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小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骨小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骨小梁丝径、孔径单一,不利于满足骨长入和软组织更好的长入和细胞的增殖,不能消除应力遮挡现象等问题;3D打印垫块属于微孔结构,孔径较小,术中不能植骨,骨长入效果相对较差;垫块假体相对较重;弹性模量高,术后易出现应力遮挡现象。
[0003]因此,当下急需一种高稳定性、骨长入效果好的骨小梁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骨小梁结构,所述骨小梁表面设有凹凸不平的毛刺结构,骨小梁设置有一个以上联通孔,所述连通孔间通过斜孔相互连接,所述联通孔与骨小梁外部也通过斜孔联通。
[0005]进一步的,所述毛刺结构的形状及排列方式可调整。
[0006]进一步的,所述连通孔为1
‑
3个。
[0007]进一步的,斜孔在骨小梁径向上不均匀排布,且分布于骨小梁截面的不同角度。
[0008]进一步的,所述骨小梁采用3D打印制造,且材料为钽或钛。
[0009]进一步的,骨小梁直径为1mm
‑
2mm;
[0010]进一步的,优选的所述毛刺结构的形状及排列方式可调整,从而增加整体结构的粗糙度。
[0011]进一步的,连通孔直径优选0.2mm
‑
0.3mm。
[0012]进一步的,斜孔直径优选0.1mm
‑
0.2mm;通孔与斜孔用途在于通过虹吸效应,将营养成分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小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骨小梁表面设有凹凸不平的毛刺结构,骨小梁设置有一个以上联通孔,所述连通孔间通过斜孔相互连接,所述联通孔与骨小梁外部也通过斜孔联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小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刺结构的形状及排列方式可调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小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树靖,任宏志,史文超,史春宝,许奎雪,王建超,孙涛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春立正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