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压釜蒸汽余热再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5984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29
蒸压釜蒸汽余热再利用装置,包括锅炉和多个蒸压釜,锅炉通过进气总管和多根进气支管与各蒸压釜一端接通,蒸压釜另外一端通过排气支管与排气总管接通,在进气支管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在排气支管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还包括余热存储装置,所述余热存储装置包括软水罐,在软水罐内设有与排气总管连通的鼓泡总管,在鼓泡总管上连通有多根曝气管,在软水罐顶部连通有进水管和喷气管,软水罐底部通过第一排水管与锅炉进水口连通,在第一排水管上安装有第一水泵,在进水管上安装有第三电磁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解决现有蒸压釜蒸汽余热利用率不高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蒸压釜蒸汽余热再利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蒸压釜蒸汽余热再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蒸压釜热能回收是通过导汽的方式将多余蒸汽进行循环利用,其过程是将已完成保压的蒸压釜与下一个待保压蒸压釜连通,以完成保压蒸压釜内蒸汽快速进入到下一个待保压蒸压釜内,最后是两个蒸压釜内压力趋于平衡,切断已完成保压的蒸压釜与下一个待保压蒸压釜之间阀门,下一个待保压蒸压釜内的蒸汽压力由锅炉进行补充,以保压完成的蒸压釜则是开启排气管排放到大气中,这样大量热能被浪费。因此现有的蒸压釜热能回收系统热能损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蒸压釜蒸汽余热在利用系统,用于解决现有蒸压釜蒸汽余热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方案为:
[0005]蒸压釜蒸汽余热在利用系统,包括锅炉和多个蒸压釜,锅炉通过进气总管和多根进气支管与各蒸压釜一端接通,蒸压釜另外一端通过排气支管与排气总管接通,在进气支管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在排气支管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还包括余热存储装置,所述余热存储装置包括软水罐,在软水罐内设有与排气总管连通的鼓泡总管,在鼓泡总管上连通有多根曝气管,在软水罐顶部连通有进水管和喷气管,软水罐底部通过第一排水管与锅炉进水口连通,在第一排水管上安装有第一水泵,在进水管上安装有第三电磁阀。
[0006]蒸压釜底部通过多个除水支管与除水总管连通,除水总管一端连通蓄水池,蓄水池通过返水管与软水罐连通,在返水管上安装有第二水泵,在除水支管上安装有疏水阀。
[0007]还包括保温水罐,保温水罐顶部通过第二排水管与软水罐底部连通,在第二排水管上安装有第四电磁阀,保温水罐底部通过第三排水管和三通电磁阀与第一排水管连通。
[0008]在保温水罐外包裹有保温层。
[0009]在排气总管上安装有风泵。
[0010]在软水罐上安装有第一液位传感器,在保温水罐上安装有第二液位传感器,在软水罐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连接控制器输入端,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三通电磁阀、风泵和第一水泵连接控制器输出端。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保压完成蒸压釜与下一个待保压蒸压釜之间导汽完毕后,保压完成蒸压釜内蒸汽在软水罐内鼓泡排出,由软水罐内水回收蒸汽热量,软水罐内被加热后的水返送到锅炉重复使用,由此蒸压釜排出热能回收率在70%~90%,极大提高蒸压釜热能回收率,并且本热能回收系统结构简单,高效节能。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各电器件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15]图中:蒸压釜100、疏水阀200、进气支管301、进气总管302、第一排水管303、返水管304、第二排水管305、第三排水管306、喷气管307、曝气管308、鼓泡总管309、进水管310、排气总管311、排气支管312、除水支管313、除水总管314、第一电磁阀401、第二电磁阀402、第三电磁阀403、第四电磁阀404、第五电磁阀405、三通电磁阀406、蓄水池500、锅炉600、软水罐700、第一液位传感器701、保温水罐800、保温层801、第二液位传感器802、第一水泵901、第二水泵902、风泵903。