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桁架现浇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叠合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2990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筋桁架现浇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叠合板,包括钢筋桁架以及GRC高强底模板,GRC高强底模板顶部设置有保温隔声材料层,GRC高强底模板上侧设置有分布受力钢筋;该一种钢筋桁架现浇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叠合板采用玻璃纤维增强(GRC)高强底模板代替钢筋桁架混凝土底板以及压型钢板等做底模板,选用钢筋桁架,在下弦钢筋下部带有底脚与玻璃纤维增强(GRC)快硬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浇筑成高强度底板(内置玻璃纤维耐碱网格布)提高了其连接的牢固性,又能够更好地防止底模板变形,再在GRC底模板上侧设置保温隔声材料层,布置分布受力筋浇筑细石混凝土而形成一个整体的复合桑合板。的复合桑合板。的复合桑合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桁架现浇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叠合板


[0001]本技术涉及楼承板
,具体为一种钢筋桁架现浇玻璃纤维增强(GRC)混凝土叠合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对节材、降耗等环境效益愈加的重视,普通木模板逐渐被装配式构件代替,并加大推行建筑产业化,对建筑物的装配率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钢筋桁架叠合板的应用也逐渐增多,其支撑体系与传统木模板相比安装简单,对工人技能要求不高,大量水电管线、线盒预留洞口在工厂制作,质量容易控制,混凝土浇筑时能有效降低对钢筋踩踏变形程度,提高楼板的抗裂性能,减少湿作业,减少现场支、拆模板量,改善施工作业环境。具有工期加快,成本可控,现场作业的粉尘、噪声、污水大大减少,实现了节水、节能、节材、节时、节地,非常符合国家的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目标。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住宅的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目前大多民用建筑的楼板采用钢筋混凝土上铺各类装饰层,其撞击声隔声量一般在80分贝以上,远远达不到70分贝以下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钢筋桁架现浇玻璃纤维增强(GRC)混凝土叠合板,以解决现有技术叠合板四面出筋不易施工,叠合板之间需预留空隙后支模现浇的繁琐工艺,以及叠合板不保温,不隔声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钢筋桁架以及GRC高强底模板,所述GRC高强底模板顶部设置有保温隔声材料层,所述GRC高强底模板上侧设置有分布受力钢筋,所述保温隔声材料层顶部设置有细石混凝土层,所述钢筋桁架端部设置有支座横筋以及支座竖筋。
[000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钢筋桁架由上弦钢筋、下弦钢筋和腹杆钢筋通过焊接牢固连为一体。
[000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弦钢筋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弦钢筋底脚,所述下弦钢筋通过混凝土浇筑与GRC高强底模板构成一体式结构。
[000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GRC高强底模板内部固定安装有耐碱玻纤网格布。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温隔声材料层为隔声玻璃棉板。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布受力钢筋与钢筋桁架交叉部位通过焊接相连。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细石混凝土层强度大于C30。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筋桁架现浇玻璃纤维增强(GRC)混凝土叠合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该一种钢筋桁架现浇玻璃纤维增强(GRC)混凝土叠合板,通过设置钢筋桁架,钢
筋桁架由上弦钢筋、下弦钢筋和腹杆钢筋通过焊接牢固连为一体,下弦钢筋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弦钢筋底脚,下弦钢筋通过混凝土浇筑与GRC高强底模板构成一体式结构,使得该混凝土叠合板结构连接更加稳固,以便于钢筋桁架牢固连接;
