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5608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通过在密封壳体外部移动的磁分路体来移动定位在该密封壳体内部的可移动接触件。由该磁分路体的移动导致的该可移动接触件的移动由磁铁通过一对轭而施加的磁力的变化所引起。该磁分路体组装到移动构件,并抵抗第一弹簧在该移动构件周围弹性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关装置,在该开关装置中,用于操作接触件的 结构得到了改进。
技术介绍
一般地,作为开关装置,已提出了这样一种结构,即,固定接触 件、可移动接触件、和用于推动该可移动接触件与该固定接触件接触 或分离的弹簧容纳在壳体中,并且杆状的移动构件设置在壳体上以穿 过壳体,其中可移动接触件通过操作该移动构件而移动以与固定接触件接触或分离(例如,应参考日本专利公开No.JP-A-2005-235632)。具有上述结构的开关装置例如用作用于车辆的刹车灯开关。在用 于车辆的刹车灯开关附近,存在施加于各种机构的润滑油、容纳在部件中的有机和无机物等等。在如上所述的传统开关装置中,具有这样 的忧虑,即,润滑油以及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杂质可通过移动构件经过 的区域侵入壳体中,并粘在可移动接触件与固定接触件之间,招致接 触件之间的连续性差的问题,特别是由于硅部件的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情况作出了本专利技术,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 开关装置,即,固定接触件和可移动接触件可在诸如润滑油的杂质将 不会侵入容纳固定接触件和可移动接触件的壳体中的情形下彼此接触 和分离,并且两个接触件之间的接触可更快速地执行,由此可提高开 关性能,并且这些特征可以紧凑的结构被实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开关装置,所述开关装置包括固定接触件、对应于所述固定接触件并具有磁性的可移动接 触件、容纳所述固定接触件和所述可移动接触件的密封壳体、对应于 所述可移动接触件并具有磁性的轭、在所述轭上施加磁力从而通过所 述轭吸引所述可移动接触件的磁铁、定位在所述密封壳体外部并适于 被操作而移动的移动构件、组装到所述移动构件以便沿所述移动构件 的移动方向移动的磁分路体、沿所述移动方向向所述轭推动所述磁分 路体的第一弹簧、用于克服所述第一弹簧的推动力而保持所述磁分路 体的保持器、以及利用比所述第一弹簧更强的推动力沿远离所述轭的 方向推动所述保持器和所述移动构件的第二弹簧,其特征在于,当所 述移动构件克服所述第二弹簧的所述推动力而移动时,所述磁分路体 与所述轭之间的距离改变,由此,用于由所述磁铁通过所述轭吸引所 述可移动接触件的力被改变,并且所述可移动接触件相对于所述固定 接触件移动。根据上述的装置,定位在密封壳体内部的可移动接触件可通过在 密封壳体外部移动的磁分路体的移动而相对于固定接触件移动。因此, 容纳在密封壳体中的可移动接触件与固定接触件之间的接触和分离可 以如下方式执行,即,存在于密封壳体附近的润滑油、诸如有机物和 无机物的杂质不能侵入密封壳体中。这样,可消除由于侵入杂质而导 致的接触件之间的连续性差的忧虑,而在过去会有这样的忧虑。而且,由上述磁分路体的移动导致的可移动接触件的移动(相对 于固定接触件的接触和分离)由磁铁通过一对轭而施加在可移动接触 件上的磁力的变化所引起,并且所述变化可突然地作出。这样,可移 动接触件和固定接触件可更快速地彼此接触和分离,因此,可提高开 关性能。另外,因为磁分路体组装到移动构件并在移动构件周围移动,所 以与磁分路体定位在轭的侧部而不是定位在移动构件的侧部的情形相 比,所述开关装置的整体可沿移动构件的移动方向被制造得紧凑。附图说明图l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开关装置的垂直剖视图。 图2是处于与图1不同状态的开关装置的垂直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种用于执行本专利技术的模 式)进行描述。首先,图l是显示用于车辆的刹车灯开关的完整结构的垂直剖视 图,该刹车灯开关包括作为主要构件的密封壳体l。此密封壳体l包括壳主体la和壳底板lb。壳主体la的上面部具有处于其中央部分的隆起部 2,并且该上面部是封闭的,而底部是打开的。壳主体la的隆起部2设有一对轭3、 4,以便穿过该隆起部。这些轭 3、 4由诸如铁的磁性材料形成,简言之由具有磁性的材料形成,并例 如在模制时通过被插入壳主体la中而与壳主体制成一体。轭3、 4的各自 中间部紧密接触地保持在壳主体la的隆起部2的上壁上,从而由壳主体 la隔开的上部和下部两个空间不可能具有渗透性。