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降低碳氢化合物结焦的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3056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46
一种可以降低碳氢化合物结焦的混合装置,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置在反应器进口管路上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管、三通管道、混合器、中管和后管,三通管道包括第一通道口、第二通道口和第三通道口,第一通道口和第二通道口之间的管道为主管道,第三通道口与主管道的连接管为副管道;所述前管、主管道、混合器、中管和后管前后顺序连接;所述混合器包括圆筒腔体,在圆筒腔体内均匀分布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以降低碳氢化合物结焦的混合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化工
,尤其涉及一种设置在反应器进口管路上的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一些生产烯烃、烷烃的化工行业,其原料一般选择碳氢化合物,而且反应过程往往需要高温,所以在进入反应器反应之前往往需要对原料进行预热,这些碳氢化合物在预热时易发生结焦,造成管路堵塞、反应器内催化剂失活等问题出现。
[0003]静态混合器是通过在管道中设置混合单元,当流体在管道流动的过程中会在混合单元的作用下产生扰流,从而使多种流体能够相互混合,这些混合单元一般需经过不同程度的扭转或者交叉焊接在一起,结构复杂、物料在混合器中的停留时间长、物料在混合单元处易发生堵塞、产生较大的压降,所以需要一种构造简单、流体在混合器中的停留时间及混合长度短的混合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降低碳氢化合物结焦的混合装置,该混合装置令流体停留时间短和混合长度短,解决碳氢化合物在高温下易结焦堵塞管路、反应催化剂失活的问题。
[0005]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以降低碳氢化合物结焦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管、三通管道、混合器、中管和后管,三通管道包括第一通道口、第二通道口和第三通道口,第一通道口和第二通道口之间的管道为主管道,第三通道口与主管道的连接管为副管道;所述前管、主管道、混合器、中管和后管前后顺序连接;
[0006]所述混合器包括圆筒腔体,在圆筒腔体内均匀分布3

6个与圆筒腔体内壁夹角A为45

135度的叶片单元;各个叶片单元上设置至少两个扰流弯折部。
[0007]优选地,各个叶片单元焊接在圆筒腔体的内壁上,叶片单元的焊接线与圆筒的轴向夹角B为30

70度。
[0008]优选地,两个扰流弯折部的弯折角分别为角度C和角度D,角度C和角度D为120

170度。
[0009]优选地,叶片单元的叶片厚度为1

3mm。
[0010]优选地,在叶片单元的叶面上设置两条以上的S型凹槽。
[0011]优选地,混合器的材质为碳钢、不锈钢、钛合金、哈氏合金中的一种。
[0012]优选地,前管的管径为D1;主管道为前大后小的锥筒形变径管道,主管道的管径为D2;副管道的管径为D3;中管为前小后大的锥筒形变径管道,中管的管径为D4;后管的管径为D5;
[0013]其中,D1:D5为1:1

2:1。
[0014]D1:D2为4:3

5:1;
[0015]ꢀꢀꢀꢀꢀ
D2:D3为1:1

2:1;
[0016]ꢀꢀꢀꢀꢀ
D1:D4为4:3

5:1。
[0017]优选地,主管道的管长为30

1000mm;中管的管长为100

4000mm;混合单元的管长为10

150mm。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 本技术中的混合器可适用于一切在化学反应中易结焦的碳氢化合物,比如四氯丙烯、五氯丙烷、六氯丙烷、三氟一氯丙烯等含卤素烯烃、含卤素烷烃。
[0020]2. 本技术通过优化的叶片设计,对进入的气、液体进行剪切、分散,充分利用流道的变化可以使两种流体或多种流体迅速混合,由于停留时间及混合长度短,能耗较低,压降较小,有效解决碳氢化合物的易结焦问题,延长反应催化剂活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以降低碳氢化合物结焦的反应器进口混合装置示意图;
[0022]图2为混合器安装三个叶片单元时的正向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混合器安装三个叶片单元时的背向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叶片单元的焊接线与圆筒的轴向夹角的示意图;
[0025]图5为叶片单元与圆筒腔体内壁夹角以及叶片单元的两个扰流弯折部的弯折角位置示意图;
[0026]图6为叶片单元S型凹槽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前管;2、主管道;3、副管道;4、混合器;5、中管;6、后管;7、叶片单元;8、焊接线;9、圆筒腔体;10、S型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9]如图1

6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以降低碳氢化合物结焦的混合装置,包括前管、三通管道、混合器、中管和后管,三通管道包括第一通道口、第二通道口和第三通道口,第一通道口和第二通道口之间的管道为主管道,第三通道口与主管道的连接管为副管道;所述前管、主管道、混合器、中管和后管前后顺序连接。
[0030]所述混合器包括圆筒腔体,在圆筒腔体内均匀分布3

6个与圆筒腔体内壁夹角A为45

135度的叶片单元;各个叶片单元上设置至少两个扰流弯折部。各个叶片单元焊接在圆筒腔体的内壁上,叶片单元的焊接线与圆筒的轴向夹角B为30

70度。每个叶片单元可以按照一定的角度翻折一到两次,形成有一到两个拐角的叶片,增加扰流度。两个扰流弯折部的弯折角分别为角度C和角度D,角度C和角度D为120

170度。叶片单元的叶片厚度为1

3mm。在非限制性的叶片单元的叶面上设置两条以上的S型凹槽。混合器的材质可选用碳钢、不锈钢、钛合金、哈氏合金等。
[0031]前管的管径为D1;主管道为前大后小的锥筒形变径管道,主管道的管径为D2;副管道的管径为D3;中管为前小后大的锥筒形变径管道,中管的管径为D4;后管的管径为D5;
[0032]其中,D1:D5为1:1

2:1;
[0033]ꢀꢀꢀꢀ
D1:D2为4:3

5:1;
[0034]ꢀꢀꢀꢀꢀ
D2:D3为1:1

2:1;
[0035]ꢀꢀꢀꢀꢀ
D1:D4为4:3

5:1。
[0036]主管道的管长为30

1000mm;中管的管长为100

4000mm;混合单元的管长为10

150mm。
[0037]静态混合器本身并不需要提供动力驱动来主动搅拌流体,而是通过流体在静态混合器内流动的过程中,混合单元对流体产生一定的扰流作用,从而使流体均匀混合。混合单元的扰流效果与其叶片形状跟组合分布有很大关联。一般的静态混合器的混合单元的叶片都是经过不同程度的扭转或者交叉焊接在一起,结构复杂、物料在混合器中的停留时间长、物料在混合单元处易发生堵塞。
[0038]而本技术通过利用优化的叶片单元的设计,对进入的气、液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降低碳氢化合物结焦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管、三通管道、混合器、中管和后管,三通管道包括第一通道口、第二通道口和第三通道口,第一通道口和第二通道口之间的管道为主管道,第三通道口与主管道的连接管为副管道;所述前管、主管道、混合器、中管和后管前后顺序连接;所述混合器包括圆筒腔体,在圆筒腔体内均匀分布3

6个与圆筒腔体内壁夹角A为45

135度的叶片单元;各个叶片单元上设置至少两个扰流弯折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以降低碳氢化合物结焦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叶片单元焊接在圆筒腔体的内壁上,叶片单元的焊接线与圆筒的轴向夹角B为30

70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以降低碳氢化合物结焦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扰流弯折部的弯折角分别为角度C和角度D,角度C和角度D为120

170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以降低碳氢化合物结焦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叶片单元的叶片厚度为1

3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以降低碳氢化合物结焦的混合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通段琦李芳王晓波赵方伟刘彬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安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