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神经内镜的一次性冲洗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3717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神经内镜的一次性冲洗套管,包括套管和进水软管,所述套管分为外层空腔和内层空腔,所述外层空腔使水流通过,所述外层空腔后端全封闭,前端、靠近神经内镜镜头的位置为斜面封口,所述斜面封口上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呈放射状,所述内层空腔直径与神经内镜一致,所述内层空腔的前端和后端敞开,所述套管长度较神经内镜长度短,所述套管后端设有四个卡扣,所述套管与所述进水软管固定连接,所述进水软管另一端有与注射器口大小一致的连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神经内镜的冲洗效果好,使用简便,造价低廉,利于转化和临床推广。推广。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神经内镜的一次性冲洗套管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神经内镜的一次性冲洗套管。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内镜是内镜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常用医疗器械,用于观察和操作,是神经外科医生的一双“慧眼”,手术在内镜监视下进行操作,视野清晰,显露范围更广泛,能够近距离观察病变,大大减轻了手术损伤,减少了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但是在术中使用时,神经内镜常因患者血液、组织等物附着于镜头和内镜壁上,影响观察视野和精细度,或需要将内镜取出、冲洗后重新进入手术区,打断手术的连贯性,或需要用其他方法边手术边冲洗,过程繁杂且不利于手术无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神经内镜的一次性冲洗套管,目的在于提供冲洗效果好、使用简便、造价低廉的一次性冲洗套管。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神经内镜的一次性冲洗套管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套管和进水软管,所述套管分为外层空腔和内层空腔,所述外层空腔使水流通过,所述外层空腔后端全封闭,前端、靠近神经内镜镜头的位置为斜面封口,使水流导向内镜壁,集中、有效的冲洗镜头,所述斜面封口上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呈放射状,可设置4

6个。
[0005]其中,所述斜面封口为45度角斜面。
[0006]所述内层空腔直径与神经内镜一致,所述内层空腔的前端和后端敞开,使神经内镜套入所述内层空腔内,所述套管长度较神经内镜长度短,神经内镜套入所述内层空腔内后,神经内镜镜头露出所述套管前端10mm。
[0007]其中,所述外层空腔厚度为3mm,所述套管的整体管径不大,利于手术时的置入。
[0008]所述套管后端设有四个卡扣,通过此设计,神经内镜套入所述内层空腔后,所述卡扣卡入神经内镜后端自身结构的凹槽处,以此将所述套管与神经内镜牢固套住。
[0009]其中,所述卡扣材质为弹性塑料。
[0010]其中,所述套管的前端设有管箍和管箍槽,所述管箍为内螺纹结构,与所述管箍槽一端的外螺纹相匹配,使用前所述管箍和管箍槽分开,在所述套管与神经内镜连接后,将所述管箍与管箍槽拧紧,因所述套管的整体结构细长,此设计可使所述套管与神经内镜前端紧密贴合,水流紧贴内镜壁,更好地冲洗内镜壁和镜头。
[0011]所述套管与所述进水软管固定连接,所述进水软管另一端有与注射器口大小一致的连接口,使用时通过所述进水软管与注射器连接,给所述套管供水以及控制水流冲洗力度,水通过所述进水软管进入所述外层空腔内。
[0012]由于本技术采用了以上技术,从而得到了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为一
次性耗材,与神经内镜可连接可分离,相对于一体式带冲洗功能的神经内镜,造价低廉、利于成果转化和临床实际运用;2、利用套管实现环绕冲洗,相对于单管或双管冲洗,冲洗干净效果好;3、45度斜面设计更利于水流导向内镜壁,冲洗镜头;4、通过后端卡扣与神经内镜相连,安装快速,减少术前组装内镜设备的时间,从而减少患者手术及麻醉时间,且无需使用固定胶带,减少术后清洗内镜的困难;5、软管外接注射器,通过注射器供水和控制水压大小,从而控制冲洗力度,使用简便。
附图说明
[0013]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图。
[0015]附图3是本技术套管的截面图。
[0016]附图4是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
[0017]图中,1、套管,11、外层空腔,12、内层空腔,13、斜面封口,14、导流槽,15、卡扣,16、管箍,17、管箍槽,2、进水软管,21、连接口,3、神经内镜。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所示,一种用于神经内镜的一次性冲洗套管,包括套管1和进水软管2,套管1分为外层空腔11和内层空腔12,外层空腔11使水流通过,外层空腔11后端全封闭,前端、靠近神经内镜镜头的位置为斜面封口13,该设计使水流导向内镜壁,集中、有效的冲洗镜头,斜面封口13上设有导流槽14,导流槽14呈放射状,可设置4

6个。
[0019]进一步的,斜面封口13为45度角斜面。
[0020]内层空腔12直径与神经内镜3一致,内层空腔12的前端和后端敞开,使神经内镜套入内层空腔12内,套管1长度较神经内镜长度短,神经内镜套入内层空腔12内后,神经内镜镜头露出套管1前端10mm。
[0021]进一步的,外层空腔11厚度为3mm,套管1的整体管径不大,利于手术时的置入。
[0022]套管1后端设有四个卡扣15,通过此设计,神经内镜套入内层空腔12后,卡扣15卡入神经内镜后端自身结构的凹槽处,以此将套管1与神经内镜牢固套住。
[0023]进一步的,卡扣15材质为弹性塑料。
[0024]进一步的,套管1的前端设有管箍16和管箍槽17,管箍16为内螺纹结构,与管箍槽17一端的外螺纹相匹配,使用前管箍16和管箍槽17分开,在套管1与神经内镜连接后,将管箍16与管箍槽17拧紧,因套管1的整体结构细长,通过此设计可使套管1与神经内镜前端紧密贴合,水流紧贴内镜壁,更好地冲洗内镜壁和镜头。
[0025]套管1与进水软管2固定连接,进水软管2另一端有与注射器口大小一致的连接口21,使用时通过进水软管2与注射器连接,给套管1供水以及控制水流冲洗力度,水通过进水软管2进入外层空腔11内。
[0026]如图4所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为:取出本技术,将神经内镜3套入内层空腔12内,卡扣15卡入内镜后端的凹槽内,管箍16与管箍槽17拧紧,连接口21连接注射器,按压注射器,水流通过软管2进入外层空腔11,并从套管1前端的导流槽14流出冲洗神经内镜3前端的内镜壁和镜头。使用完毕后将本技术取下丢弃。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神经内镜的一次性冲洗套管,包括套管(1)和进水软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分为外层空腔(11)和内层空腔(12),所述外层空腔(11)后端全封闭,前端、靠近神经内镜镜头的位置为斜面封口(13),所述斜面封口(13)上设有导流槽(14),所述导流槽(14)呈放射状,所述内层空腔(12)直径与神经内镜一致,所述内层空腔(12)的前端和后端敞开,所述套管(1)长度较神经内镜长度短,所述套管(1)后端设有四个卡扣(15),所述套管(1)与所述进水软管(2)固定连接,所述进水软管(2)另一端有与注射器口大小一致的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