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手指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4562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手指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支架、托板、转动柱、卡柱和支柱,所述支架的中间卡合有托板,且托板的右侧上方固定有转动柱,并且转动柱的右端下方固定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下方前后两侧均卡合有卡柱,且卡柱的上方右侧安装有限制柱,所述连接柱的后方卡柱前侧轴承连接有支柱,且连接柱的前方卡柱后侧安装有滑动柱,并且滑动柱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部设置有凸块,所述支柱的前侧下方安装有凸块,所述托板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柱。该神经内科手指康复训练装置,安装有支柱、滑动柱和滑动槽,适用于不同胖瘦的手指,不需要通过辅助装置进行调节,减少时间的浪费,操作简单。操作简单。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手指康复训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手指康复
,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手指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手指功能是否健全影响着人的正常生活,为了使病人手指能够快速的恢复,市场上出现了便于手指快速恢复的仪器,手指康复训练装置可以帮受伤的手指进行康复,恢复手神经活动,市场上的手指康复训练装置种类有很多,但是均存在一定的缺陷;
[0003]手指康复训练装置对不同的胖瘦的手指进行固定时,需要其他的装置进行辅助,操作复杂,浪费时间,部分手指康复训练装置没有提供支撑手的装置,不能使手调节至合适的位置,需要他人进行扶持才能更好的训练;
[0004]因此我们便提出了神经内科手指康复训练装置能够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手指康复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需要其他装置调节装置和没有提供扶持手的装置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手指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支架、托板、转动柱、卡柱和支柱,所述支架的中间卡合有托板,且托板的右侧上方固定有转动柱,并且转动柱的右端下方固定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下方前后两侧均卡合有卡柱,且卡柱的上方右侧安装有限制柱,所述连接柱的后方卡柱前侧轴承连接有支柱,且连接柱的前方卡柱后侧安装有滑动柱,并且滑动柱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部设置有凸块,所述支柱的前侧下方安装有凸块,所述托板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柱,且固定柱的上方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安装有拉力弹簧,且拉力弹簧另一端固定有滑块,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推杆,且凹槽的上方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复位弹簧,并且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有限位块,所述推杆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孔,且限位孔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支架的左右前后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
[0007]优选的,所述支柱通过滑动槽与卡柱构成转动结构,且卡柱与连接柱构成滑动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滑动槽呈阶梯状结构,且滑动槽的宽度大于凸块的直径,并且凸块与滑动槽构成滑动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后侧呈倾斜结构,且滑块与固定柱构成滑动结构,并且滑块的长度大于固定柱与支架之间的最短距离。
[0010]优选的,所述推杆的下方四周和限位块的上方均呈弧形结构,且推杆与固定柱构成滑动结构,并且限位块与固定柱构成滑动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限位槽等间距分布在支架上,且支架呈“U”形结构。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神经内科手指康复训练装置;
[0013](1)设置有支柱、滑动柱和滑动槽,滑动槽呈阶梯状结构,对前后两个卡柱之间的
间距进行调节,适用于不同胖瘦的手指,不需要通过辅助装置进行调节,减少时间的浪费,操作简单;
[0014](2)设置有滑块、推杆和限位槽,限位槽等间距分布在支架上,推杆向下移动推动滑块向外侧移动,进而使托板位于支架的不同位置,对手臂进行支撑,不需要通过人工进行扶持,避免长时间的扶持手出现酸痛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主剖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连接柱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卡柱主剖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滑动槽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支架侧剖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图5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支架;2、托板;3、转动柱;4、连接柱;5、卡柱;6、支柱;7、滑动柱;8、滑动槽;9、凸块;10、限制柱;11、固定柱;12、凹槽;13、拉力弹簧;14、滑块;15、推杆;16、复位弹簧;17、限位块;18、限位孔;19、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手指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支架1、托板2、转动柱3、连接柱4、卡柱5、支柱6、滑动柱7、滑动槽8、凸块9、限制柱10、固定柱11、凹槽12、拉力弹簧13、滑块14、推杆15、复位弹簧16、限位块17、限位孔18和限位槽19,支架1的中间卡合有托板2,且托板2的右侧上方固定有转动柱3,并且转动柱3的右端下方固定有连接柱4,连接柱4的下方前后两侧均卡合有卡柱5,且卡柱5的上方右侧安装有限制柱10,连接柱4的后方卡柱5前侧轴承连接有支柱6,且连接柱4的前方卡柱5后侧安装有滑动柱7,并且滑动柱7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8,滑动槽8的内部设置有凸块9,支柱6的前侧下方安装有凸块9,托板2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柱11,且固定柱11的上方开设有凹槽12,凹槽12的内部安装有拉力弹簧13,且拉力弹簧13另一端固定有滑块14,凹槽12的内部设置有推杆15,且凹槽12的上方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复位弹簧16,并且复位弹簧16的另一端固定有限位块17,推杆15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孔18,且限位孔18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块17,支架1的左右前后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19。
[0024]支柱6通过滑动槽8与卡柱5构成转动结构,且卡柱5与连接柱4构成滑动结构,对前后两个卡柱5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适用于不同胖瘦的手指。
[0025]滑动槽8呈阶梯状结构,且滑动槽8的宽度大于凸块9的直径,并且凸块9与滑动槽8构成滑动结构,使支柱6在不同的位置时都可以被固定住。
[0026]滑块14的后侧呈倾斜结构,且滑块14与固定柱11构成滑动结构,并且滑块14的长
度大于固定柱11与支架1之间的最短距离,使推杆15向下移动时能够推动滑块14向外侧移动。
[0027]推杆15的下方四周和限位块17的上方均呈弧形结构,且推杆15与固定柱11构成滑动结构,并且限位块17与固定柱11构成滑动结构,能够使推杆15向下移动对限位块17进行挤压,同时也使限位块17卡合在推杆15的内部。
[0028]限位槽19等间距分布在支架1上,且支架1呈“U”形结构,使托板2处于不同的位置,方便对手臂进行支撑。
[0029]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神经内科手指康复训练装置时,首先,结合图1

4,根据不同人的手指胖瘦调节前后卡柱5之间的间距,用手推动前后的卡柱5向内侧移动,卡柱5移动带动滑动柱7同步向后方移动,由于滑动槽8阶梯状结构,卡柱5向后移动使支柱6转动的同时向前移动,进而使前后两个卡柱5之间的间距进行,适用于不同胖瘦的手进行康复训练,不需要通过其他装置进行调节,操作简单,避免时间的浪费;
[0030]结合图5...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手指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支架(1)、托板(2)、转动柱(3)、卡柱(5)和支柱(6),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中间卡合有托板(2),且托板(2)的右侧上方固定有转动柱(3),并且转动柱(3)的右端下方固定有连接柱(4),所述连接柱(4)的下方前后两侧均卡合有卡柱(5),且卡柱(5)的上方右侧安装有限制柱(10),所述连接柱(4)的后方卡柱(5)前侧轴承连接有支柱(6),且连接柱(4)的前方卡柱(5)后侧安装有滑动柱(7),并且滑动柱(7)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8),所述滑动槽(8)的内部设置有凸块(9),所述支柱(6)的前侧下方安装有凸块(9),所述托板(2)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柱(11),且固定柱(11)的上方开设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内部安装有拉力弹簧(13),且拉力弹簧(13)另一端固定有滑块(14),所述凹槽(12)的内部设置有推杆(15),且凹槽(12)的上方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复位弹簧(16),并且复位弹簧(16)的另一端固定有限位块(17),所述推杆(15)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孔(18),且限位孔(18)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永平王学英
申请(专利权)人:民勤县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