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压模及激光开袋缝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6956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缝纫机压模,包括连接架、底板、底片压合组件、面片压合组件,以及两个翻转压料器;底板设于连接架的底部并设有第一避让孔;底片压合组件设于连接架上,用于将第一布片的端部压紧在底板上;面片压合组件设于连接架上,用于将第二布片压合在第一布片上;两个翻转压料器分别设于面片压合组件上,分别用于将封边布料和口袋封盖压合在第二布片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缝纫机压模,能够对两层布片进行分别压合固定,操作方便快捷,能够提高服饰的加工质量和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了上述缝纫机压模的激光开袋缝纫机。机。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缝纫机压模及激光开袋缝纫机


[0001]本技术属于缝纫机
,具体涉及一种缝纫机压模及激光开袋缝纫机。

技术介绍

[0002]缝纫机是服装加工行业的必备生产设备,随着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目前对于一些需要在布料上切割口袋缝的产品上,通常采用带有激光切割功能的缝纫机进行自动化加工,激光切割器和缝纫机的缝纫机头左右间隔设置,缝纫机的工作台面上具有能够沿缝纫机的前后和左右两个方向移动的驱动臂,通过在驱动臂上安装相应的工装,从而将待缝合的布料通过工装固定在缝纫机台面上,驱动臂带动工装进而带动布料首先移动至激光切割器上割出口袋缝,然后再移动至缝纫机头位置进行封边布料和口袋封盖的缝合。
[0003]当前缝纫机自带的工装为通过压板的上下运动将布料压合在缝纫机台面上,这种方式在布料随着夹具在台面上移动过程中容易发生错位,尤其对于双层布料的服饰而言,由于夹具需要同时夹紧两层布料,因此需要在夹紧布料前提前将两侧布料对齐到位,不仅操作麻烦,影响加工效率,而且在布料移动过程中两层布料之间出现位置偏移的情况时有发生,难以保证缝合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缝纫机压模及激光开袋缝纫机,旨在提高双层布料服饰的带盖口袋的加工质量和效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缝纫机压模,包括连接架、底板、底片压合组件、面片压合组件,以及两个翻转压料器;其中,连接架用于连接在缝纫机的驱动臂的输出端;底板设于连接架的底部,且与缝纫机的工作台面滑动贴合,底板上开设有用于避让缝合位置的第一避让孔;底片压合组件设于连接架上,输出端用于将第一布片的端部压紧在底板上;面片压合组件设于连接架上,输出端用于将第二布片压合在第一布片上;两个翻转压料器分别设于面片压合组件的输出端上,且分别位于第一避让孔的两侧,其中一个翻转压料器用于将封边布料压合在第二布片上,另一个翻转压料器用于将口袋封盖压合在第二布片上。
[000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面片压合组件包括滑座、驱动组件,以及压料板;其中,滑座上下滑动连接于连接架远离驱动臂的一端;驱动组件设于连接架上,输出端与滑座连接;压料板的一端与滑座的底端固定连接,另一端朝向远离驱动臂的方向水平延伸,压料板上开设有与第一避让孔上下对齐的第二避让孔,两个翻转压料器分别设于压料板上。
[0007]一些实施例中,翻转压料器包括翻板和第一伸缩驱动件;翻板用于沿缝合方向铰接在压料板上;第一伸缩驱动件的一端与压料板水平铰接,另一端与翻板水平铰接;其中,在第一伸缩驱动件伸出时,带动翻板翻转至第二避让孔内并压紧在封边布料或口袋封盖上,在第一伸缩驱动件缩回时,带动翻板向上翻转至第二避让孔的侧上方。
[0008]示例性的,翻板的翻转侧设有用于抵压封边布料或口袋封盖的折边,折边用于将封边布料或口袋封盖与第二布片、第一布片一并压紧在位于第一避让孔区域内的工作台面上。
[0009]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摆架和第二伸缩驱动件;其中,摆架沿缝合方向转动连接于连接架的中部,一端朝向远离驱动臂的方向延伸,且延伸端与滑座连接,摆架上设有与其转动轴上下间隔分布的连杆,且连杆沿转动轴的轴向延伸;第二伸缩驱动件的一端与连接架靠近驱动臂的位置沿缝合方向铰接,另一端与连杆转动连接。
[0010]进一步地,驱动组件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与摆架或连杆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架靠近驱动臂的位置连接。
[0011]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底片压合组件包括两个第三伸缩驱动件以及压板;其中,两个第三伸缩驱动件分别沿竖直方向固定在连接架远离驱动臂的一端的两侧;压板位于连接架与底板之间,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三伸缩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
[0012]本技术提供的缝纫机压模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缝纫机压模,在进行双层布料服饰的带盖口袋加工时,首先将第一布片开袋位置对齐第一避让孔并铺设在底板上,通过底片压合组件将第一布片的端部压紧在底板上,然后再将第二布片对齐贴合在第一布片上,通过面片压合组件将第二布片和第一布片一并压合在底板上,然后在驱动臂的带动下移动至激光切割器下方进行激光切缝,切缝完成并返回原位置后通过其中一个翻转压料器将封边布料压合在第二布片上,然后在驱动臂的带动下走行至缝纫机头下方进行缝合,缝合完成后再次返回原位置通过另一个翻转压料器将口袋封盖压合在第二布片上,再次由驱动臂带动走行至缝纫机头下方进行缝合作业,缝合完成后取下即可,通过底板的承托作用,能够避免第一布片与工作台面直接接触,从而能够避免因第一布片和工作台面之间的摩擦而导致第一布片错位,进而避免开袋位置偏移的现象,从而提高加工质量,由于第一布片和第二布片能够分别进行抵压定位,无需预先对两块布片进行对齐,因此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且在缝合时能够通过两个翻转压料器分别抵压定位封边布料和口袋封盖,操作简单高效。
[0013]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激光开袋缝纫机,包括缝纫机本体、激光切割机构、两自由度的驱动臂,以及上述缝纫机压模。
[0014]本技术提供的激光开袋缝纫机采用了上述缝纫机压模,具有与上述缝纫机压模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激光开袋缝纫机压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缝纫机压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缝纫机压模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激光开袋缝纫机加工的产品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压模;11、连接架;12、底板;120、第一避让孔;13、底片压合组件;131、第三伸缩驱动件;132、压板;14、面片压合组件;141、滑座;142、驱动组件;1420、连杆;1421、摆架;1422、第二伸缩驱动件;1423、弹性件;143、压料板;1430、第二避让孔;15、翻转压料器;151、翻板;1510、折边;152、第一伸缩驱动件;2、缝纫机本体;3、激光切割机构;4、驱动臂;5、
第一布片;50、切缝;6、第二布片;7、封边布料;70、缝合线;8、口袋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需要说明的是,参见图1及图4,缝纫机为具有激光切割功能的缝纫机,激光切割机构3与缝纫机头间隔设置,驱动臂4的输出端具有在激光切割机构3和缝纫机头的连线方向上往复运动的自由度,且由于缝合封边布料7和口袋封盖8时缝合线70的位置不同,因此驱动臂4的输出端还具有与上述连线方向垂直的往复运动自由度,也就是说,驱动臂4的输出端具有X

