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堤坝漫溢应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3707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堤坝漫溢应急装置,涉及堤坝抢险应急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施工速度慢的技术问题。它包括安装在堤坝顶部的临水护墙,所述堤坝的顶部开设有结合槽,所述临水护墙远离堤坝的临水面的一侧铺砌有土戗,且所述土戗中的泥土填充在结合槽中;所述临水护墙包括多个木桩,所述木桩的下方设有插入段,所述插入段的外壁上安装有保护皮,所述木桩间隔的插接在堤坝的顶部;所述木桩远离堤坝的临水面的一侧安装有多个依次层叠的挡水板,所述土戗铺砌在挡水板远离临水面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施工要求低、快捷方便,有效的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证了抢险的时效性。保证了抢险的时效性。保证了抢险的时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堤坝漫溢应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堤坝抢险应急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堤坝漫溢应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某些年份中,由于暴雨过于集中,洪水超过设计标准、设计波浪爬高计算成果与实际不符或施工堤顶未达到设计高程等情况会使水位高于堤防提顶,出现漫堤险情,这时一般采用随洪水的上涨而不断加高堤顶的办法来抵御洪水。但由于险情大时间紧迫,不可能将堤坝全部加高,只能采取临时应急措施,修筑断面较小的子堤。
[0003]当前处置技法中,广泛采用土袋分层夯实形成子堤。土袋子堤宜用黏性土、砾质土装袋,且装袋七八成满,铺砌在堤顶离临水坡肩线约0.5m。铺砌时,袋口朝背水面,互相搭接,排列紧密,错开袋缝,甩脚踩紧。土袋内侧缝隙可在铺砌时分层用砂土填密实,以免袋后土料被风浪抽吸出来。第一层土袋上面再加第二层,土袋要向内缩进一些。即上下袋前后交错,上袋退后,成1∶0.3~1∶0.5的坡度。袋缝上下必须错开,不可成为直线。土袋按照上述方式逐层铺筑,到规定高度为止。但是,该技术方案存在着对堤坝顶部施工条件和填筑(填充)士质要求较高,且土袋一般是现场填装搬运,施工速度较慢,在特殊情况下不能满足应急救援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堤坝漫溢应急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施工速度慢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于:一种堤坝漫溢应急装置,包括安装在堤坝顶部的临水护墙,所述堤坝的顶部开设有结合槽,所述临水护墙远离堤坝的临水面的一侧铺砌有土戗,且所述土戗中的泥土填充在结合槽中;所述临水护墙包括多个木桩,所述木桩的下方设有插入段,所述插入段的外壁上安装有保护皮,所述木桩间隔的插接在堤坝的顶部;所述木桩远离堤坝的临水面的一侧安装有多个依次层叠的挡水板,所述土戗铺砌在挡水板远离临水面的一侧。
[0006]作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插入段呈楔形状,所述插入段的两侧均安装有保护皮,且位于所述插入段两侧的保护皮为一体式结构。
[0007]进一步的,所述插入段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一插接槽的上方开设有第二插接槽,所述保护皮上设有与第二插接槽匹配的冲压凸起,且冲压凸起的底部开设有过孔,所述过孔中插接有木楔,所述木楔延伸至第一插接槽中,且所述木楔与第一插接槽过盈配合连接;所述木楔的上方设有一限位头,所述限位头插接在第二插接槽中。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木楔的两侧设有连续布置的斜齿。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挡水板为柳把或木板,所述挡水板通过铅丝或麻绳绑扎固定在木桩上。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土戗的上方设有一平坡顶,所述土戗远离临水面的一侧设有一
斜坡面。
[0011]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打桩、绑扎挡水板的方式制作护墙,由于挡水板对水浪进行了阻挡,挡水板后侧的泥土可直接铺砌成土戗,施工要求低、快捷方便,有效的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证了抢险的时效性。此外,木桩的下方安装有保护皮,能有效的保护木桩在打桩时不轻易被损坏导致难以打桩的现象,保证了打桩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木桩插入段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

堤坝、2

结合槽、3

临水面、4

土戗、5

木桩、6

插入段、7

保护皮、8

挡水板、9

冲压凸起、10

木楔、11

限位头、12

平坡顶、13

斜坡面、14

挡土护墙。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任何人在本技术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有限次的修改,仍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0018]实施例1
[0019]参阅图1

