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位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4315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眼位训练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白内障患者术前训练器技术领域,包括主杆,所述主杆的顶端安装有主支架,所述主支架远离主杆的一端安装有十字架,所述十字架的端部均设有延伸结构,且延伸结构的一端内部安装有第一软导丝,所述第一软导丝的一端贯穿至延伸结构的内部,且延伸结构与第一软导丝的连接处外壁缠绕有止血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十字架和导丝,根据数学三角函数及正常人双眼视野界限角度计算出眼位训练器各个注视点的横轴及纵轴长度,符合术中眼位要求并具有科学依据,通过将软导丝设置在左、右及向下注视点的横轴及纵轴的前端,方便视野缺损及视力极差患者随时调整注视点位置。者随时调整注视点位置。者随时调整注视点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眼位训练器


[0001]本技术涉及白内障患者术前训练器领域,特别涉及眼位训练器。

技术介绍

[0002]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疾病,进展到一定程度会严重影响患者视力及生活质量,目前,临床无药物可完全制止病情进展,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采用局麻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恢复快等优点;但因患者在局麻状态下意识清醒,所以手术配合尤为重要,术中需要患者固定眼球。
[0003]但实际上,由于恐惧及术前训练不到位等多种因素,临床中很多患者都不能按手术医生的指令固定眼球,当患者配合不到位时会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进而影响手术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眼位训练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白内障治疗过程中临床患者不能按照医生指令固定眼球,影响手术治疗效果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眼位训练器,包括主杆,所述主杆的顶端安装有主支架,所述主支架远离主杆的一端安装有十字架,所述十字架的端部均设有延伸结构,且延伸结构的一端内部安装有第一软导丝,所述第一软导丝的一端贯穿至延伸结构的内部,且延伸结构与第一软导丝的连接处外壁缠绕有止血带,所述第一软导丝的另一端安装有红球,且第一软导丝的一端贯穿至红球的内部。
[0006]进一步地,所述十字架的底部中心位置安装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底部安装有第二软导丝,所述第二软导丝的一端安装有黄球,且第二软导丝的一端贯穿至黄球内部。
[0007]进一步地,所述红球和黄球的直径尺寸均为8厘米,且红球和黄球的内部均为空心结构,所述止血带的长度为五公分。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主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套设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两端均安装有夹具。
[000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的下方设有床头,且夹具固定在床头顶端的中心位置,所述床头的前表面嵌入安装有靠垫。
[0010]进一步地,所述十字架绕主支架的一端转动,所述黄球正对床头中心线位置。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十字架和导丝,根据数学三角函数及正常人双眼视野界限角度计算出眼位训练器各个注视点的横轴及纵轴长度,符合术中眼位要求并具有科学依据,通过将软导丝设置在左、右及向下注视点的横轴及纵轴的前端,方便视野缺损及视力极差患者随时调整注视点位置。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黄球和红球,由于人类视锥细胞对红色及黄色较敏感,故训练器各个注视点以红色小球为标记;相较传统的说教式眼位训练,通过黄球、红球和十
字架配合使用,能使患者轻松掌握眼位训练的内容及各个注视点,使患者更容易理解术中的眼位配合,积极主动配合医生进行手术,并且通过使用设备填补了眼位训练的空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止血带的剖视图;
[0016]图3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0017]图4位本技术主支架的立体图;
[0018]其中,1

主支架;2

延伸结构;3

止血带;4

十字架;5

第一软导丝;6

红球;7

固定块;8

夹具;9

床头;10

连接杆;11

黄球;12

第二软导丝;13

连接块;14

主杆;15

靠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0020]请参阅图1

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眼位训练器,包括主杆14,主杆14的顶端安装有主支架1,主支架1远离主杆14的一端安装有十字架4,护士在接到患者拟在局麻下行白内障手术的医嘱后,携眼位主杆14至患者床旁,然后核对患者及术眼无误后,向患者讲解术前注意事项及术中配合要点和解释术前眼位训练的目的和重要性,用一次性洞巾覆盖患者面部,露出术眼,十字架4的端部均设有延伸结构2,且延伸结构2的一端内部安装有第一软导丝5,通过设有导丝,并且导丝采用较为软的材质,方便医护人员调节,方便视野缺损及视力极差患者随时调整注视点位置,第一软导丝5的一端贯穿至延伸结构2的内部,且延伸结构2与第一软导丝5的连接处外壁缠绕有止血带3,第一软导丝5的另一端安装有红球6,且第一软导丝5的一端贯穿至红球6的内部,由于人类视锥细胞对红色及黄色较敏感,故训练器各个注视点以红色小球为标记。
[0021]进一步的,十字架4的底部中心位置安装有连接块13,且连接块13的底部安装有第二软导丝12,第二软导丝12的一端安装有黄球11,且第二软导丝12的一端贯穿至黄球11内部,医护人员用棉签轻轻撑开上下眼睑,双眼凝视训练工具的黄球11,然后嘱咐患者闭眼休息,闭眼时动作轻柔,不要用力闭眼,以免形成褶皱,使消毒液残留在皮肤褶皱处进入眼睛,灼伤角膜引起疼痛。
[0022]进一步的,红球6和黄球11的直径尺寸均为8厘米,且红球6和黄球11的内部均为空心结构,止血带3的长度为五公分,根据数学三角函数及正常人双眼视野界限角度,计算出眼位训练器上红球6和黄球11上各个注视点的横轴及纵轴长度,满足眼位要求并具有科学依据。
[0023]进一步的,主杆1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固定块7的内部套设有连接杆10,且连接杆10的两端均安装有夹具8,通过安装有夹具8方便将设备固定于床尾,可以随手拆卸,方便患者使用。
[0024]进一步的,固定块7的下方设有床头9,且夹具8固定在床头9顶端的中心位置,床头9的前表面嵌入安装有靠垫15,通过安装有靠垫15,提高床体的舒适度,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0025]进一步的,十字架4绕主支架1的一端转动,黄球11正对床头9中心线位置。
[002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检查止血带3是否将延伸结构2和导丝连接固定,将夹具8
固定夹紧在床头9,然后患者躺在床上,头置于设备下方,并且黄球11正对患者头部,方便患者准确定位注视点,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双眼之间的间距,医护人员手握第一软导丝5弯折,调整十字架4端部连接的红球6之间的间距,然后让患者注视黄球11进行注视训练,保持头部不动,然后让患者闭眼休息,然后医护人员下达睁眼口令,使得患者睁开双眼,正视上方,角膜顶点与地面保持垂直,时间为1分钟,然后观察红球6,完成向上固视训练,然后让患者分别进行向下方注视、向左注视及向右注视,完成训练后询问患者的感受,适当休息后,再次训练,训练完成后,医护人员调节第一软导丝5和第二软导丝12,使其复位,然后将夹具8从床头9上取下,进行消毒。
[0027]以上所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眼位训练器,包括主杆(1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4)的顶端安装有主支架(1),所述主支架(1)远离主杆(14)的一端安装有十字架(4),所述十字架(4)的端部均设有延伸结构(2),且延伸结构(2)的一端内部安装有第一软导丝(5),所述第一软导丝(5)的一端贯穿至延伸结构(2)的内部,且延伸结构(2)与第一软导丝(5)的连接处外壁缠绕有止血带(3),所述第一软导丝(5)的一端安装有红球(6),且第一软导丝(5)的另一端贯穿至红球(6)的内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架(4)的底部中心位置安装有连接块(13),且连接块(13)的底部安装有第二软导丝(12),所述第二软导丝(12)的一端安装有黄球(11),且第二软导丝(12)的一端贯穿至黄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春丽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