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金属件埋入注塑成型固定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6404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壁金属件埋入注塑成型固定机构,包括:底板、导向杆、定位板、油缸、固定针和模仁。导向杆设置在底板上,定位板套设在导向杆上,定位板连接在油缸上,油缸驱动定位板移动。固定针设置在定位板上,固定针穿过模仁,固定针在模仁内移动。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固定针与埋入件抵接将埋入件固定,在注塑过程中固定针回退,既避免埋入件变形或损坏,又能有效保证注塑成型效果。代替传统埋入成型制程,去除预制模加二次成型模具繁琐过程,直接由二次成型模具一体式完成埋入成型,无需增加额外辅助设备,操作简单快捷。操作简单快捷。操作简单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壁金属件埋入注塑成型固定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成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壁金属件埋入注塑成型固定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产品集成化高度发展,许多输电零部件为同时满足功能和装配空间的需要,常常要将一些薄壁金属件或预先成型的柔性件进行埋入注塑,使这些薄壁金属件或预先成型的柔性件能够与另一种塑胶一体式成型。但是,现有的埋入注塑模具在金属或柔性件固定方面,因产品的结构限制,无法很好的固定,例如平面弧形又薄壁型的金属埋入件,导致注塑的过程中,埋入的薄壁金属件,被注入的熔融的塑胶填充挤压变形或损坏,发生偏移,不能固定在需要的位置,导致无法生产出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
[0003]当前传统薄壁或柔性件及散件进行埋入成型,多数由预制模加二次成型模复合交替注塑成型,需额外投入预制模及二次成型模具,制造过程繁琐复杂,制程不良率较高。另外,再次包胶成型无法有效避免塑胶黏合附着问题,如:零件气密性/埋入件受压变形/高压导通等功能测试问题。预塑件加载至二次成型模定位及稳定性无法有效管控,模具结构复杂,模具稳定性差,易压伤模具或预塑件加载未到位导致模具损坏,增加模具维护及修理费用。
[0004]使用传统多数由预制模加二次成型模生产方式,无法解决塑胶二次成型塑胶附着问题,易出现成型后收缩塑胶开裂及剥离问题,因此延伸出成品气密性及导通无法管控,制程不良较高,需增加辅助检查设备,无法进行高效稳定的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薄壁金属件埋入注塑成型固定机构。
[0006]一种薄壁金属件埋入注塑成型固定机构,包括:底板、导向杆、定位板、油缸、固定针和模仁;所述导向杆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定位板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所述定位板连接在所述油缸上,所述油缸驱动所述定位板移动;所述固定针设置在所述定位板上,所述固定针穿过所述模仁,所述固定针在所述模仁内移动。
[0007]优选的,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置在所述油缸上,所述定位板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油缸连接。
[0008]优选的,还包括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设置在所述定位板上。
[0009]优选的,还包括限位板和限位柱,所述限位板连接在所述模仁上,所述限位柱设置在所述定位板上。
[0010]优选的,还包括镶套,所述镶套设置在所述模仁内,所述镶套设置为中空结构,所述固定针穿过所述镶套。
[0011]优选的,所述油缸设置为两组,且分别连接定位板的上端和下端。
[0012]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0013]提供了一种薄壁金属件埋入注塑成型固定机构,通过固定针与埋入件抵接将埋入件固定,在注塑过程中固定针回退,既避免埋入件变形或损坏,又能有效保证注塑成型效果;代替传统埋入成型制程,去除预制模加二次成型模具繁琐过程,直接由二次成型模具一体式完成埋入成型,无需增加额外辅助设备,操作简单快捷。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一种薄壁金属件埋入注塑成型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一种薄壁金属件埋入注塑成型固定机构的爆炸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
[0017]1、底板;2、导向杆;3、定位板;4、油缸;5、固定针;6、模仁;7、连接杆;8、限位开关;9、限位板;10、限位柱;11、镶套;12、埋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9]参阅附图,一种薄壁金属件埋入注塑成型固定机构,包括:底板1、导向杆2、定位板3、油缸4、固定针5和模仁6。导向杆2设置在底板1上,定位板3套设在导向杆2上,定位板3连接在油缸4上,油缸4驱动定位板3向靠近模仁6的方向或远离模仁6的方向移动。在定位板3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导向杆2起到导向作用,避免定位板3晃动,提高定位板3移动的稳固性。
[0020]为了进一步提高定位板3移动的稳固性,油缸4可以设置为两组,且分别连接定位板3的上端和下端,通过两组油缸4驱动定位板3移动,有效保证定位板3能够平稳地移动。
[0021]固定针5设置在定位板3上,固定针5穿过模仁6,固定针5在模仁6内移动。油缸4驱动定位板3移动,定位板3带动固定针5移动。
[0022]该固定机构还包括连接杆7,连接杆7设置在油缸4上,定位板3通过连接杆7与油缸4连接。由于油缸4的行程很大,通过连接杆7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定位板3的移动行程,而且通过连接杆7可以更好地连接定位板3与油缸4。
[0023]为了防止定位板3的移动行程过大,该固定机构还包括限位开关8,限位开关8设置在定位板3上。限位开关8可以选用型号为LX44

20A的限位开关8,通过限位开关8控制定位板3的移动范围。
[0024]该固定机构还包括限位板9和限位柱10,限位板9连接在模仁6上,限位柱10设置在定位板3上。当限位板9与限位柱10接触时,说明固定针5在模仁6内已经插入到位,通过限位板9与限位柱10的设置,防止固定针5插入过深损坏埋入件12。
[0025]该固定机构还包括镶套11,镶套11设置在模仁6内,镶套11设置为中空结构,固定针5穿过镶套11。由于固定针5的形状比较细长,通过镶套11的设置可以有效保证固定针5准确插入模仁6内,且在固定针5插入的过程中对固定针5起到导向作用。
[0026]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该固定机构与现有技术中常规的注塑成型模具配合使用。预先将埋入件12放置在模仁6内,油缸4驱动定位板3移动,定位板3带动固定针5插入模仁6内
抵住埋入件12,实现埋入件12的固定。此时通过注塑成型模具注塑,当注塑到80%

90%时,固定针5在油缸4的作用下回退,固定针5退出模仁6,继续进行注塑直至完成注塑成型。
[0027]该固定机构不受埋入件12结构限制,尤其是针对平面弧形又薄壁型的金属件埋入件12,能很好的将薄壁金属柔性件在埋入注塑模具中的固定。薄壁型的金属件埋入件12是指厚度在0.5mm左右的埋入件12,这种埋入件12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容易受到射出压力导致整体或局部变形或损坏,通过该固定机构对埋入件12固定可有效及稳定地将埋入件12埋入包胶成型。
[0028]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壁金属件埋入注塑成型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导向杆、定位板、油缸、固定针和模仁;所述导向杆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定位板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所述定位板连接在所述油缸上,所述油缸驱动所述定位板移动;所述固定针设置在所述定位板上,所述固定针穿过所述模仁,所述固定针在所述模仁内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金属件埋入注塑成型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置在所述油缸上,所述定位板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油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金属件埋入注塑成型固定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露苏章辉赵志超
申请(专利权)人:安特苏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