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加湿吸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3675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加湿吸氧装置,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文丘里管和氧气面罩,所述文丘里管的进气端连接混合管,所述混合管设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第一输氧管,所述第一输氧管的出气端设有氧气喷嘴,所述第二接口连接水雾输送管,所述水雾输送管的出雾端呈锥形且其出口与所述氧气喷嘴的轴线相切,所述水雾输送管的进雾端连接储雾罐,所述水雾输送管的中部设有水雾调节阀,所述储雾罐一侧设有连接雾化器的连接端口;所述氧气面罩连接有第二输氧管,所述第二输氧管进气端设有流量调节阀,所述氧气面罩内设有氧浓度监测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调节加湿吸氧装置,可以方便调节氧气的流量及浓度,加湿效果好。加湿效果好。加湿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加湿吸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加湿吸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老年患者,尤其是存在基础肺疾病患者,广泛存在肺功能下降,如通气不足,二氧化碳潴留,严重低氧血症等并发症。在针对该类患者临床治疗方案中,氧疗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治疗措施。目前应用于临床一线的氧疗设备有鼻导管与鼻塞、简单面罩、部分重复呼吸面罩、无重复呼吸面罩、Venturi面罩、高流量非重复呼吸面罩系统、有创经气管插管或切开给氧等。各种类型的吸氧装备各具其特点,同时也存在各自的缺点。
[0003]经鼻高流量吸氧是目前无创通气下,患者舒适度较好的一种氧疗,它可调整吸氧浓度及调整流量,以达到针对不同症状患者的起到不同的治疗效果。但临床上常遇见一类二氧化碳潴留患者,其同时存在低氧血症,如单纯使用经鼻高流量吸氧,仅能解决其中一种症状(如增加流量促进二氧化碳排除,则会导致吸氧浓度下降,无法解决低氧血症症状,反之同理),所以需寻求一种能保证吸入流量的前提下,同时保证吸氧浓度的设备。
[0004]此外,由于氧气输送时比较干燥,需要对其进行加湿处理进行湿润,提高患者吸入氧气的舒适度,目前针对氧气加湿的方式通常将氧气通入水中加湿,此种加湿方式不明显,加湿效果比较差,而且氧气经加湿后往往流量会变低,达不到氧疗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加湿吸氧装置,可以方便调节氧气的流量及浓度,加湿效果好。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可调节加湿吸氧装置,包括文丘里管和氧气面罩,所述文丘里管的出气端与所述氧气面罩可拆卸连接,所述文丘里管的进气端连接混合管,所述混合管设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第一输氧管,所述第一输氧管的出气端设有氧气喷嘴,所述第二接口连接水雾输送管,所述水雾输送管的出雾端呈锥形且其出口与所述氧气喷嘴的轴线相切,所述水雾输送管的进雾端连接储雾罐,所述水雾输送管的中部设有水雾调节阀,所述储雾罐一侧设有连接雾化器的连接端口;所述氧气面罩连接有第二输氧管,所述第二输氧管进气端设有流量调节阀,所述氧气面罩内设有氧浓度监测仪。
[0008]进一步的,所述氧气喷嘴的内壁设有螺旋形凸条或凹槽。
[0009]进一步的,所述混合管连接所述文丘里管的端部设为锥形。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接口底部设有储液槽,所述储液槽通过一回流管与所述储雾罐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储液槽为弧形凹槽。
[0012]进一步的,所述水雾输送管与所述储雾罐螺纹连接,所述回流管与所述储雾罐螺纹连接。
[00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14]本技术的可调节加温吸氧装置,氧气经氧气喷嘴喷出,瞬间在水雾输送管出口形成负压,从而将水雾自动从储雾罐中吸出进行混合,由于水雾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相较于直接将氧气通入水中的加湿方式具有理好的混合效果,而且混合后的加湿氧气还可经文丘里管进行调节流量,确保流量达到临床的要求。氧气面罩额外增加第二输氧管和氧浓度监测仪,可实时监测面罩内的浓度,并可通过流量调节阀、水雾调节阀等配合调出合适临床使用的氧流量及浓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加湿吸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氧气喷嘴的剖视图。
[0017]其中:1、文丘里管;2、氧气面罩;3、混合管;31、第一接口;32、第二接口;33、储液槽;4、第一输氧管;5、氧气喷嘴;51、凸条或凹槽;6、水雾输送管;61、水雾调节阀;7、储雾罐;71、连接端口;8、回流管;9、第二输氧管;10、流量调节阀;11、氧浓度监测仪。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19]实施例1
[0020]如图1

2所示,一种可调节加湿吸氧装置,包括文丘里管1和氧气面罩2,文丘里管1的出气端与氧气面罩2可拆卸连接。文丘里管1的进气端连接混合管3,混合管3设有第一接口31和第二接口32。第一接口31连接第一输氧管4,第一输氧管4的出气端设有氧气喷嘴5;该氧气喷嘴5呈锥形,其内壁设有螺旋形凸条或凹槽51,氧气经喷嘴5后可快速喷出。
[0021]第二接口32连接水雾输送管6,水雾输送管6的出雾端呈锥形且其出口与氧气喷嘴5的轴线相切,水雾输送管6的进雾端连接储雾罐7,储雾罐7一侧设有连接雾化器的连接端口71。水雾输送管6的中部设有水雾调节阀61,以方便调节水雾量的大小。
[0022]第二接口32底部设有弧形的储液槽33,储液槽33通过一回流管8与储雾罐7连接,以将凝结的水滴回流,避免混合管3内大水滴过多影响氧气与水雾的混合效果。水雾输送管6与储雾罐7螺纹连接,回流管8与储雾罐7螺纹连接。
[0023]混合管3连接文丘里管1的端部设为锥形,使得混合后的氧气可再次提高流速。预先混合好的氧气通过文丘里管1可调节与空气的比例,进而达到临床所要的效果。
[0024]氧气面罩2连接有第二输氧管9,第二输氧管9进气端设有流量调节阀10,氧气面罩2内设有氧浓度监测仪11。
[0025]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加湿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文丘里管和氧气面罩,所述文丘里管的出气端与所述氧气面罩可拆卸连接,所述文丘里管的进气端连接混合管,所述混合管设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第一输氧管,所述第一输氧管的出气端设有氧气喷嘴,所述第二接口连接水雾输送管,所述水雾输送管的出雾端呈锥形且其出口与所述氧气喷嘴的轴线相切,所述水雾输送管的进雾端连接储雾罐,所述水雾输送管的中部设有水雾调节阀,所述储雾罐一侧设有连接雾化器的连接端口;所述氧气面罩连接有第二输氧管,所述第二输氧管进气端设有流量调节阀,所述氧气面罩内设有氧浓度监测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根罗文滔彭贵霞黄晓星王雅抒
申请(专利权)人:梅州市人民医院梅州市医学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