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关复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5372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关复位机构,包括有容置架,容置架内设有复位机构,复位机构包括摇杆、推杆以及复位弹簧。容置架中设有容槽,复位弹簧固定在容槽内,推杆的一端通过复位弹簧及容置架内的滑槽固定,推杆的下端可推动摇杆并使摇杆翻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复位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艺性好。该开关复位机构可作为现有开关的替代产品,也可应用于新一代智能电工系统的机械控制类开关。(*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开关
,具体涉及一种外力结束后能使开关恢复到初始位置的一种开关复位机构
技术介绍
开关是一种最普通最常见的电器元件,其用来控制电器设备通断。普通开关的按键盖因开关的通断状态不同而高低不同,外观不平整,且需要进行通断操作时,要对按键盖的不同位置进行判断操作。开关的种类很多,用外力操作的开关,如手动开关是一种常见的开关。图1所示的是一种常见的手动按压式开关,其包括按键盖和底座,底座内设有接线端子,底座1与按键盖7之间设有摇杆3,摇杆上固定有弹簧,初始状态时,摇杆位于翘板2的某一侧,当外力按压按键盖时,使摇杆滑向翘板的另一侧,从而实现开关位置的切换,但这类开关缺少有效的复位机构,按键盖因开关的通断状态不同而高低不同,外观不平整,且需要进行通断操作时,还要对按键盖的不同位置进行不同判断操作。开关的种类多,相应的开关的复位机构也是变化多端,公开号CN1312570A的《琴键式开关》公开了一种琴键式开关,该开关机构部通过滑动凸轮与恢复弹簧的配合来实现开关交替翻转复位,但是该琴键式开关的复位机构复杂,工艺性差。本申请人以申请的《连杆复位机构开关》公开了一种连杆复位机构,通过连杆与复位弹簧的配合来实现开关交替翻转复位,结构简单,操作力小,工艺性好。本申请人对连杆复位机构又做了改进,提出另一款使用性更好的开关复位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艺性好的开关复位机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设计一种开关复位机构,包括容置架,容置架内设有复位机构,复位机构包括摇杆、推杆以及复位弹簧,推杆一端与容置架及复位弹簧相连。容置架中设有容槽,容槽底的中部设有十字形通孔,通孔底部的左右两端设有弧形凸起,容槽壁中部两边设有凸起,凸起的内壁上设有滑槽。复位弹簧为两根“几”字型的钢丝,复位弹簧的两端部通过容置架容槽内所设置的定位槽和定位筋固定。摇杆的上端内部设置有凹槽,凹槽两端设有顶部带圆弧的斜三角形凸起,摇杆本体上设置摆动限位结构,摆动限位结构为摇杆本上部四角延伸出的半圆形形凸起。推杆上部中间为圆柱形凸起,两端设有台阶,所述推杆的下部截面呈三角形,推杆上部两边的台阶设置于容置架内壁上的滑槽内,推杆台阶下部由复位弹簧支撑连接,推杆下部的底边可推动摇杆顶部带圆弧的斜三角形凸起部转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效果本技术所提供开关复位机构,通过复位弹簧、推杆和摇杆的巧妙配合,使开关触点切换后,按钮状态能恢复到原位。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紧凑,使用安全可靠,动作灵敏的优点。本技术所提供的开关复位机构可作为现有开关复位机构的替代产品,也应用于新一代智能电工系统的机械控制类开关。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开关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爆炸图;图4是图3中1按键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6容置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3中6容置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3中4推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3中3摇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参见图2~8所示,在常见的按键式开关中设置本技术所提供的开关复位结构的具体实施例。