轭3、 4各自的上部伸 入隆起部2之上的上部空间中,该上部空间在壳主体la的外部,而轭3、 4各自的下部伸入壳主体la的上壁之下的下部空间中,该下部空间在壳 主体la的内部。此外,磁铁(永久磁铁)5设置在轭3和4之间,并处于壳主体la的 隆起部2内部。此磁铁5还通过在壳主体la的模制时被插入而与壳主体la 整体设置。磁铁5以如下方式一体制成,g卩,磁铁5的上部设置在壳主 体la的隆起部2内部,其两个侧面与轭3、 4接触,同时磁铁5的下面暴露 于壳主体la的内部。在图中轭3、 4是平行设置的,而可移动接触件6设置在轭3、 4正下方。在此实施例中,可移动接触件6包括接触主板6a和磁性板6b,该接 触主板6a由非磁性材料的导电材料(诸如磷青铜)形成,而磁性板6b 由诸如铁的磁性材料形成,磁性板6b固定到接触主板6a的上面。可移动 接触件6由于此磁性板6b而具有磁性。例如,接触主板6a与接线端子7整体形成,并且接线端子7设置为 与接线端子8—起穿过壳底板lb。具体地,接线端子7、 8通过在壳底板 lb的模制时被插入而也与壳主体la制成整体。接线端子7、 8以如下方式 制成整体,g卩,接线端子7、 8各自的上部通过壳底板lb而被保持紧密 接触,从而由壳底板lb隔开的上部和下部两个空间不可能具有渗透性。 接线端子7、 8各自的下部伸入位于壳底板lb下方的下部空间中。在接线端子7、 8与壳底板lb整体设置的情况下,还可采用如下结 构,g卩,在壳底板lb中制成孔,并在接线端子7、 8已穿过所述孔之后, 利用密封剂填充接线端子7、 8与孔之间的间隙,用于紧密密封。此结 构还可应用于如上所述的轭3、4整体设置在壳主体la上的部分。具体地, 还可采用如下结构,即,在壳主体la中制成孔,并在轭3、 4已穿过所述 孔之后,利用密封剂填充轭3、 4与孔之间的间隙,用于紧密密封。可移动接触件6的接触主板6a从接线端子7的上部朝向图中的左侧 对角地向上延展,并且在正常状态下,进一步由此朝向左侧对角地向 下延展,如图2中所示。壳底板lb连接到壳主体la的底部,以紧密地封 闭该底部的开口区域。在此状态下,在从上述接线端子7的上部向上延 展的接触主板6a的顶部处,可移动接触件6的磁性板6b的右端部与处于 右侧的轭4的下端部相接触。因此,可移动接触件6的朝向图2左侧对角地向下延展的部分最初 定位在处于左侧的轭3下面并远离轭3。然而,在如图l中所示的状态中, 在该状态中磁铁5的磁力通过轭3、 4而仅施加在可移动接触件6 (磁性 板6b)上,磁铁5通过轭3、 4而吸引可移动接触件6的朝向左侧对角延伸的部分,从而使得该部分弹性变形至基本水平的位置。此外,接触主板6a的远端部(左端部)设有位于其上面侧上的接 触件9。另一方面,固定接触件10的接触件11设置在接触件9上方,以 与接触件9相对。在如上所述的可移动接触件6被磁铁5吸引并弹性变形 至基本水平位置的情况下,可移动接触件6的接触件9与固定接触件10 的接触件ll相接触。固定接触件10与上述的接线端子8整体形成。如上所述,壳底板lb连接到壳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关装置,包括: 固定接触件; 可移动接触件,其对应于所述固定接触件并具有磁性; 密封壳体,其容纳所述固定接触件和所述可移动接触件; 轭,其对应于所述可移动接触件并具有磁性; 磁铁,其在所述轭上施加磁力以通 过所述轭吸引所述可移动接触件; 移动构件,其定位在所述密封壳体外部并适于被操作而移动; 磁分路体,其组装到所述移动构件,以沿所述移动构件的移动方向移动; 第一弹簧,其沿所述移动方向朝向所述轭推动所述磁分路体; 保持器 ,其用于克服所述第一弹簧的推动力而保持所述磁分路体;以及 第二弹簧,其利用比所述第一弹簧的推动力更强的推动力沿远离所述轭的方向推动所述保持器和所述移动构件, 其中当所述移动构件克服所述第二弹簧的推动力而移动时,所述磁分路体与所述 轭之间的距离改变,并且用于由所述磁铁通过所述轭吸引所述可移动接触件的力被改变,从而所述可移动接触件相对于所述固定接触件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7-10-3 2007-2599881.一种开关装置,包括固定接触件;可移动接触件,其对应于所述固定接触件并具有磁性;密封壳体,其容纳所述固定接触件和所述可移动接触件;轭,其对应于所述可移动接触件并具有磁性;磁铁,其在所述轭上施加磁力以通过所述轭吸引所述可移动接触件;移动构件,其定位在所述密封壳体外部并适于被操作而移动;磁分路体,其组装到所述移动构件,以沿所述移动构件的移动方向移动;第一弹簧,其沿所述移动方向朝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富生宫田雅彦熊谷胜秀井手立身太田义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NEC东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