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穿越溶洞的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45130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14
一种隧道穿越溶洞的排水系统,属于隧道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包括:隧道主体防排水系统(1)、溶洞引排水系统(2)、仰拱排水系统(3)、支护系统(4)四部分组成。解决隧道周边地下水的排泄问题,合理的穿越溶洞,有效的防止了由于水压增高而导致的衬砌开裂,有效提高隧道施工质量和整体结构稳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穿越溶洞的排水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隧道工程建设
,特别涉及一种隧道穿越溶洞的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隧道所在地区地质情况复杂,在隧道洞身地段地下水已形成独立的补径排水系统,在这样的地质背景下往往容易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地下岩溶形态。在隧道挖掘的过程中,遭遇大型溶洞的几率很高,隧道施工时出现涌水涌沙的可能性很大,因此需要提前设计和制定隧道穿越溶洞的排水方法,避免施工事故的发生。由于溶洞通常为地下水通道,运营期间则需要解决隧道周边地下水排泄问题,那么如何合理的穿越溶洞,是现在隧道工程施工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隧道穿越溶洞的排水通过初期支护渗透,然后再由排水管引排进入隧道结构本体的中心水沟,最终排出洞外。但是由于周边富水,尤其是在雨季,导致隧道衬砌主体结构承受静水压力或动水压力的范围均较大,并且现有的排水管道排水量有限,且容易受堵无法及时引排导致水压急剧升高,容易使衬砌开裂破坏,使隧道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加大隧道的维护力度和成本,无法阻止后期在地下水的作用下溶洞继续发育从而影响隧道的后期运营安全以及增加隧道结构不均匀应力作用。因此,隧道穿越溶洞的排水,是现在隧道工程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隧道穿越溶洞的排水方法,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解决隧道周边地下水的排泄问题,合理的穿越溶洞,有效的防止了由于水压增高而导致的衬砌开裂,有效提高隧道施工质量和整体结构稳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隧道穿越溶洞的排水系统包括:隧道主体防排水系统1、溶洞引排水系统2、仰拱排水系统3、支护系统4四部分组成。
[0005]隧道主体防排水系统1包括初期支护1.1、防水板1.2、环向排水管1.3、二次衬砌1.4、纵向排水管1.5、纵向排水沟1.6、横向排水管1.7、中心排水沟1.8;自隧道上部主体的下表面向下依次为初期支护1.1、环向排水管1.3、防水板1.2、二次衬砌1.4,初期支护1.1、环向排水管1.3、防水板1.2、二次衬砌1.4均为与隧道上部主体一样的拱形结构;在环向排水管1.3的两端分别设有横向排水管1.7 与纵向排水沟1.6连接;纵向排水沟1.6长度方向沿隧道的长度方向;纵向排水沟1.6与中心排水沟1.8连通,中心排水沟1.8位于隧道中心位置,中心排水沟 1.8的长度方向沿隧道的长度方向,中心排水沟1.8位置低于纵向排水沟1.6;
[0006]溶洞引排水系统2包括溶洞2.1、引水洞2.2、浆砌片石2.3、混凝土2.4、防水层2.5、第一跌水槽2.6、第二跌水槽2.7;支护结构4包括锚杆机构4.1、钢筋网4.2、混凝土支护层4.3;在隧道所穿越的溶洞中,按照溶洞水流的方向,在隧道的上游设有引水洞2.2的入口,