Y方向运动自由度,这是当前具有激光切割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缝纫机压模,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架,用于连接在缝纫机的驱动臂的输出端;底板,设于所述连接架的底部,且与所述缝纫机的工作台面滑动贴合,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用于避让缝合位置的第一避让孔;底片压合组件,设于所述连接架上,输出端用于将第一布片的端部压紧在所述底板上;面片压合组件,设于所述连接架上,输出端用于将第二布片压合在所述第一布片上;两个翻转压料器,分别设于所述面片压合组件的输出端上,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避让孔的两侧,其中一个所述翻转压料器用于将封边布料压合在所述第二布片上,另一个所述翻转压料器用于将口袋封盖压合在所述第二布片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片压合组件包括:滑座,上下滑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架远离所述驱动臂的一端;驱动组件,设于所述连接架上,输出端与所述滑座连接;压料板,一端与所述滑座的底端固定连接,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驱动臂的方向水平延伸,所述压料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避让孔上下对齐的第二避让孔,两个所述翻转压料器分别设于所述压料板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压料器包括:翻板,用于沿缝合方向铰接在所述压料板上;第一伸缩驱动件,一端与所述压料板水平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翻板水平铰接;其中,在所述第一伸缩驱动件伸出时,带动所述翻板翻转至所述第二避让孔内并压紧在所述封边布料或所述口袋封盖上,在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娟徐建林刘瑞宁王翠苗陈诚张辉娟陈素超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奔发制衣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