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肢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3999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肢支具,包括对应上臂设置的呈半包围式的上臂套具、对应前臂设置的呈半包围式的前臂套具和对应肘部位置设置的用于连接所述前臂套具和所述上臂套具的调节卡盘;所述上臂套具的下端还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上臂套具的放置高度、所述上臂套具的张开宽度以及所述上臂套具相对肩部的张开角度的托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对上肢受损部位具有保护作用,而且结构简单,上臂的放置高度及上臂相对肩部的抬升角度可调,使用时舒适度高,适用于上臂大小不同和患肢肿胀的使用者。用于上臂大小不同和患肢肿胀的使用者。用于上臂大小不同和患肢肿胀的使用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肢支具


[0001]本技术涉及肢体受损部位术后护具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上肢支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上肢骨折、烧伤、肌腱或韧带损伤进行修复手术后通常会采用相应的上肢支具对相应的受损部位进行保护,并采用相应的辅助训练治疗器械来帮助患者快速的恢复。由于辅助训练治疗器械与上肢支具相分离,且多数辅助训练治疗器械结构复杂体积大,使得患者使用不便,无法达到辅助受损部位快速有效的恢复的要求;同时上臂套具的大小无法调节,由于恢复训练时,上臂套具需要对使用者的上肢起支撑和固定的作用,因此对于上肢,尤其是上臂大小差异较大或上臂肿胀的使用者来说使用时容易造成不适;另外现有的上肢支具中,上臂相对肩部的张开角度通常不可变,不利于抬高患肢,造成患肢不适,对患肢消肿造成影响对。
[0003]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肢支具,不仅对上肢受损部位具有保护作用,而且结构简单,上臂的放置高度及上臂相对肩部的抬升角度可调,使用时舒适度高,适用于上臂大小不同及患肢肿胀的使用者。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上肢支具,包括对应上臂设置的呈半包围式的上臂套具、对应前臂设置的呈半包围式的前臂套具和对应肘部位置设置的用于调节所述上臂套具和所述前臂套具之间的夹角范围的调节卡盘,所述上臂套具和所述前臂套具通过所述调节卡盘连接,所述上臂套具和所述前臂套具之间的夹角处于人体前臂与上臂之间的最大夹角范围之内,所述前臂套具上设置有前臂固定装置;
[0007]所述上臂套具的下方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上臂套具并调节所述上臂套具相对肩部的抬升角度的托架,所述托架包括水平设置的托板和四个用于连接所述托板和所述上臂套具的支架,各所述支架两两分别设置在所述上臂套具的两侧并固定连接在所述上臂套具的外侧壁上,所述上臂套具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若干个用于连接所述支架的上臂通孔,各所述支架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对应所述上臂通孔设置的用于调节所述上臂的抬升高度和相对肩部的抬升角度的第一通孔,各所述支架上的各所述第一通孔竖向排布,各所述支架上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通孔与对应的所述上臂通孔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使得各所述支架与所述上臂套具固定连接;
[0008]所述托板上设置有第三通孔组,所述第三通孔组包括若干个呈行列排布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组的各行和各列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三个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组的各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同侧的相距最远的两所述上臂通孔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通孔组的各行的长度大于所述上臂套具的最大张开宽度;各所述支架的下端设置有至少一个水平
设置的第二通孔,各所述第二通孔与对应的所述第三通孔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使得所述支架的下端与所述托板固定连接;
[0009]当同侧的两所述支架上的任意一个所述第一通孔与对应的所述上臂通孔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时,所述托板上设置有对应的所述第三通孔使得各所述第二通孔能够与对应的所述第三通孔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0010]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栓,所述托板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各用于容纳螺栓的头部的沉头孔,各所述沉头孔与各所述第三通孔一一对应。
[0011]各所述支架的下端设置有水平设置的折弯部,各所述折弯部上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通孔。
[0012]所述前臂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前臂套具的其中一侧的外侧壁上的前臂调整带和对应所述前臂调整带设置在前臂套具的另一侧的外侧壁上的前臂目字扣,所述前臂调整带的其中一面上设有相互粘合能够形成魔术贴的勾面和毛面。
[0013]所述上臂套具上设置有上臂固定装置,所述上臂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上臂套具的其中一侧的外侧壁上的上臂调整带和对应所述上臂调整带设置在所述上臂套具的另一侧的外侧壁上的上臂目字扣,所述上臂调整带的其中一面上设有相互粘合能够形成魔术贴的勾面和毛面。
[0014]所述上臂套具上设有若干个上臂透气孔,所述前臂套具上设有若干个前臂透气孔,所述上臂套具和所述前臂套具内分别贴设有透气棉,各所述透气棉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与各所述上臂透气孔或各所述前臂透气孔相对应的第一透气孔。
[0015]所述调节卡盘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用于观测所述前臂套具相对所述上臂套具打开角度的角度刻度盘。
[0016]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后,可用于上肢受损部位的恢复训练,且结构简单,上臂套具和前臂套具对上肢的受损部位具有保护作用;需要调节上臂套具的张开宽度大小时,先将各支架连接在上臂套具上,由于各第三通孔呈行列排布,且第三通孔组的各行的长度大于上臂套具的最大张开宽度,因此只需挤压或向两侧扩张上臂套具,令上臂套具调整至合适的张开宽度,再选取若干个间距适合的对应的第三通孔,使用紧固件将对应的第三通孔与对应的第二通孔固定连接,将各支架的下端固定在托板上即可,通过以上的调整,上臂套具能够适应上臂大小不同或上臂肿胀的使用者,从而提高了使用者使用时的舒适度;又由于各支架上设置有若干各竖直排布的第一通孔,且当同侧的两支架上的任意一个第一通孔与对应的上臂通孔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时,托板上必有足够的第三通孔使得各第二通孔能够与对应的第三通孔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即上臂套具抬升不同角度后托板上具有对应的第三通孔能够与各支架的各第二通孔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因此使用者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调整上臂套具的放置高度以及上臂套具相对肩部的抬升角度,便于抬高患肢,使得患肢消肿,从而提高了使用者使用时的舒适度。
[0017]因此,本技术不仅对上肢受损部位具有保护作用,而且结构简单,上臂的放置高度及相对肩部的抬升角度可调,使用时舒适度高,适用于上臂大小不同及患肢肿胀的使用者。
[0018]进一步的,各沉头孔的设置使得用于固定托板与支架下端的螺栓的头部能够容纳在对应的沉头孔内,从而托板放置更加稳定。
[0019]进一步的,折弯部和折弯部上对应的第二通孔的设置使得支架与托板的连接更加稳定。
[0020]进一步的,采用前臂目字扣和相应的前臂调整带固定前臂套具简单方便,且便于调整前臂固定的松紧。
[0021]进一步的,采用上臂目字扣和相应的上臂调整带固定上臂套具简单方便,且便于调整上臂固定的松紧。
[0022]进一步的,透气棉的设置使得前臂和上臂放置更加舒适,上臂透气孔、前臂透气孔的设置便于患肢透气。
[0023]进一步的,角度刻度盘的设置便于准确的调节上臂套具与前臂套具之间相对肘部的张开角度。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作详细描述。
[002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螺栓及螺母等紧固件);
[0026]图2为本技术的托板示意图。
[0027]图中:
[0028]上臂套具