[0013]2、该一种钢筋桁架现浇玻璃纤维增强(GRC)混凝土叠合板, GRC高强底模板内部固定安装有耐碱玻纤网格布,提升GRC高强底模板的整体强度;
[0014]3、该一种钢筋桁架现浇玻璃纤维增强(GRC)混凝土叠合板,通过设置保温隔声材料层,保温隔声材料层为隔声玻璃棉板,提升该混凝土叠合板保温隔声能力;
[0015]4、该一种钢筋桁架现浇玻璃纤维增强(GRC)混凝土叠合板,通过设置分布受力钢筋,分布受力钢筋与钢筋桁架交叉部位通过焊接相连,使得该混凝土叠合板适应能力更强,能够满足不同的需求;
[0016]5、该一种钢筋桁架现浇玻璃纤维增强(GRC)混凝土叠合板,通过设置细石混凝土层,细石混凝土层强度大于C30,细石混凝土层厚度由专业设计人员确定,提升该混凝土叠合板外侧的强度。
[0017]本技术的一种钢筋桁架现浇玻璃纤维增强混(GRC)凝土叠合板,采用GRC混凝土高强底模板代替纤维水泥板或玻镁板、硅酸钙板等;代替钢筋桁架楼承板中的压型钢板,以及预制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使施工更加简便,复合了保温隔声材料层,提高了居民的居住品质,有效解决了楼上下噪声干扰和传热的问题,在下弦钢筋底脚部位浇筑玻璃纤维增强混(GRC)凝土与钢筋桁架连接固定,提高了其连接整体性,又能够更好地防止底膜板变形,本技术所采用的GRC高强底模板,表面平整度好,与内墙腻子、乳胶漆等装饰材料紧密结合无脱落,其抗折强度大,用作楼板底模板也可减少脚手架,木模板用量,单向支撑间距1米到2米即可满足浇筑混凝承载力要求,在楼板施工完成后,可直接进行装饰施工,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立面剖面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钢筋桁架;101、上弦钢筋;102、下弦钢筋;103、腹杆钢筋;2、GRC高强底模板;3、下弦钢筋底脚;4、耐碱玻纤网格布;5、保温隔声材料层;6、细石混凝土层;7、分布受力钢筋;8、支座横筋;9、支座竖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2,本实施方案中:包括钢筋桁架1以及GRC高强底模板2,GRC高强底模板2顶部设置有保温隔声材料层5,GRC高强底模板2上侧设置有分布受力钢筋7,保温隔声材料层5顶部设置有细石混凝土层6,钢筋桁架1端部设置有支座横筋8以及支座竖筋9。
[0023]本实施例中,钢筋桁架1由上弦钢筋101、下弦钢筋102和腹杆钢筋103通过焊接牢
固连为一体,下弦钢筋102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弦钢筋底脚3,下弦钢筋102通过混凝土浇筑与GRC高强底模板2构成一体式结构,使得该混凝土叠合板结构连接更加稳固,以便于钢筋桁架1牢固连接;GRC高强底模板2内部固定安装有耐碱玻纤网格布4,提升GRC高强底模板2的整体强度;保温隔声材料层5为隔声玻璃棉板,提升该混凝土叠合板保温隔声能力;分布受力钢筋7与钢筋桁架1交叉部位通过焊接相连,使得该混凝土叠合板适应能力更强,能够满足不同的需求;细石混凝土层6强度大于C30,细石混凝土层6厚度由专业设计人员确定,提升该混凝土叠合板外侧的强度。
[002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将下弦钢筋102底部的下弦钢筋底脚3通过成型模具设置在现浇GRC混凝土中间,内置耐碱玻纤网格布4增强,GRC高强底模板2厚度不小于20毫米,与钢筋桁架1牢固的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在GRC高强底模板2上侧设置保温隔声材料层5(隔声玻璃棉板、聚氨酯层或喷涂无机纤维层),后再保温隔声材料层5上侧绑扎或焊接横向分布受力钢筋7,最后在保温隔声层5上浇筑细石混凝土层6而形成的整体受力叠合板。此种连接方式,单个焊点受剪极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桁架现浇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桁架(1)以及GRC高强底模板(2),所述GRC高强底模板(2)顶部设置有保温隔声材料层(5),所述GRC高强底模板(2)上侧设置有分布受力钢筋(7),所述保温隔声材料层(5)顶部设置有细石混凝土层(6),所述钢筋桁架(1)端部设置有支座横筋(8)以及支座竖筋(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桁架现浇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桁架(1)由上弦钢筋(101)、下弦钢筋(102)和腹杆钢筋(103)通过焊接牢固连为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筋桁架现浇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弦钢筋(102)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弦钢筋底脚(3),所述下弦钢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小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格构装配式房屋构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