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生产用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炉体和余热回收室,所述炉体的排烟口连接烟道,所述烟道的中部设有吸附段,所述烟道连接除尘室,所述除尘室内设有交错设置的滤板,所述除尘室连接余热回收室,所述余热回收室的进烟口处设有精虑层,所述余热回收室内其两侧分别设有储水室和出水室,所述储水室和出水室之间连接有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的外壁等距设有导热翅片,所述炉体的外壁盘绕有预热管,所述预热管的一端连接进水管,另一端连接所述储水室,所述出水室连接出水管,所述出水室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余热回收室底部连接排烟管,所述出水管和进水管上均设有控制阀。所述出水管和进水管上均设有控制阀。所述出水管和进水管上均设有控制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生产用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工业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工业生产用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烟气余热回收主要是通过某种换热方式将烟气携带的热量转换成可以利用的热量。烟气是一般耗能设备浪费能量的主要途径,比如锅炉排烟耗能大约在15%,而其他设备比如印染行业的定型机、烘干机以及窑炉等主要耗能都是通过烟气排放。烟气余热回收主要是通过某种换热方式将烟气携带的热量转换成可以利用的热量。
[0003]现有的余热回收装置设计不够合理,不能对锅炉产生的余热进行充分的利用,文件CN 103644576 A中提供的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仅仅是对烟气余热进行回收,功能单一,然而在对烟气余温进行回收时,由于烟气中会夹杂较多的灰尘,这些灰尘长期吸附在余热回收装置中,容易损坏余热回收装置,且烟气余热利用率低,对环境污染较大,不利于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工业生产用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0005]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工业生产用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炉体和余热回收室,所述炉体的排烟口连接烟道,所述烟道的中部设有吸附段,所述烟道连接除尘室,所述除尘室内设有交错设置的滤板,所述除尘室连接余热回收室,所述余热回收室的进烟口处设有精虑层,所述余热回收室内其两侧分别设有储水室和出水室,所述储水室和出水室之间连接有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的外壁等距设有导热翅片,所述炉体的外壁盘绕有预热管,所述预热管的一端连接进水管,另一端连接所述储水室,所述出水室连接出水管,所述出水室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余热回收室底部连接排烟管,所述出水管和进水管上均设有控制阀。
[0006]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吸附段内部设有多个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内壁上设有颗粒状的吸附体。
[0007]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吸附段采用可拆卸结构,其和所述烟道的连接处设有密封环。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除尘室的底部设有灰斗,所述灰斗底部设有出灰口,且出灰口处设有阀门。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精虑层包括过滤框以及设置在所述过滤框内的金属丝球。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浆和控制搅拌桨转动的电机,所述出水室底部设有用于安装电机的电机箱。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烟道外表面设有保温层。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余热回收室包括外室和内室,内外室之间为真空夹层。
[001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炉体外壁设置预热管,锅炉主体散发出的热量可以对预热管中的水进行初步加热后进入储水室内,烟气在烟道中经过吸附段时,吸附段中设置的吸附体对烟气进行初步的吸附,之后烟气进入除尘室,交错设置的滤板可对烟气形成阻挡,使得烟气气流速度减小,并过滤掉烟气中一些较大颗粒杂质,其中烟气中的大颗粒粒径飞灰被拦截并掉落入灰斗中,之后进入余热回收室内,烟气中的热量传递给换热盘管,通过换热盘管及换热盘管上的导热翅片可对烟气中的热量进行收集,以对换热盘管内的水体进行加热,实现烟气热量的回收,在出水室内设置搅拌浆对水进行搅拌,使得热量分布的更均匀,之后加热后的水经出水室排出,且烟气经精虑后排出,进一步提高了烟气的净化效果,有利于烟气的正常排放。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结构简单,在炉体外壁设置预热管,锅炉主体散发出的热量可以对预热管中的水进行初步加热,能够充分将锅炉自身热量进行回收利用,水通过锅炉自身的热量初步加热后,再进入余热回收室内吸收烟气中的热量,对烟气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提高余热回收效率,水在加热后进入出水室内,并通过搅拌装置对水进行搅拌,使得热量分布更加均匀,设置的吸附段,除尘室和精虑层,可对烟气中的杂质和灰尘进行有效吸附和去除之后再排入大气中,提高了烟气的净化效果,节省能源的同时,能够保护环境。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中分流管示意图;
[0017]其中:1
‑
炉体,2
‑
余热回收室,3
‑
烟道,4
‑
吸附段,5
‑
密封环,6
‑
分流管,7
‑
吸附体,8
‑
除尘室,9
‑
滤板,10
‑
灰斗,11
‑
出灰口,12
‑
过滤框,13
‑
金属丝球,14
‑
储水室,15
‑
出水室,16
‑
换热盘管,17
‑
导热翅片,18
‑
预热管,19
‑
进水管,20
‑
出水管,21
‑
搅拌桨,22
‑
电机,23
‑
电机箱,24
‑
排烟管,25
‑
保温层,26
‑
真空夹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19]如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工业生产用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炉体1和余热回收室2,所述炉体1的排烟口连接烟道3,所述烟道3的中部设有吸附段4,所述吸附段4采用可拆卸结构,其两端和烟道3之间可通过螺纹连接,且和所述烟道2的连接处设有密封环5,所述吸附段4内部设有多个分流管6,所述分流管6的内壁上设有一层颗粒状的吸附体7,吸附段4设置成可拆卸式,方便对分流管5进行定时清理,避免灰尘堆积在其内壁上。
[0020]所述烟道3连接除尘室8,所述除尘室8内设有交错设置的滤板9,所述除尘室8的底部设有灰斗10,所述灰斗10底部设有出灰口11,且出灰口11处设有阀门。所述除尘室7连接
余热回收室2,所述余热回收室2的进烟口处设有精虑层,所述精虑层包括过滤框12以及设置在所述过滤框12内缠绕的金属丝球13。所述余热回收室2内其两侧分别设有储水室14和出水室15,所述储水室14和出水室15之间连接有换热盘管16,所述换热盘管16的外壁等距设有导热翅片17,所述炉体1的外壁盘绕有预热管18,所述预热管18的一端连接进水管19,另一端连接所述储水室14,所述出水室15连接出水管20,所述出水室15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浆21和控制搅拌桨21转动的电机22,所述出水室15底部设有用于安装电机22的电机箱23。所述余热回收室2底部连接排烟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生产用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炉体和余热回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排烟口连接烟道,所述烟道的中部设有吸附段,所述烟道连接除尘室,所述除尘室内设有交错设置的滤板,所述除尘室连接余热回收室,所述余热回收室的进烟口处设有精虑层,所述余热回收室内其两侧分别设有储水室和出水室,所述储水室和出水室之间连接有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的外壁等距设有导热翅片,所述炉体的外壁盘绕有预热管,所述预热管的一端连接进水管,另一端连接所述储水室,所述出水室连接出水管,所述出水室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余热回收室底部连接排烟管,所述出水管和进水管上均设有控制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生产用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段内部设有多个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内壁上设有颗粒状的吸附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生产用锅炉烟气余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学勤,申伟,吴启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开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