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5797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瓶,瓶体为透明材质,瓶体的内腔被分隔为独立的收集腔、水封腔和调压腔,各腔通过导管依次串联。收集腔的中部竖向设有隔板一和隔板二,所述隔板一低于隔板二,收集腔别分隔为仅顶部连通的储液一腔、储液二腔和储液三腔,且截面积依次增大,于储液一腔、储液二腔和储液三腔上均设有用于显示容积的刻度标识,引流管位于储液一腔的上方。该引流瓶为满足不同患者的情况,在增加收集腔整体容积的情况下,将收集腔通过高度不同的两块隔板分隔成三个独立的储液腔,一腔储满积液后再排入下一个储液腔,在每个储液腔上均设有刻度值,可使最小间距刻度值更加精确,积液在储液一腔中沉淀,更易观察排出积液的色和性质。的色和性质。的色和性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引流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瓶。

技术介绍

[0002]胸腔闭式引流装置是把胸腔内的气体、液体利用负压吸引和重力作用的原理排出体外而减轻胸腔压力,从而减轻液体和气体对心肺组织的压迫使患者康复。不同病情的患者需要个体化治疗,一部分气(液)胸患者仅需要胸腔闭式引流排气(液),而小部分患者则需要持续负压吸引保持胸腔内负压,从而帮助肺复张。
[0003]引流瓶在收集腔上都会标注刻度,通过观察患者排出积液的量来判断患者情况,但是现有的引流瓶的收集腔容积较大,积液排出后读数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读数准确的胸腔闭式引流瓶。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瓶,瓶体的内腔被分隔为独立的收集腔、水封腔和调压腔,所述收集腔、水封腔和调压腔通过导管一和导管二依次串联,所述导管一的一端位于收集腔的上部,另一端位于水封腔的底部,所述导管二的两端均位于所在腔的上部,所述收集腔密封连接有引流管,所述调压腔还密封连有调压管、及用于连接吸引器的吸引管,所述调压管伸入调压腔的底部,吸引管伸入调压腔的上部;其特征在于:于水封腔和调压腔上均设有带有封帽的注水口;所述收集腔的中部竖向设有隔板一和隔板二,所述隔板一低于隔板二,于隔板一和隔板二间形成储液一腔,隔板一外侧形成储液二腔,隔板二外侧形成储液三腔,所述储液一腔、储液二腔和储液三腔通过顶部的空隙连通,且截面积依次增大,于储液一腔、储液二腔和储液三腔上均设有用于显示容积的刻度标识,所述引流管位于储液一腔的上方。
[000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至少于导管二的一端及吸引管的一端均设有防水透气膜。
[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位于调压腔内的调压管上滑动设有非白色的浮块。
[000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引流管包括固定在收集腔顶部的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下端伸入,上端伸出收集腔外,于固定管的上端插接有软管,所述软管与固定管的连接处具有使软管抱紧固定管的锁紧件。
[00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锁紧件包括
[0011]连接环,呈正多边形,同轴套设于固定管外,并通过多根连杆与固定管固定;
[0012]多块夹板,依次串连在连接环上,组成一环状的夹持面,每一所述夹板能够沿连接环转动,于夹持面的上端形成用于夹持软管的夹持部,下端形成调节部;及
[0013]锥形头,螺纹连接于固定管外,所述锥形头的小端朝上并伸入调节部内。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该引流瓶为满足不同患者的情况,在增加收集腔整体容积的情况下,将收集腔通
过高度不同的两块隔板分隔成三个独立的储液腔,一腔储满积液后再排入下一个储液腔,在每个储液腔上均设有刻度值,可使最小间距刻度值更加精确,读数准确。并且积液在储液一腔中沉淀,更易观察排出积液的色和性质。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图1是本胸腔闭式引流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胸腔闭式引流瓶中锁紧件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胸腔闭式引流瓶中锁紧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胸腔闭式引流瓶中锁紧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3]如图1所示,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瓶,瓶体为透明材质,瓶体的内腔被分隔为独立的收集腔1、水封腔2和调压腔3,所述收集腔1、水封腔2和调压腔3通过导管一4和导管二5依次串联,所述导管一4的一端位于收集腔1的上部,另一端位于水封腔2的底部,所述导管二5的两端均位于所在腔的上部,所述收集腔1密封连接有引流管6,所述调压腔3还密封连有调压管7、及用于连接吸引器的吸引管8,所述调压管7伸入调压腔3的底部,吸引管8伸入调压腔3的上部。在水封腔2和调压腔3上均设有带有封帽的注水口9。
[0024]在使用时将引流管6连接病人的胸腔,并向水封腔2内加入水,将引流瓶放置在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处,并置于安全处妥善安置,以免意外踢到。胸腔的内部压力大于瓶体的内部压力,依靠重力引流,胸腔中的体液和气体通过引流管6进入到收集腔1中,体液存储在收集腔1中,气体通过导管一4进入到水封腔2中,再从水封腔2中的水里溢出,通过导管二5进入调压腔3中,再通过吸引管8排出。
[0025]当病人胸腔内的体液、气体快彻底排出时,残留的体液、气体无法通过自身与瓶体的压强差排出时,向调压腔3内加入水,将吸引管8外接吸引机,抽出残留的体液、气体,当吸引机的吸引力过大,使调压腔的内部压强变小过快时,外部空气通过调压管7进入调压腔3中,补充被吸气的空气,防止吸引机通过吸引管8、调压腔、水封腔2、收集腔1和引流管6 吸引病人的胸腔内部组织而伤害组织,同时当接通吸引机时,所产生的负压值等于可调节调压管7被水封的深度,便于医护人员调节压力的大小。
[0026]在进行引流时,以防瓶内液体逆流入胸膜腔,观察引流,保持通畅,观察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色和性质,定时挤压引流管6,防止受压、扭曲和阻塞。密切注意水封腔2中水柱波动的情况,以判断引流管6是否通畅,一般水柱上下波动的范围约为4—6cm。病人取半
坐卧位,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以利于胸腔内液体和气体的排出,促进肺复张,经常改变体位,有助于引流。
[0027]在本结构中,收集腔1的中部竖向设有隔板一11和隔板二12,所述隔板一11低于隔板二12,于隔板一11和隔板二12间形成储液一腔101,隔板一11外侧形成储液二腔102,隔板二12外侧形成储液三腔103,所述储液一腔101、储液二腔102和储液三腔103通过顶部的空隙连通,且截面积依次增大,于储液一腔101、储液二腔102和储液三腔103上均设有用于显示容积的刻度标识,所述引流管6位于储液一腔101的上方,被引出的积液先进入储液一腔101内,当储液一腔101内满后,通过隔板一11溢流至储液二腔102,当储液二腔102内满后,通过隔板二12溢流至储液三腔103。
[0028]其中,储液一腔101上的刻度标识为0

