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OC硫中毒的检测方法、存储介质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449345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柴油发动机的后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DOC硫中毒的检测方法、存储介质及系统,用于检测后处理系统中DOC是否存在硫中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针对EGR后处理系统的检测DOC硫中毒的方法,不能及时发现DOC硫中毒的问题;方法包括:发动机的喷油器向气缸内喷射柴油,柴油在气缸中通过不完全燃烧转化为HC,HC到达DOC入口,采集DOC的入口处的温度T1,DOC对HC催化后,采集DOC的出口处的温度T2,计算DOC的第一温度上升率t1=(T2-T1)/T1,判断t1是否小于预设中毒阈值,从而判断出DOC是否存在硫中毒;及时发现DOC早期硫中毒并提醒用户采取措施,防止造成更大的损失。防止造成更大的损失。防止造成更大的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DOC硫中毒的检测方法、存储介质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柴油发动机的后处理
,特别地涉及一种DOC硫中毒的检测方法、存储介质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改善生活环境、降低空气污染源的高度关注,汽车尾气作为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解决汽车尾气污染问题已迫在眉睫,也因此,汽车尾气后处理技术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简称EGR)系统和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简称SCR)系统都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柴油发动机后处理系统,EGR系统是指把发动机排出的部分废气回送到进气歧管,并与新鲜混合气一起再次进入气缸,SCR系统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喷入还原剂氨或尿素,把尾气中的氮氧化物NOx还原成氮气N2和水H2O。
[0003]氧化型催化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简称DOC)和颗粒捕捉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简称DPF)安装在柴油发动机EGR后处理系统中,DOC能通过各种物理化学作用来降低排气中的污染物排放量,催化碳氢化合物(Hydrocarbon,简称HC)的同时放出热量,DPF可以在微粒排放物质进入大气之前将其捕捉。但在使用高硫油的情况下,DOC的催化剂会发生硫中毒,影响DOC的催化效果,若不能及时发现,导致硫中毒越来越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DOC失去催化反应,不能正常进行DPF再生,从而会影响整个排气系统工作。因此,及时检测出DOC硫中毒并进行脱硫处理至关重要。
[0004]目前,在SCR后处理系统中,可以通过检测NOx的转化率来判断SCR是否硫中毒,从而判断出DOC是否硫中毒。但因为EGR后处理系统中并不存在还原剂氨或尿素,因此这种方法不能用于EGR后处理系统,且目前在EGR后处理系统中,还没有能够有效检测出DOC硫中毒的方法,不能及时发现和提醒DOC存在硫中毒迹象,只能等到汽车排气出现故障时才去排查,容易造成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DOC硫中毒的检测方法、存储介质及系统,通过采集氧化型催化器入口处和出口处的温度,计算温度上升率来判断氧化型催化器是否存在硫中毒,及时发现并提醒用户采取措施,防止造成更大的损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针对EGR后处理系统的检测氧化型催化器硫中毒的方法,不能及时发现氧化型催化器硫中毒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DOC硫中毒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8]发动机的喷油器向气缸内喷射柴油,所述柴油在气缸中通过不完全燃烧转化为碳氢化合物,所述碳氢化合物由气缸通过排气管输送到氧化型催化器;
[0009]当碳氢化合物到达氧化型催化器入口时,采集氧化型催化器的入口处的温度T1;
[0010]当氧化型催化器对碳氢化合物催化后,采集氧化型催化器的出口处的温度T2;
[0011]计算氧化型催化器的第一温度上升率t1=(T2-T1)/T1;
[0012]判断t1是否小于预设中毒阈值,若小于预设中毒阈值,则判断氧化型催化器存在硫中毒,若大于或等于预设中毒阈值,则判断氧化型催化器工作正常。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选的,上述DOC硫中毒的检测方法中,当判断氧化型催化器存在硫中毒时,所述方法还包括:对存在硫中毒的氧化型催化器进行脱硫处理,并提示用户油品不合格。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选的,上述DOC硫中毒的检测方法中,所述脱硫处理包括发动机的喷油器加大向气缸内喷射柴油的喷射量,并持续向气缸内喷射柴油。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选的,上述DOC硫中毒的检测方法中,在所述发动机的喷油器向气缸内喷射柴油中,喷射柴油的量为3mg-6mg;在所述脱硫处理时,发动机的喷油器加大向气缸内喷射柴油的喷射量中,加大后的喷射柴油的量为6mg-8mg。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选的,上述DOC硫中毒的检测方法中,在所述脱硫处理过程中,间隔性地持续采集氧化型催化器的入口处和出口处的温度,以获得氧化型催化器的第二温度上升率t2,判断t2是否小于预设脱硫阈值,若小于预设脱硫阈值,则继续进行脱硫;若大于或等于预设脱硫阈值,则结束脱硫;