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堤坝漫溢应急装置,包括安装在堤坝1顶部的临水护墙,堤坝1的顶部开设有结合槽2,临水护墙远离堤坝1的临水面3的一侧铺砌有土戗4,且土戗4中的泥土填充在结合槽2中。通过堤坝1顶部的结合槽2,实现土戗4与堤坝1的结合,起到对土戗4和临水护墙进行定位的作用,能有效的降低临水护墙和土戗4在水浪的冲击下土戗4和临水护墙位移过大的情况。本实施例的土戗4的上方设有一平坡顶12,平坡顶12的宽度为1m。土戗4远离临水面3的一侧设有一斜坡面13,且斜坡面13在30
°‑
60
°
之间。
[0020]临水护墙包括多个木桩5。木桩5的下方设有插入段6,插入段6的外壁上安装有保护皮7。其中,插入段6呈楔形状,插入段6的两侧均安装有保护皮7,且位于插入段6两侧的保护皮7为一体式结构。具体的,保护皮7由不锈钢片折弯而成,且保护皮7安装在楔形插入段6相连的两个楔形面上。保护皮7用于保护木桩5的插入段6。并且由于不锈钢的保护皮7硬度较大,同时也能使木桩5更轻易的插入在堤坝1的顶部。
[0021]插入段6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插接槽,第一插接槽的上方开设有第二插接槽。保护皮7上设有与第二插接槽匹配的冲压凸起9,且冲压凸起9的底部开设有过孔,过孔中插接有木楔10,木楔10延伸至第一插接槽中,且木楔10与第一插接槽过盈配合连接。木楔10的上方设有一限位头11,限位头11插接在第二插接槽中。
[0022]优选的,木楔10的两侧设有连续布置的斜齿,利于木楔10的固定,提高保护皮7与插入段6之间的稳定性。
[0023]优选的,木桩5的上方设有木质的保护板,保护板通过木质的销钉固定在木桩5上。在敲击木桩5的过程中,木桩5顶部容易出现崩裂分离的现象,因此在木桩5上增设一保护板用于保护木桩5。
[0024]木桩5间隔的插接在堤坝1的顶部,木桩5远离堤坝1的临水面3的一侧安装有多个依次层叠的挡水板8,土戗4铺砌在挡水板8远离临水面3的一侧。其中,挡水板8为柳把或木板,挡水板8通过铅丝或麻绳绑扎固定在木桩5上。柳把是用柳枝或芦苇、秸料等捆成长2

3m,直径0.2m左右把条。
[0025]本实施例的应急装置在安装时,只需将梢径为0.06

0.1m的木桩、挡水板、泥土搬运至现场,再将木桩5打入堤坝1的顶部,且打入深度为桩长的1/3

1/2,而木桩5的长度根据实际需求而定。木桩5的桩距为0.5

1m。打桩完毕后,用铅丝或麻绳将挡水板8绑扎于木桩5后,并自下而上紧靠木桩5逐层叠捆。此外,在绑扎最底层的挡水板8时,需首先在堤坝1的顶部上挖一约0.1m深的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堤坝漫溢应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堤坝(1)顶部的临水护墙,所述堤坝(1)的顶部开设有结合槽(2),所述临水护墙远离堤坝(1)的临水面(3)的一侧铺砌有土戗(4),且所述土戗(4)中的泥土填充在结合槽(2)中;所述临水护墙包括多个木桩(5),所述木桩(5)的下方设有插入段(6),所述插入段(6)的外壁上安装有保护皮(7),所述木桩(5)间隔的插接在堤坝(1)的顶部;所述木桩(5)远离堤坝(1)的临水面(3)的一侧安装有多个依次层叠的挡水板(8),所述土戗(4)铺砌在挡水板(8)远离临水面(3)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堤坝漫溢应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段(6)呈楔形状,所述插入段(6)的两侧均安装有保护皮(7),且位于所述插入段(6)两侧的保护皮(7)为一体式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堤坝漫溢应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段(6)的两侧均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由淑明张云天张军委李春贵彭新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安能集团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