在隧道的下游设有引水洞2.2的出口,将溶洞中的水从隧道的上游经引水洞2.2引入到隧道的下游;在引水洞2.2的入口的上游设有溶洞2.1底面设有第一跌水槽2.6,在引水洞2.2中水流拐弯的底部设有第二跌水槽2.7;引水洞2.2的外侧表面设有防水层2.5,引水洞2.2绕过隧道;在隧道与溶洞交界处,隧道的外部表面填充有浆砌片石2.3,使得浆砌片石2.3填满隧道与溶洞交界段溶洞部分,浆砌片石2.3完全截流隧道与溶洞交界段中溶洞 2.1内的水流;浆砌片石2.3在溶洞2.1的两端分别设有混凝土2.4;在浆砌片石 2.3对应的溶洞2.1的内表面向外依次设有钢筋网4.2和混凝土支护层4.3,同时还设有多个锚杆机构4.1锚固到溶洞处围岩内;
[0007]仰拱排水结构3包括仰拱填充层3.1、仰拱3.2、环向排水管3.3、竖向引水管3.4、横向排水管3.5;仰拱3.2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分为仰拱初期支护和仰拱二次衬砌,仰拱初期支护在下,仰拱二次衬砌在上;仰拱填充层3.1位于仰拱二次衬砌;仰拱3.2的仰拱二次衬砌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与二次衬砌结构1.4形成隧道的整体;仰拱填充层3.1的下面设有多个横向排水管3.5,横向排水管3.5 的一端与中心排水沟1.8连接,另一端封堵,中心排水沟1.8的两侧均设有横向排水管3.5;横向排水管3.5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向下的竖向引水管3.4,竖向引水管3.4的下端与环向排水管3.3连接连通;环向排水管3.3设置在仰拱初期支护下面外侧,成向下弯曲的拱形。
[0008]隧道主体排水结构1用来排出隧道渗水以及溶洞的排水,保护隧道的主体结构,防止发生渗漏水病害。
[0009]初期支护1.1是用来控制围岩应力适量释放和变形,增加结构安全度和方便施工的结构层,初期支护1.1采用喷射混凝土的支护形式,初期支护1.1表面上通过射钉平顺的固定有土工布。
[0010]防水板1.2是用来预防渗水侵蚀隧道结构。
[0011]环向排水管1.3是用来排出初期支护1.1的渗水,环向排水管1.3设置在初期支护1.1与防水板1.2之间,靠近初期支护层,环向排水管1.3上设置有渗水口。土工布是用来渗水通过的同时,有效的阻止土壤颗粒通过,将渗水集中起来,沿着材料的平面排出。
[0012]二次衬砌1.4是用来保护围岩的稳定性,防止围岩变形坍塌,确保隧道运营的安全。
[0013]纵向排水管1.5用来引流渗水,设置在隧道初期支护1.1层表面并且与环向排水管1.3连接。
[0014]纵向排水沟1.6是用来将经过纵向排水管1.5,环向排水管1.3,横向排水管 1.7的渗水排出隧道,纵向排水沟1.6设置在隧道两侧,与横向排水管1.7与和中心排水沟1.8连接。
[0015]横向排水管1.7用来将环向排水管1.3和纵向排水管1.5中的渗水排入中心排水沟1.8中,横向排水管1.7设置在隧道底部,即隧道衬砌与仰拱分界面以上,横向排水管1.7与环向排水管1.3连通,并且与纵向排水沟1.6连通。
[0016]中心排水沟1.8用来将隧道渗水排出隧道,分担纵向排水沟1.6排水的压力,一旦纵向排水沟1.6的端头被泥沙堵塞后,还可以使渗水通过横向排水沟排放至中心排水沟,保证隧道排水顺利,中心排水沟1.8与纵向排水沟1.6通过横向排水管1.7连接,设置在隧道中心底部。
[0017]上述系统通过封闭的系统将隧道渗水排出隧道,保证了隧道渗水排出。
[0018]溶洞引排水系统2包括2.1溶洞,2.2引水洞,2.3浆砌片石,2.4混凝土, 2.5防水层,2.6跌水槽,2.7跌水槽七部分。
[0019]溶洞2.1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它会影响周边围岩稳定性及力学分布情况,影响隧道的工程施工质量。
[0020]引水洞2.2的两个开口分别与溶洞2.1相连接,引水洞2.2用来将溶洞2.1 中的水流降低至隧底标高下,然后将水流从开口的一端引排至另一端,将溶洞中的水排出,不会改变溶洞中水流的方向,不会影响隧道整个结构。
