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地形车,全地形车包括:车架;拖曳臂,所述拖曳臂的前端连接于所述车架;轮轴支座,所述轮轴支座连接于所述拖曳臂的后端;横拉杆,所述横拉杆的内端连接于所述车架且外端安装于所述拖曳臂的后端;控制杆,所述控制杆内端连接于所述车架且外端连接于所述轮轴支座,其中,所述控制杆和所述横拉杆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控制杆的长度大于所述横拉杆的长度。由此,通过将控制杆的长度设置地大于横拉杆的长度,在横拉杆可以调节车轮外倾角,减小车轮磨损的前提下,使控制杆可以提升车轮的前束值,使车辆趋于转向不足,从而可以改善全地形车的操作性能和跟踪性能,进而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进而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进而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地形车
[0001]本技术涉及全地形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全地形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地形车以它不受道路条件的限制,可以在不同路况包括路面颠簸软烂等恶劣路况上依然正常行驶的优势得到用户的认可,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
[0003]在相关技术中,全地形车通过设置有上下两对横拉杆来调节车轮的前束,使车轮发生偏移后可以自动回位,但是仅仅设置横拉杆,对车轮前束的调节效果较差。
[0004]在其他一些全地形车中,通过在上下两对横拉杆之间设置控制杆来提升对车轮前束的调节效果,但是由于控制杆设置地与横拉杆长度相同,所以车轮在向不同的方向发生偏移时,控制杆对前束角度的调节效果还是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全地形车,该全地形车通过将控制杆的长度设置地大于横拉杆的长度,使控制杆对车轮前束的调节效果较好。
[0006]根据本技术的全地形车,包括:车架;拖曳臂,所述拖曳臂的前端连接于所述车架;轮轴支座,所述轮轴支座连接于所述拖曳臂的后端;横拉杆,所述横拉杆的内端连接于所述车架且外端安装于所述拖曳臂的后端;控制杆,所述控制杆内端连接于所述车架且外端连接于所述轮轴支座,其中,所述控制杆和所述横拉杆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控制杆的长度大于所述横拉杆的长度。
[0007]由此,通过将控制杆的长度设置地大于横拉杆的长度,在横拉杆可以调节车轮外倾角,减小车轮磨损的前提下,使控制杆可以提升车轮的前束值,使车辆趋于转向不足,从而可以改善全地形车的操作性能和跟踪性能,进而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0008]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横拉杆包括:上横拉杆和下横拉杆,所述上横拉杆的内端连接于所述车架且外端安装于所述拖曳臂的后端,所述下横拉杆的内端连接于所述车架且外端安装于所述拖曳臂的后端,所述下横拉杆位于所述上横拉杆的下方且所述控制杆位于所述上横拉杆和所述下横拉杆之间,所述控制杆的长度大于所述上横拉杆的长度,以及大于所述下横拉杆的长度。
[0009]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下横拉杆的长度大于所述上横拉杆的长度。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控制杆的外端向外超出所述上横拉杆的外端和所述下横拉杆的外端之间的连线。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控制杆的内端向内超出所述上横拉杆的内端和所述下横拉杆的内端之间的连线。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全地形车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所
述车架的后侧,所述控制杆的内端、所述上横拉杆的内端和所述下横拉杆的内端均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全地形车还包括:左后车轮和右后车轮,所述左后车轮和所述右后车轮之间的距离为a,所述上横拉杆的长度为b,所述下横拉杆的长度为c,a、b和c满足关系式:0.35≤b/a≤0.5,0.35≤c/a≤0.5。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上横拉杆的内端和所述下横拉杆的内端之间的连线与所述全地形车的纵向中心对称平面的夹角为0
‑6°
。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下横拉杆的内端距离所述全地形车纵向中心对称平面的距离大于所述上横拉杆的内端距离所述全地形车纵向中心对称平面的距离。
[0016]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上横拉杆的外端和所述下横拉杆的外端之间的连线位于所述控制杆的外端前侧。
[0017]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全地形车的立体图;
[0020]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全地形车的后视图;
[0021]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全地形车的局部结构侧视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全地形车100;车架10;拖曳臂20;
[0024]轮轴支座40;上安装端41;下安装端42;轮轴43;前束节臂座44;
[0025]横拉杆50;上横拉杆501;下横拉杆502;控制杆51;杆体52;球头53;
[0026]固定板60。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
[0028]下面参考图1
‑
图3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全地形车100。
[0029]结合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全地形车100可以主要包括:车架10、拖曳臂20、轮轴支座40、横拉杆50和控制杆51,其中,拖曳臂20的前端与车架10相连接,轮轴支座40连接于拖曳臂20的后端,轮轴支座40可以与车轮的轮轴43可转动连接,以通过车轮在轮轴支座40的转动,驱动全地形车100移动。
[0030]进一步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横拉杆50的内端连接于车架10。并且外端安装于拖曳臂20的后端,横拉杆50可以自动地改变全地形车100行程过程中的外倾角度,还可以同时吸收车轮所承受的横向力,当车轮转向时,可以减小全地形车100的倾侧,从而可以提升全地形车100的性能。
[0031]结合图1和图2所示,控制杆51内端连接于车架10,并且外端连接于轮轴支座40,其
中,控制杆51和横拉杆50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控制杆51的长度大于横拉杆50的长度。具体地,通过将控制杆51内端连接于车架10,并且外端连接于轮轴支座40,可以使控制杆51与横拉杆50一起,对全地形车100的外倾角度进行调整,从而可以尽可能地减小全地形车100的转向侧倾,可以进一步地提升全地形车100的可靠性。另外,将控制杆51和横拉杆50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可以充分利用横拉杆50上下方向上的空间,可以使全地形车100的结构更加紧凑,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全地形车100的结构强度。
[0032]进一步地,将控制杆51的长度设置地大于横拉杆50的长度,可以提升车轮的前束值,从而可以使全地形车100趋于转向不足,这样可以进一步地提升全地形车100的结构性能,可以提升用户对全地形车100的体验感与操作感。
[0033]由此,通过将控制杆51的长度设置地大于横拉杆50的长度,在横拉杆50可以调节车轮外倾角,减小车轮磨损的前提下,使控制杆51可以提升车轮的前束值,使车辆趋于转向不足,从而可以改善全地形车100的操作性能和跟踪性能,进而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0034]结合图1和图2所示,横拉杆50包括:上横拉杆501和下横拉杆502,上横拉杆501的内端连接于车架10,并且外端安装于拖曳臂20的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拖曳臂,所述拖曳臂的前端连接于所述车架;轮轴支座,所述轮轴支座连接于所述拖曳臂的后端;横拉杆,所述横拉杆的内端连接于所述车架且外端安装于所述拖曳臂的后端;控制杆,所述控制杆内端连接于所述车架且外端连接于所述轮轴支座,其中,所述控制杆和所述横拉杆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控制杆的长度大于所述横拉杆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拉杆包括:上横拉杆和下横拉杆,所述上横拉杆的内端连接于所述车架且外端安装于所述拖曳臂的后端,所述下横拉杆的内端连接于所述车架且外端安装于所述拖曳臂的后端,所述下横拉杆位于所述上横拉杆的下方且所述控制杆位于所述上横拉杆和所述下横拉杆之间,所述控制杆的长度大于所述上横拉杆的长度,以及大于所述下横拉杆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拉杆的长度大于所述上横拉杆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的外端向外超出所述上横拉杆的外端和所述下横拉杆的外端之间的连线。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赛格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