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振飞专利>正文

可消毒液面吸附式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432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6:13
可消毒液面吸附式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储液容器、吸气风扇、臭氧发生器、控制开关、外罩壳、电源输入接口;储液容器用于盛装吸附溶液,外罩壳连接于储液容器的上方,外罩壳设有左右并列设置的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之间设有挡风板,挡风板的底部距离储液容器的液面有一间隙,形成狭窄的空气通道;电源输入接口和控制开关均设于外罩壳上,且电源输入接口连接控制开关;吸气风扇设于进气通道上并通过控制开关实现启闭。利用空气中污染物质在接触到液体表面时容易被吸附的特点,采用吸气风扇加速空气,高速冲击到液体表面,污染物质由于惯性作用容易冲入液体被吸附,同时可加入小剂量臭氧进行消毒,在通道内对细菌病毒进行有效杀灭。行有效杀灭。行有效杀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消毒液面吸附式空气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尤其涉及可消毒液面吸附式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空气中最常见的污染物质是悬浮状颗粒物,就是常说的粉尘。PM2.5,是小于2.5微米的灰尘,因其能穿透细胞,进入血液,对身体危害特别大。除了灰尘,空气中还有油烟,有害气体,水雾,细菌病毒等等。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空气净化是健康的保证。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导致传染病,对空气消毒是阻止传染病的有效手段
[0003]市场上的空气净化器大多过滤网来滤除污染物质,这种过滤方式的主要缺点就是需要定期更换过滤网,使用成本高。过滤网越密,过滤效果就越好,使用周期就越短,功耗就越大,使用成本就越高。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会慢慢降低净化效果,而且过滤网很难滤除体积细小的病毒、PM2.5、油烟和有害气体性质等多种性质的污染,一般净化器只能滤除10微米以上的颗粒粉尘。
[0004]市场上常见的水空调,采用水帘方式过滤空气,以蒸发大量的水汽来降低温度,具有吸附污染物质的作用,但是会吹出大量的水汽,让空气太潮湿。另外,被吸附的污染物质停留在水帘上,一旦缺水停止淋水,被吸附的污染物质就会又吹出来重新污染空气,并有可能滋生细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可消毒液面吸附式空气净化装置,利用空气中污染物质在接触到液体表面时容易被吸附的特点,采用风扇加速空气,高速冲击到液体表面,污染物质由于惯性作用容易冲入液体被吸附。加入小剂量臭氧进行消毒,在通道内对细菌病毒进行有效杀灭。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可消毒液面吸附式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储液容器、吸气风扇、控制开关、外罩壳、电源输入接口;所述储液容器用于盛装吸附溶液,所述外罩壳连接于储液容器的上方,外罩壳设有左右并列设置的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之间设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的底部距离储液容器的液面有一间隙,形成狭窄的空气通道;所述电源输入接口和控制开关均设于外罩壳上,且电源输入接口连接控制开关;所述吸气风扇设于进气通道上并通过控制开关实现启闭。
[0008]本技术还包括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设于进气通道内吸气风扇的上方并与控制开关连接。
[0009]本技术还包括排气风扇,所述排气风扇设于排气通道的出口处并与控制开关连接。
[0010]本技术还包括百叶窗,所述百叶窗设于排气通道的出口处。
[0011]本技术还包括进气保护网,所述进气保护网设于进气通道内。
[0012]本技术还包括第一风扇支架,所述第一风扇支架连接于外罩壳内进气通道处,所述吸气风扇安装于第一风扇支架上。
[0013]本技术还包括第二风扇支架,所述第二风扇支架连接于外罩壳内排气通道处,所述排气风扇安装于第二风扇支架上。
[0014]所述挡风板的底部距离储液容器的液面高度为3~8mm。
