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微型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3541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慧微型断路器,包括壳体结构、断路器单元和电动操作单元,壳体结构包括基座和两个盖体,基座的一侧面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断路器单元包括设置在第一凹槽中的电磁装置,和设置在第二凹槽中的灭弧装置;基座的另一侧面对应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设有凸台部分,以及设置在凸台部分旁侧的凹面部分,电动操作单元包括设置在凹面部分中的电机和齿轮传动结构,以及覆盖在凸台部分与凹面部分之间的智能线路板。采用本技术方案,实现将断路器单元和电动操作单元集成到壳体结构中,缩小产品体积,使整个产品宽度做到18mm,跟传统断路器能进行1:1的通用互换,并在配电箱中安装数量多,降低设置成本,市场竞争力强。市场竞争力强。市场竞争力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微型断路器


[0001]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
,具体地涉及一种智慧微型断路器。

技术介绍

[0002]根据我国供电网络智能化要求,需要对供电网络的终端执行机构
‑‑
小型断路器在执行上端信号要具备跳闸、合闸功能;尤其结合智能电表,实现欠费自动跳闸、充费自动合闸送电的远程控制功能。因此,要求小型断路器要具备自动重合闸功能,即传输一个控制信号可实现远程操控,使断路器进行自动合闸或分闸,而不再需要工作人员去手动分合闸操作,有效节约了人力物力。
[0003]目前带重合闸功能的智能断路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分体拼装结构设计,即为小型断路器结构不变,只是在小型断路器的基础上加装重合闸装置,通过重合闸装置驱动断路器实现自动分闸或合闸,这种重合闸装置是单独拼装在断路器一侧,这样设计的智能断路器宽度达到27mm(1.5模数)以上,占用配电箱空间较大;另一种则是整体式结构设计,最常见的做法是将重合闸装置做在小型断路器的N极单元中,很难协调N极单元内的零部件位置,往往需要在N极内设置一面隔板以形成用于安装线路板的单独空间,N极单元体积普遍做得较大,使得断路器整体宽度达到1.5模数左右,在安装空间上不占任何优势。
[0004]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6128885A公开了一种带有远程控制分合闸的断路器,包括塑壳,相极,N极和分合闸控制模块;所述塑壳包括壳体和隔离板,所述N极与相极分别安装在所述隔离板的两侧,所述相极设有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包括触头支持以及动触头一,所述N极设有动触头二和静触头二,所述触头支持下方设有与所述联动孔耦合连接且可带动所述动触头二转动的联动轴,所述动触头二与动触头一分别依靠所述触头支持实现同步转动,所
[0005]述动触头二与壳体之间还设有可使所述触点与静触头二分离的弹性机构,所述分合闸控制模块固定安装在所述N极的一侧,所述相极与分合闸控制模块之间设有用以安装所述分合闸控制模块的安装板。本文献中的断路器采用的就是将分合闸控制模块加入N极的设置方式。
[0006]综上所述可知,现有智能小型断路器的重合闸装置大多是外拼在断路器外侧或是直接做在N极内,这样会使产品宽度达到1.5模数以上,占用配电箱空间较大,在箱体内可安装数量就相对较少,替代传统微型断路器没有任何安装空间优势,特别是在配电线路较多的情况下就不能较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因此,在保证断在路器安全使用的前提下,需要重新设计智能断路器结构布局,以达到缩小产品体积目的,在行业内促进智能断路器向小型化趋势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智能断路器通常是将重合闸装置拼装在断路器外侧或是直接做在断路器N极内,使产品宽度达到1.5模数以上,占用配电箱空间较
大,安装数量就相对较少,替代传统微型断路器没有任何安装空间优势,不能较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的问题。
[000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智慧微型断路器,包括壳体结构,和设置于所述壳体结构的断路器单元和电动操作单元;
[0009]壳体结构包括:基座和安装在所述基座两侧的两个盖体,所述基座与两个盖体之间分别形成有适合容纳所述断路器单元和电动操作单元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基座的一侧面设有上下布置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断路器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中的电磁装置,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中的灭弧装置,以及设置在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同一侧的触头操作结构;
[0010]所述基座的另一侧面对应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设有凸台部分,以及设置在所述凸台部分旁侧且与所述触头操作结构相隔对应的凹面部分;所述电动操作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凹面部分中的电机和齿轮传动结构,以及定位覆盖在所述凸台部分与所述凹面部分之间的智能线路板,所述齿轮传动结构与断路器单元的手柄相连。
[0011]智能线路板具有数据信息处理的功能,以其为核心通过协议或线路集中控制其他电气元件,实现电子式控制及保护,这种智能线路板集成设有温度传感器、计量互感器、通讯模块、短路保护电路、过载保护电路、欠压保护电路等其它电气元件
[0012]上述的智慧微型断路器中,所述凸台部分与所述凹面部分并排的成型在所述基座的中间区域,所述基座的一侧面两端设有用于安装接线端子的两个端子凹槽,并在所述基座的另一侧面两端形成与两个端子凹槽相对应的两个平面凸台。
[0013]上述的智慧微型断路器中,所述第二凹槽包括一侧开口的灭弧室区,和连接在所述灭弧室区开口侧的斜坡结构,所述基座上延伸设置有连接所述斜坡结构的引弧槽道,所述引弧槽道与设置在所述基座另一侧面的电机安装槽位背对设置。