1上臂通孔

11
[0029]上臂透气孔

12上臂调整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肢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应上臂设置的呈半包围式的上臂套具、对应前臂设置的呈半包围式的前臂套具和对应肘部位置设置的用于调节所述上臂套具和所述前臂套具之间的夹角范围的调节卡盘,所述上臂套具和所述前臂套具通过所述调节卡盘连接,所述上臂套具和所述前臂套具之间的夹角处于人体前臂与上臂之间的最大夹角范围之内,所述前臂套具上设置有前臂固定装置;所述上臂套具的下方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上臂套具并调节所述上臂套具相对肩部的抬升角度的托架,所述托架包括水平设置的托板和四个用于连接所述托板和所述上臂套具的支架,各所述支架两两分别设置在所述上臂套具的两侧并固定连接在所述上臂套具的外侧壁上,所述上臂套具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若干个用于连接所述支架的上臂通孔,各所述支架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对应所述上臂通孔设置的用于调节所述上臂的抬升高度和相对肩部的抬升角度的第一通孔,各所述支架上的各所述第一通孔竖向排布,各所述支架上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通孔与对应的所述上臂通孔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使得各所述支架与所述上臂套具固定连接;所述托板上设置有第三通孔组,所述第三通孔组包括若干个呈行列排布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组的各行和各列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三个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组的各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同侧的相距最远的两所述上臂通孔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通孔组的各行的长度大于所述上臂套具的最大张开宽度;各所述支架的下端设置有至少一个水平设置的第二通孔,各所述第二通孔与对应的所述第三通孔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使得所述支架的下端与所述托板固定连接;当同侧的两所述支架上的任意一个所述第一通孔与对应的所述上臂通孔通过紧固件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梅玉郭颖彬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正骨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