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隔离防护功能的复合织物及机能性防护外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4919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隔离防护功能的复合织物及利用此具有隔离防护功能的复合织物制备所得的机能性防护外套,该复合织物包括:外层织物、内层织物、具有多个孔隙的透气膜、第一接着层以及第二接着层。其中该具有多个孔隙的透气膜位于该外层织物与该内层织物之间;该具有多个孔隙的透气膜藉由该第一接着层、第二接着层分别与该外层织物以及该内层织物结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具有隔离防护功能的复合织物具有隔离、阻绝细菌及病毒的防护机能,且利用其制得的防护外套具有良好透气与透湿性,同时可依需求进行外观客制化而达到时尚美观的效果。的效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隔离防护功能的复合织物及机能性防护外套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织物以及利用此复合织物制备而得的防护外套,且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隔离防护功能的复合织物及一种利用此具有隔离防护功能的复合织物制备所得的机能性防护外套。

技术介绍

[0002]长时间处于具有感染风险的密闭空间中,例如搭乘有细菌或病毒源存在可能的交通工具或是在医疗场所中工作,为了确保自身不受细菌或病毒的感染,穿戴具有隔离防护功能的隔离衣乃是必要的。
[0003]目前用于制备隔离衣的织物大多难以在防细菌及病毒性,和透气与透湿性间取得平衡,故高隔离安全性的隔离衣因易使人体产生闷热感而无法长时间穿着,且外观并不时尚美观。
[0004]有鉴于此,一种可兼具高隔离安全性、良好的透气与透湿性且外观时尚美观的隔离衣乃是当前疫情严峻时所有人的殷切期盼。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隔离防护功能的复合织物及机能性防护外套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6]因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隔离防护功能的复合织物,其包括:
[0007]外层织物;
[0008]内层织物;
[0009]具有多个孔隙的透气膜,该具有多个孔隙的透气膜位于该外层织物与该内层织物之间;
[0010]第一接着层;以及
[0011]第二接着层;
[0012]该具有多个孔隙的透气膜藉由该第一接着层与该外层织物结合,并藉由该第二接着层与该内层织物结合。
[0013]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具有多个孔隙的透气膜的厚度介于8微米~25微米之间。
[0014]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具有多个孔隙的透气膜的孔隙率介于30%~80%之间。
[0015]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具有多个孔隙的透气膜中的孔隙大小介于0.03微米~0.4微米之间。
[0016]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具有多个孔隙的透气膜为聚烯烃材质制备而成的透气膜。
[0017]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外层织物为由人造纤维的织布或不织布制备而成的外层织物。
[0018]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内层织物为由人造纤维的织布或不织布制备而成的内层织物。
[0019]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接着层为由聚氨酯材质制备而成的接着层。
[0020]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二接着层为由聚氨酯材质制备而成的接着层。
[0021]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机能性防护外套,该机能性防护外套以具有隔离防护功能的复合织物剪裁缝制成的衣服结构,且该机能性防护外套在接缝处黏合密封胶条以及该具有隔离防护功能的复合织物。
[0022]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密封胶条为由尼龙、聚氯乙烯、聚酯、聚氨酯以及聚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材质制备而成的密封胶条。
[002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具有隔离防护功能的复合织物包括:外层织物、内层织物、具有多个孔隙的透气膜、第一接着层以及第二接着层。其中,该具有多个孔隙的透气膜藉由该第一、第二接着层分别与该外层织物以及该内层织物结合。本新型还公开一种利用此具隔离防护功能的复合织物制备所得的机能性防护外套。本技术的具有隔离防护功能的复合织物具有隔离、阻绝细菌及病毒的防护机能,且利用其制得的防护外套具有良好透气与透湿性,同时可依需求进行外观客制化而达到时尚美观的效果。
[0024]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具隔离防护功能的复合织物100的剖面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机能性防护外套200正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对本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0028]为了使本新型公开内容的叙述更加详尽与完备,下文针对了本新型的实施态样与具体实施例提出了说明性的描述;但这并非实施或运用本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唯一形式。以下所揭露的各实施例,在有益的情形下可相互组合或取代,也可在一实施例中附加其他的实施例,而无须进一步的记载或说明。
[0029]本新型的优点、特征以及达到的技术方法将参照例示性实施例进行更详细地描述而更容易理解,且本新型或可以不同形式来实现,故不应被理解仅限于此处所陈述的实施例,相反地,对所属
具有通常知识者而言,所提供的实施例将使本揭露更加透彻与全面且完整地传达本新型的范畴,且本新型将仅为所附加的申请专利范围所定义。
[0030]而除非另外定义,所有使用于后文的术语(包含科技及科学术语)与专有名词,于实质上与本新型所属该领域的技术人士一般所理解的意思相同,而例如于一般所使用的字典所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被理解为具有与相关领域的内容一致的意思,且除非明显地定义于后文,将不以过度理想化或过度正式的意思理解。
[0031]实施例
[0032]实施例一
[0033]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如图1所示的具有隔离防护功能的复合织物100,包括外层织物
110、内层织物150、具有多个孔隙的透气膜130,具有多个孔隙的透气膜130位于外层织物110与内层织物150之间、第一接着层120以及第二接着层140。其中,具有多个孔隙的透气膜130藉由第一接着层120、第二接着层140分别与外层织物110以及内层织物150结合。如图1所示,具有多个孔隙的透气膜130藉由第一接着层120与外层织物110结合,并藉由第二接着层130与内层织物150结合。
[0034]在本实施例所公开的具有隔离防护功能的复合织物100中,外层织物110例如但不限于由聚酯(polyester)或聚酰胺(polyamide)材质的织布或不织布制备而成。且,在本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外层织物110也可是由聚酯(polyester)或聚酰胺(polyamide)以外的其它人造纤维的织布或不织布制备而成。
[0035]在本实施所公开的具有隔离防护功能的复合织物100中,内层织物150例如但不限于是由聚酯(polyester)或聚酰胺(polyamide)的TIRCOT经编织物制备而成。且,在本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内层织物150也可是由聚酯(polyester)或聚酰胺(polyamide)以外的其它人造纤维的织布或不织布制备而成。
[0036]在本实施例所公开的具有隔离防护功能的复合织物100中,具有多个孔隙的透气膜130是由例如但不限于聚烯烃(polyolefin)材质制备而成。此外,具有多个孔隙的透气膜130的厚度可介于8微米~25微米之间,较佳的厚度为12微米;具有多个孔隙的透气膜130的孔隙率可介于30%~80%之间,较佳的孔隙率为49%;且孔隙大小介于0.03微米~0.4微米之间,较佳的孔隙大小为0.25微米。在本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具有多个孔隙的透气膜130也可由具有其它厚度、其它孔隙率以及其它孔隙大小的聚烯烃(poly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隔离防护功能的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织物;内层织物;具有多个孔隙的透气膜,该具有多个孔隙的透气膜位于该外层织物与该内层织物之间;第一接着层;以及第二接着层;该具有多个孔隙的透气膜藉由该第一接着层与该外层织物结合,并藉由该第二接着层与该内层织物结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隔离防护功能的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该具有多个孔隙的透气膜的厚度介于8微米~25微米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隔离防护功能的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该具有多个孔隙的透气膜的孔隙率介于30%~80%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隔离防护功能的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该具有多个孔隙的透气膜中的孔隙大小介于0.03微米~0.4微米之间。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隔离防护功能的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该具有多个孔隙的透气膜为聚烯烃材质制备而成的透气膜。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隔离防护功能的复合织物,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顺良李冠纬郭佑任
申请(专利权)人:明基材料芜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