[0017]其中,在小于预设脱硫阈值,则继续进行脱硫的过程中,若经过预设时间阈值,温度上升率t2仍然小于预设脱硫阈值,则脱硫失败,通过仪表报警,以提示用户进行维修。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选的,上述DOC硫中毒的检测方法中,所述预设脱硫阈值高于所述预设中毒阈值。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选的,上述DOC硫中毒的检测方法中,在所述氧化型催化器对碳氢化合物催化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后,采集氧化型催化器的出口处的温度T2。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选的,上述DOC硫中毒的检测方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发动机再生周期设置氧化型催化器硫中毒的检测时间间隔,其中,在一个发动机再生周期上设置至少一个与发动机再生时间节点不重合的氧化型催化器硫中毒的检测时间节点。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选的,上述一种DOC硫中毒的检测方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到达检测时间节点后,判断汽车所处的状态:
[0022]若汽车处于驻车状态下,对氧化型催化器的入口处的温度进行试测,只有当试测温度达到最低温度门限值后才开始进行硫中毒的检测;
[0023]若汽车处于行车状态下,对氧化型催化器的入口处的温度进行试测,只有当试测温度达到稳定状态后才开始进行硫中毒的检测,其中,当试测温度保持在指定温度范围内的时长满足预设的条件时,所述试测温度达到稳定状态。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选的,上述一种DOC硫中毒的检测方法中,所述最低温度门限值的取值范围为280-300℃,当试测温度保持在280-350℃范围内10min时,所述试测温度达到稳定状态。
[0025]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的DOC硫中毒的检测方法。
[0026]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DOC硫中毒的检测系统,包括:
[0027]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氧化型催化器的入口处和出口处的温度;
[0028]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述的DOC硫中毒的检测方法。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方案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30]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DOC硫中毒的检测方法、存储介质及系统,通过采集汽车排气管内氧化型催化器的入口处和出口处的温度来计算温度上升率,从而判断氧化型催化器是否存在硫中毒,及时发现氧化型催化器早期硫中毒并提醒用户采取措施,比现有出现问题导致故障后再去排查和检测的方式,更节省时间,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OC硫中毒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发动机的喷油器向气缸内喷射柴油,所述柴油在气缸中通过不完全燃烧转化为碳氢化合物,所述碳氢化合物由气缸通过排气管输送到氧化型催化器;当碳氢化合物到达氧化型催化器入口时,采集氧化型催化器的入口处的温度T1;当氧化型催化器对碳氢化合物催化后,采集氧化型催化器的出口处的温度T2;计算氧化型催化器的第一温度上升率t1=(T2-T1)/T1;判断t1是否小于预设中毒阈值,若小于预设中毒阈值,则判断氧化型催化器存在硫中毒,若大于或等于预设中毒阈值,则判断氧化型催化器工作正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OC硫中毒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判断氧化型催化器存在硫中毒时,所述方法还包括:对存在硫中毒的氧化型催化器进行脱硫处理,并提示用户油品不合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DOC硫中毒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处理包括发动机的喷油器加大向气缸内喷射柴油的喷射量,并持续向气缸内喷射柴油。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DOC硫中毒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脱硫处理过程中,间隔性地持续采集氧化型催化器的入口处和出口处的温度,以获得氧化型催化器的第二温度上升率t2,判断t2是否小于预设脱硫阈值,若小于预设脱硫阈值,则继续进行脱硫;若大于或等于预设脱硫阈值,则结束脱硫;其中,在小于预设脱硫阈值,则继续进行脱硫的过程中,若经过预设时间阈值,温度上升率t2仍然小于预设脱硫阈值,则脱硫失败,通过仪表报警,以提示用户进行维修。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永江王照辉胡佳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