一种带复位机构的开关,包括按键盖7和底座1,按键盖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开关复位机构,所述开关复位机构包括有容置架6,容置架内设有复位机构,复位机构包括摇杆3、推杆4以及复位弹簧5,推杆一端与容置架及复位弹簧相连接,另一端可推动摇杆翻转。开关按键盖7与复位机构的容置架6之间的连接采用开合式活动连接,按键盖与容置架之间可以通过铰链式开合机构连接,即在按键盖一端设置L形扣位72,容置架一端对应设置扣位63,使按键盖与容置架之间形成铰链配合。当然按键盖与容置架之间的开合连接方式除了采用转动式铰链连接外,也可以采用诸如滑轨式上下平动的开合连接方式。容置架中设有容槽,容槽的中部设有十字形通孔65,通孔底部的左右两端设有弧形凸起67,容槽壁中部两边设有凸起61,凸起的内壁上设有滑槽62,由凸起61的所设置的滑槽顶端限制推杆的最高位置,并确保推杆在不操作时始终处于垂直状态。容槽底部沿容置架横向设置有定位槽66,定位槽两边设置有定位筋64,复位弹簧5为两根“几”字型的钢丝,复位弹簧设置于定位槽66内,复位弹簧的两端部通过容槽内所设置的定位筋64固定。摇杆3的上端内部设置有凹槽31,其作用是作用过程中避开推杆4的底部,以免发生作用干涉。凹槽两端设有带圆弧的斜三角形凸起33,推杆受力向下运动时,推杆与凹槽两端带圆弧的斜三角形凸起33作用,推动摇杆翻转。摇杆本体上设置有摇杆摆动限位结构,摇杆的摆动限位结构为摇杆四角延伸出的圆形凸起32。摇杆本体前后侧设置有转轴,转轴安装于容置架的轴孔内,当摇杆摆动到一定位置时,摇杆的摆动定位凸起32与容置架底面相接触,从而限制其过度摆动。推杆上部41中间为圆柱形凸起411,两端设有台阶412,台阶上下设置为平面,台阶左右两侧为弧面,所述推杆的下部42的截面呈三角形,推杆上部两端的台阶设置于容置架凸起61内壁的滑槽62内,“几”字形复位弹簧固定在定位槽66内,两端由定位筋64固定,复位弹簧中部弓起的直线部分支撑于推杆上部台阶412的下平面,推杆的下部由十字型通孔65探出,推杆下部底边可推动摇杆顶部带圆弧的斜三角形凸起部。本实施例中带有复位机构的开关在工作初始状态时,摇杆位于翘板2的某一初始侧,使底座1的接线端子的一端处于接通位置,推杆4位于容置架内滑槽62的高位处,推杆在复位弹簧钢丝预紧力作用下处于中间位置,当按键盖7受到外部按压时,按键盖下部中间位置的设置的十字筋71与推杆作用,推杆上部受到向下的推力,克服复位弹簧的弹力向下运动,推杆下部三角形底边平面和摇杆凹槽翘起的较高的带圆弧的斜三角形凸起部33作用,使摇杆滑向翘板的另一侧,同时推杆在外力和摇杆的反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下向摇杆运动的反方向运动,推杆下部一端落入摇杆的凹槽内,设置的凹槽避免了对推杆的运动干涉。当按压按键盖的外力消失后,推杆在复位弹簧钢丝与推杆本身作用下恢复至原来状态,摇杆保持位置不变。此时推杆再受到推力作用时,其运动过程与上述相似,方向相反。由此,对机构的按压操作即可实现摇杆的交替翻转,从而实现开关的通断变换。上述实施例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复位机构设置于按键式开关的特例,本技术所提供的开关复位机构,可以应用到其他机械类开关上,也可以应用到智能电工系统的机械控制开关中去,若在其他开关上设置与本技术所提供的复位机构相近似的复位机构,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关复位机构,包括容置架(6),容置架内设有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包括摇杆(3)、推杆(4)以及复位弹簧(5),推杆一端与容置架及复位弹簧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关复位机构,包括容置架(6),容置架内设有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包括摇杆(3)、推杆(4)以及复位弹簧(5),推杆一端与容置架及复位弹簧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架中设有容槽,容槽底的中部设有十字形通孔(65),通孔底部的左右两端设有弧形凸起(67),容槽壁中部两边设有凸起(61),凸起的内壁上设有滑槽(6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5)为两根“几”字型的钢丝,复位弹簧通过容置架容槽内所设置的定位槽(66)固定,定位槽两端设有定位筋(6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复位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赡民安东明何均匀
申请(专利权)人:TCL国际电工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