[0014]上述的智慧微型断路器中,所述灭弧装置为安装在所述灭弧室区中的灭弧室,所述引弧槽道与灭弧室之间设有延伸连接在所述灭弧室区下侧壁的引弧板结构,所述引弧槽道一侧沿其延伸路径设有引弧靠板,所述引弧板结构抵靠在所述引弧靠板上。
[0015]上述的智慧微型断路器中,所述引弧板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灭弧室区中的直板部,以及由直板部向所述引弧槽道一侧延伸的斜板部,所述直板部的宽度大于所述斜板部的宽度;所述引弧板结构的两端分别卡抵在所述灭弧室区和基座侧面设置的限位卡槽中。
[0016]上述的智慧微型断路器中,所述电磁装置为容置在所述第一凹槽中的电磁脱扣器,所述触头操作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引弧槽道处的静触头,和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动触头,以及驱动所述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或分离的操作组件;所述基座侧面上围绕着所述引弧槽道的上端口处设有隔弧凸边,所述动触头呈折弯状越过所述隔弧凸边后与所述静触头相对设置。
[0017]上述的智慧微型断路器中,所述齿轮传动结构包括:联动设置在电机转轴上的蜗杆,以及与所述手柄斜相对设置的驱动齿轮,和啮合连接在所述蜗杆与驱动齿轮之间的从动齿轮组,所述驱动齿轮通过驱动杆结构带动所述手柄执行合闸操作。
[0018]上述的智慧微型断路器中,所述驱动杆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齿轮上的弧形驱动槽,以及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驱动槽和手柄钮座上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沿所述驱动槽可作往复滑动,所述驱动齿轮在合闸转动时通过所述驱动槽的一端推动所述驱动杆
一端,从而带动手柄合闸运动;所述手柄在分闸运动时带动所述驱动杆一端向所述驱动槽的另一端滑动。
[0019]上述的智慧微型断路器中,所述驱动齿轮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槽一端处的脱扣凸台,所述操作组件设有穿过所述基座位于所述脱扣凸台运动路径上的脱扣轴,所述基座上设有可供所述脱扣轴滑动通过的弧形孔,所述驱动齿轮在分闸转动时由所述脱扣凸台推动所述脱扣轴动作,以触发所述操作组件执行脱扣分闸;所述驱动槽随所述驱动齿轮合闸转动时可相对于所述驱动杆运动。
[0020]上述的智慧微型断路器中,所述凸台部分与其一所述平面凸台之间形成有第三凹槽,所述凹面部分与另一所述平面凸台之间设有接线槽口,所述接线槽口的端口开设在两个所述盖体顶部,所述智能线路板上设置有容纳在所述接线槽口处的通讯接口,以及容纳在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微型断路器,包括壳体结构,和设置于所述壳体结构的断路器单元和电动操作单元,其特征在于:壳体结构包括:基座(1)和安装在所述基座(1)两侧的两个盖体(2),所述基座(1)与两个盖体(2)之间分别形成有适合容纳所述断路器单元和电动操作单元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基座(1)的一侧面设有上下布置的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所述断路器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11)中的电磁装置(3),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12)中的灭弧装置(4),以及设置在第一凹槽(11)与第二凹槽(12)相同一侧的触头操作结构(5);所述基座(1)的另一侧面对应所述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设有凸台部分(14),以及设置在所述凸台部分旁侧且与所述触头操作结构(5)相隔对应的凹面部分(15);所述电动操作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凹面部分(15)中的电机(6)和齿轮传动结构(7),以及定位覆盖在所述凸台部分(14)与所述凹面部分(15)之间的智能线路板(8),所述齿轮传动结构(7)与断路器单元的手柄(9)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微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部分(14)与所述凹面部分(15)并排的成型在所述基座(1)的中间区域,所述基座(1)的一侧面两端设有用于安装接线端子的两个端子凹槽(13),并在所述基座(1)的另一侧面两端形成与两个端子凹槽(13)相对应的两个平面凸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慧微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12)包括一侧开口的灭弧室区(121),和连接在所述灭弧室区(121)开口侧的斜坡结构(122),所述基座(1)上延伸设置有连接所述斜坡结构(122)的引弧槽道(17),所述引弧槽道(17)与设置在所述基座(1)另一侧面的电机安装槽位背对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慧微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装置(4)为安装在所述灭弧室区(121)中的灭弧室,所述引弧槽道(17)与灭弧室之间设有延伸连接在所述灭弧室区(121)下侧壁的引弧板结构(41),所述引弧槽道(17)一侧沿其延伸路径设有引弧靠板(42),所述引弧板结构(41)抵靠在所述引弧靠板(42)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慧微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弧板结构(41)包括连接于所述灭弧室区(121)中的直板部(411),以及由直板部(411)向所述引弧槽道(17)一侧延伸的斜板部(412),所述直板部(411)的宽度大于所述斜板部(412)的宽度;所述引弧板结构(41)的两端分别卡抵在所述灭弧室区(121)和基座(1)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权胜任昌宾李强赵质胜李巍范奇文邓明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