120ml,每格刻度为5ml,储液二腔102上的刻度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瓶,瓶体的内腔被分隔为独立的收集腔(1)、水封腔(2)和调压腔(3),所述收集腔(1)、水封腔(2)和调压腔(3)通过导管一(4)和导管二(5)依次串联,所述导管一(4)的一端位于收集腔(1)的上部,另一端位于水封腔(2)的底部,所述导管二(5)的两端均位于所在腔的上部,所述收集腔(1)密封连接有引流管(6),所述调压腔(3)还密封连有调压管(7)、及用于连接吸引器的吸引管(8),所述调压管(7)伸入调压腔(3)的底部,吸引管(8)伸入调压腔(3)的上部;其特征在于:于水封腔(2)和调压腔(3)上均设有带有封帽的注水口(9);所述收集腔(1)的中部竖向设有隔板一(11)和隔板二(12),所述隔板一(11)低于隔板二(12),于隔板一(11)和隔板二(12)间形成储液一腔(101),隔板一(11)外侧形成储液二腔(102),隔板二(12)外侧形成储液三腔(103),所述储液一腔(101)、储液二腔(102)和储液三腔(103)通过顶部的空隙连通,且截面积依次增大,于储液一腔(101)、储液二腔(102)和储液三腔(103)上均设有用于显示容积的刻度标识,所述引流管(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昌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