[0021]浆砌片石2.3是用来对溶洞2.1与隧道相交部分进行封堵,保证溶洞水流不会对隧道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穿越溶洞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隧道主体防排水系统(1)、溶洞引排水系统(2)、仰拱排水系统(3)、支护系统(4)四部分组成;隧道主体防排水系统(1)包括初期支护(1.1)、防水板(1.2)、环向排水管(1.3)、二次衬砌(1.4)、纵向排水管(1.5)、纵向排水沟(1.6)、横向排水管(1.7)、中心排水沟(1.8);自隧道上部主体的下表面向下依次为初期支护(1.1)、环向排水管(1.3)、防水板(1.2)、二次衬砌(1.4),初期支护(1.1)、环向排水管(1.3)、防水板(1.2)、二次衬砌(1.4)均为与隧道上部主体一样的拱形结构;在环向排水管(1.3)的两端分别设有横向排水管(1.7)与纵向排水沟(1.6)连接;纵向排水沟(1.6)长度方向沿隧道的长度方向;纵向排水沟(1.6)与中心排水沟(1.8)连通,中心排水沟(1.8)位于隧道中心位置,中心排水沟(1.8)的长度方向沿隧道的长度方向,中心排水沟(1.8)位置低于纵向排水沟(1.6);初期支护(1.1)表面上通过射钉平顺的固定有土工布;溶洞引排水系统(2)包括溶洞(2.1)、引水洞(2.2)、浆砌片石(2.3)、混凝土(2.4)、防水层(2.5)、第一跌水槽(2.6)、第二跌水槽(2.7);支护系统(4)包括锚杆机构(4.1)、钢筋网(4.2)、混凝土支护层(4.3);在隧道所穿越的溶洞中,按照溶洞水流的方向,在隧道的上游设有引水洞(2.2)的入口,在隧道的下游设有引水洞(2.2)的出口,将溶洞中的水从隧道的上游经引水洞(2.2)引入到隧道的下游;在引水洞(2.2)的入口的上游设有溶洞(2.1)底面设有第一跌水槽(2.6),在引水洞(2.2)中水流拐弯的底部设有第二跌水槽(2.7);引水洞(2.2)的外侧表面设有防水层(2.5),引水洞(2.2)绕过隧道;在隧道与溶洞交界处,隧道的外部表面填充有浆砌片石(2.3),使得浆砌片石(2.3)填满隧道与溶洞交界段溶洞部分,浆砌片石(2.3)完全截流隧道与溶洞交界段中溶洞(2.1)内的水流;浆砌片石(2.3)在溶洞(2.1)的两端分别设有混凝土(2.4);在浆砌片石(2.3)对应的溶洞(2.1)的内表面向外依次设有钢筋网(4.2)和混凝土支护层(4.3),同时还设有多个锚杆机构(4.1)锚固到溶洞处围岩内;仰拱排水系统(3)包括仰拱填充层(3.1)、仰拱(3.2)、环向排水管(3.3)、竖向引水管(3.4)、横向排水管(3.5);仰拱(3.2)分为仰拱初期支护和仰拱二次衬砌,仰拱初期支护在下,仰拱二次衬砌在上;仰拱填充层(3.1)位于仰拱二次衬砌;仰拱(3.2)的仰拱二次衬砌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与二次衬砌结构(1.4) 形成隧道的整体;仰拱填充层(3.1)的下面设有多个横向排水管(3.5),横向排水管(3.5)的一端与中心排水沟(1.8)连接,另一端封堵,中心排水沟(1.8)的两侧均设有横向排水管(3.5);横向排水管(3.5)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向下的竖向引水管(3.4),竖向引水管(3.4)的下端与环向排水管(3.3)连接连通;环向排水管(3.3)设置在仰拱初期支护下面外侧,成向下弯曲的拱形。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穿越溶洞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隧道主体的排水是隧道初期支护(1.1)的渗水经流环向排水管(1.3)和纵向排水管(1.5),进入横向排水管(1.7),从而排入隧道纵向排水沟(1.6)中;通过横向排水管(1.7)排入中心排水沟(1.8)中,避免纵向排水沟堵塞影响隧道排水;隧道底部的排水是在隧道仰拱初期支护外侧施作环向排水管(3.3),并在环向排水管(3.3)上设置渗水孔与上方的竖向引水管(3.4)连接,竖向引水管(3.4)与横向排水管(3.5)连接,隧道底部的渗水将通过环向排水管(3.3)和竖向引水管(3.4)进入横向排水管(3.5),然后通过横向排水管(3.5)排入中心排水沟(1.8);在溶洞
处,开挖引水洞(2.2),使得引水洞(2.2)两端与溶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梦筱张涛叶锦华王利伟贾惠文王丽群邓洪亮李勃亨王守凡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