置,调整上动力头再次下落,滑移板下落至靠近定位板时,第二接近开关发出第二开关信号,第二开关信号通过第三无线接收装置传递至上位机,工作人员通过上位机观察上位机的移动位置,进而便于工作人员对上动力头的位置进行调节。
[0017]可选的,所述滑移板靠近上动力头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缓冲层。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层使得抵接板带动滑移板上移时,不易与滑移板发生刚性碰撞,进而使第一接近开关不易受到撞击而损伤;同理使得滑移板随上动力头下落时不易与定位板发生撞击进而造成第二接近开关的损伤。
[0019]可选的,所述上位机包括PLC、DCS或智能终端。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给出了上位机的几种类型,使用时可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使用更加方便。
[0021]可选的,智能终端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台式机、PDA智能终端或可穿戴设备。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给出了智能终端的几种类型,使用时可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使用更加方便。
[0023]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钻杆下探深度测量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24]一种钻杆下探深度测量系统,包括:
[0025]无线位移传感器,固定设置在上动力头上,用于检测上动力头相对于桅杆的移动距离并输出位移信号;
[0026]第一无线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无线位移传感器发送的位移信号;以及,
[0027]上位机,用于接收并显示第一无线接收装置发送的位移信号。
[00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移传感器固定设置上动力头上,将钻杆安装在上动力头上.将上动力头提升至适配于钻杆长度的高度后,钻杆下探的深度即为上动力头下移的高度值,上动力头与钻杆同步下移的过程中,通过位移传感器采集上动力头的位移量,并将位移信号通过无线网络传递至上位机,工作人员可以在上位机随时进行查看,达到了便于工作人员采集钻杆下探深度的效果。
[002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30]1.通过采用位移传感器、第一无线通讯装置、第一无线接收装置和上位机的结构,实现了便于工作人员采集钻杆下探深度的功能;
[0031]2.通过采用抵接板、定位板、滑移板、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和第二无线接收装置的结构,实现了便于测量系统对于不同长度钻杆的适应性;
[0032]3.通过采用缓冲层的结构,实现了使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不易受损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33]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系统框图;
[0034]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突出定位板、滑移板和抵接板位置的局部三维示意图;
[0035]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突出缓冲层位置的局部三维示意图;
[0036]图4是本申请实施二的系统框图。
[003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杆下探深度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移传感器(1),固定设置在上动力头(6)上,用于检测上动力头(6)相对于桅杆(5)的移动距离并输出位移信号;第一无线通讯装置(11),用于传输位移信号;第一无线接收装置(12),用于接收第一无线通讯装置(11)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的位移信号;以及,上位机(2),用于接收并显示第一无线接收装置(12)发送的位移信号;测量系统还包括抵接板(61)、定位板(51)、滑移板(52)和第一接近开关(3),滑移板(52)滑动连接在桅杆(5)上,抵接板(61)固定设置在上动力头(6)的侧方,滑移板(52)与桅杆(5)滑动连接,定位板(51)与桅杆(5)可拆卸设置,定位板(51)位于滑移板(52)和抵接板(61)之间,第一接近开关(3)设置在定位板(51)靠近上动力头(6)的一侧,所述测量系统还包括第二无线通信装置(31)和第二无线接收装置(32),第二无线通信装置(31)用于传输第一接近开关(3)的第一开关信号,第二无线接收装置(32)用于接收第一无线通讯装置(11)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的第一开关信号,上位机(2)接收并显示第二无线接收装置(32)发送的第一开关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杆下探深度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系统还包括第三无线通信装置(41)和第三无线接收装置(42),所述抵接板(61)远离上动力头(6)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接近开关(4),第三无线通信装置(41)用于传输第二接近开关(4)的第二开关信号,第三无线接收装置(42)用于接收第二无线通讯装置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的第二开关信号,第三无线接收装置(42)与上位机(2)连接,上位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海李燕范红飞徐夫健赵增坤陈家斌陈玉成韩晓亮李越冯俊鹏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益坤岩土工程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