[00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技术方案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术针对市场上过滤式空气净化器普遍存在的缺点,采用液体表面来吸附空气中污染物质。采用吸气风扇加速让空气快速冲击液体表面,空气中的污染物质由于惯性冲到液体表面接触液体时,就会被液体吸收进去。一般的粉尘污染物质,采用水溶液就可以吸收。如果是有害气体,则需要采用相对应的溶液来吸收。油烟采用油溶液来吸附,也可以采用水溶液来吸附。对于细菌病毒,可以采用消毒液来吸附消毒,细菌病毒接触到消毒液以后就会被杀灭。
[0017]臭氧小型臭氧发生器产生低浓度的臭氧在入风口注入空气中,对细菌病毒也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对人体的伤害非常微小,可以忽略。臭氧冲击到液体表时面,一部分进入溶液被溶解吸收,给溶液进行消毒,分解一些污染物质,使溶液长时间使用不会腐化变质,剩下从出风口出来的臭氧含量已经很低,不足以伤害人体。吸附了污染物质的溶液容易更换,使用成本低,净化效果不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能耗低,结构简单造价便宜,容易清洗。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第一风扇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储液容器1,吸气风扇2,排气风扇3,臭氧发生器4,控制开关5,外罩壳6,电源输入接口7,百叶窗8,挡风板9,第一风扇支架10,进气保护网11,第二风扇支架1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储液容器1、吸气风扇2、排气风扇3、臭氧发生器4、控制开关5、外罩壳6、电源输入接口7、百叶窗8、进气保护网11、第一风扇支架10、第二风扇支架12;
[0025]所述储液容器1用于盛装吸附溶液,所述外罩壳6连接于储液容器1的上方,外罩壳6设有左右并列设置的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之间设有挡风板9,所述挡风板9的底部距离储液容器1的液面有一间隙;
[0026]所述进气保护网11设于进气通道内;所述第一风扇支架10连接于外罩壳6内进气通道处,所述吸气风扇2安装于第一风扇支架10上;所述臭氧发生器4设于进气通道内吸气风扇2的上方;
[0027]所述第二风扇支架12连接于外罩壳6内排气通道处,所述排气风扇3安装于第二风扇支架12上;所述百叶窗8设于排气风扇3的外侧;若不需要安装排气风扇3时,可将百叶窗8直接安装在第二风扇支架12上面。
[0028]所述电源输入接口7和控制开关5均设于外罩壳6上,且电源输入接口7连接控制开关5,所述控制开关5用于控制吸气风扇2、排气风扇3和臭氧发生器4的启闭。具体地,所述控制开关5安装在外罩壳6的上面,所述电源输入接口7设于外罩壳6的侧面。
[0029]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
[0030]储液容器1加注溶液到距离挡风板9还有5mm左右的高度即可,一般加水就可以,也可以加入其他吸附溶液或香水等。启动控制开关5,吸气风扇2开始工作,臭氧发生器4发出臭氧,吸入的空气冲击溶液表面以后,从挡风板9的缝隙处冒出。被吸附净化后的空气经过排气风扇3减速后从出风口的百叶窗8调节方向吹出。
[0031]如果不需要太大的风力,可用控制开关5关闭排气风扇3以减小噪音。如果感觉臭氧味道太浓,可关闭臭氧开关。本实施例应根据使用情况及时储液容器1补充溶液,保证吸附效果,一般吸附灰尘采用自来水就可以。
[003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3]外界空气经过进气保护网11被吸气风扇2吸入,气体高速冲向液体表面,由于惯性作用,污染物质冲到溶液表面后被接触吸收进液体;臭氧发生器4在进气通道产生臭氧对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消毒液面吸附式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容器、吸气风扇、臭氧发生器、控制开关、外罩壳、电源输入接口;所述储液容器用于盛装吸附溶液,所述外罩壳连接于储液容器的上方,外罩壳设有左右并列设置的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之间设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的底部距离储液容器的液面有一间隙,形成狭窄的空气通道;所述电源输入接口和控制开关均设于外罩壳上,且电源输入接口连接控制开关;所述吸气风扇设于进气通道上并通过控制开关实现启闭,所述臭氧发生器设于进气通道内吸气风扇的上方并与控制开关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消毒液面吸附式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气风扇,所述排气风扇设于排气通道的出口处并与控制开关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振飞
申请(专利权)人:邓振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