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和2所示,蒸压釜蒸汽余热在利用系统,包括锅炉600和多个蒸压釜100,锅炉600通过进气总管302和多根进气支管301与各蒸压釜100一端接通,蒸压釜100另外一端通过排气支管312与排气总管311接通,在进气支管301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401,在排气支管312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402,还包括余热存储装置,所述余热存储装置包括软水罐700,在软水罐700内设有与排气总管311连通的鼓泡总管309,在鼓泡总管309上连通有多根曝气管308,在软水罐700顶部连通有进水管310和喷气管307,软水罐700底部通过第一排水管303与锅炉600进水口连通,在第一排水管303上安装有第一水泵901,在进水管310上安装有第三电磁阀403,在排气总管311上安装有第五电磁阀405,第一电磁阀401、第二电磁阀402、第三电磁阀403和第五电磁阀405均为常闭电磁阀。
[0017]其中一个蒸压釜100保压完毕后,开启保压完成蒸压釜100和下一个待保压蒸压釜100上的第一电磁阀401的第二电磁阀402,让两个蒸压釜100相互连通导汽,导汽完成还有,关闭保压完成蒸压釜100一端进气支管301上的第一电磁阀401和待保压蒸压釜100一端排气支管312上的第二电磁阀402,同时开启锅炉600和排气总管311上的第五电磁阀405,锅炉600蒸汽进入到待保压蒸压釜100内,为待保压蒸压釜100蒸汽进行补充,保压完成蒸压釜100内蒸汽经过排气总管311进入到软水罐700内鼓泡排出,由软水罐700内的水回收蒸汽热量,软水罐700内被加热后的水返送到锅炉600重复使用。
[0018]蒸压釜100底部通过多根除水支管313与除水总管314连通,除水总管314一端连通蓄水池500,蓄水池500通过返水管304与软水罐700连通,在返水管304上安装有第二水泵902,在除水支管313上安装有疏水阀200。蒸压釜100排出的冷凝水经过疏水阀200后进入到蓄水池500,再由第二水泵902送入到软水罐700重复使用。
[0019]还包括保温水罐800,保温水罐800顶部通过第二排水管305与软水罐700底部连通,在第二排水管305上安装有第四电磁阀404,保温水罐800底部通过第三排水管306和三通电磁阀406与第一排水管303连通。在锅炉600不使用时,蒸汽将软水罐700内水加热到90摄氏度后,开启第四电磁阀404,将软水罐700内的热水送入到保温水罐800内暂存,当锅炉600需要使用到热水时,则优先使用保温水罐800内热水,待保温水罐800内水使用完毕后,由三通阀切换软水罐700,以使用软水罐700内热水,使其在满足锅炉600热水需求的同时,能够实时对蒸压釜100蒸汽热量进行回收。
[0020]在保温水罐800外包裹有保温层801。保温层801为石棉层或者海绵。
[0021]在排气总管311上安装有风泵903,第五电磁阀405旁通在风泵903一侧。在开启风泵903时,第二电磁阀402关闭,加速蒸压釜100蒸汽流出速度,提高换热效率。
[0022]在软水罐700上安装有第一液位传感器701,在保温水罐800上安装有第二液位传感器802,在软水罐700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第一液位传感器701、第二液位传感器802和温度传感器连接控制器输入端,第一电磁阀401、第二电磁阀402、第三电磁阀403、第四电磁阀404、第五电磁阀405、三通电磁阀406、风泵903和第一水泵901连接控制器输出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蒸压釜蒸汽余热再利用装置,包括锅炉(600)和多个蒸压釜(100),锅炉(600)通过进气总管(302)和多根进气支管(301)与各蒸压釜(100)一端接通,蒸压釜(100)另外一端通过排气支管(312)与排气总管(311)接通,在进气支管(301)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401),在排气支管(312)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40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余热存储装置,所述余热存储装置包括软水罐(700),在软水罐(700)内设有与排气总管(311)连通的鼓泡总管(309),在鼓泡总管(309)上连通有多根曝气管(308),在软水罐(700)顶部连通有进水管(310)和喷气管(307),软水罐(700)底部通过第一排水管(303)与锅炉(600)进水口连通,在第一排水管(303)上安装有第一水泵(901),在进水管(310)上安装有第三电磁阀(403),在排气总管(311)上安装有第五电磁阀(4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压釜蒸汽余热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蒸压釜(100)底部通过多个除水支管(313)与除水总管(314)连通,除水总管(314)一端连通蓄水池(500),蓄水池(500)通过返水管(304)与软水罐(700)连通,在返水管(304)上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国锦薛家兵曾进金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远固新型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