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胶布可调节胃管固定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一种无胶布可调节胃管固定装置,包括主固定带、第一副固定带和第二副固定带,所述主固定带前侧面的几何中心处固定设置有固管机构,所述固管机构包括主粘接带,所述主粘接带的侧面粘接有第一固定带以及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副固定带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勾面,所述第一副固定带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毛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本装置避免了患者鼻翼部分长时间黏贴胶布条,皮肤易出现过敏,溃烂,还避免了由于鼻翼及面颊部易出汗、油腻,胶布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容易从皮肤上滑脱的情况,便于根据患者的头部大小调节松紧。部大小调节松紧。部大小调节松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胶布可调节胃管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无胶布可调节胃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医疗领域中胃管是一种常用的器械,胃管是由鼻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多是用来抽胃液,也可以用来往胃里注入液体提供给患者必须的食物和营养,护理时应注意避免胃管污染,以及胃管脱出,导致误吸。
[0003]目前的胃管固定主要是采用胶布条直接固定在鼻翼部位,但鼻翼易出汗、油腻,胶布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容易从皮肤上滑脱,而且,患者鼻翼部分长时间黏贴胶布条,皮肤易出现过敏,溃烂,并且不便于根据患者的头部大小调节松紧,因此提出一种无胶布可调节胃管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患者鼻翼部分长时间黏贴胶布条,皮肤易出现过敏,溃烂,并且不便于根据患者的头部大小调节松紧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无胶布可调节胃管固定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无胶布可调节胃管固定装置,包括主固定带、第一副固定带和第二副固定带,所述主固定带前侧面的几何中心处固定设置有固管机构,所述固管机构包括主粘接带,所述主粘接带的侧面粘接有第一固定带以及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副固定带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勾面,所述第一副固定带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毛面,所述第二副固定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贴勾面,所述第二副固定带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贴毛面。
[0007]优选的,所述主固定带的后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医用棉垫。
[0008]优选的,所述主固定带后侧面的几何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医用棉垫。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带以及所述第二固定带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胃管,所述胃管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带、所述第二固定带和主粘接带之间。
[0010]优选的,所述主固定带和所述第一副固定带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松紧带。
[0011]优选的,所述主固定带和所述第二副固定带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松紧带。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胶布可调节胃管固定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通过主固定带、固管机构、主粘接带、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第一魔术贴勾面、第一副固定带、第二副固定带、第二魔术贴勾面、胃管、第二魔术贴毛面和第一魔术贴毛面之间的配合设置,使用时,医护人员先反向撕开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把胃管垂直放入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的中部处,再把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拨向相反方向使其与主粘接带粘接,以此来固定胃管,避免了患者鼻翼部分长时间黏贴胶布条,皮肤
易出现过敏,溃烂的现象,还避免了由于鼻翼及面颊部易出汗、油腻,胶布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容易从皮肤上滑脱的情况,主固定带可以和第一副固定带、第二副固定带直接连接在一起,第一魔术贴勾面和第一魔术贴毛面绕在患者的脑后,在耳朵上方相互配合粘接在一起,第二魔术贴勾面和第二魔术贴毛面绕在患者的脑后,在耳朵下方相互配合粘接在一起,可以根据患者的头部大小调节魔术贴毛面和勾面粘接的相对位置,便于根据患者的头部大小调节松紧,综上,本装置避免了患者鼻翼部分长时间黏贴胶布条,皮肤易出现过敏,溃烂,还避免了由于鼻翼及面颊部易出汗、油腻,胶布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容易从皮肤上滑脱的情况,便于根据患者的头部大小调节松紧。
[0014]2、本技术,通过主固定带、第一医用棉垫、第一松紧带、第二松紧带和第二医用棉垫之间的配合设置,第一医用棉垫保护患者的脸颊,第二医用棉垫保护患者鼻子下面的部位,为患者提供较为舒适的佩戴环境,第一松紧带和第二松紧带的设置可以避免患者被魔术贴束缚的太紧,以免给患者带来不适。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第一魔术贴勾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主固定带;2、第一医用棉垫;3、固管机构;301、主粘接带;302、第一固定带;303、第二固定带;4、第一松紧带;5、第一魔术贴勾面;6、第一副固定带;7、第二副固定带;8、第二魔术贴勾面;9、第二松紧带;10、第二医用棉垫;11、胃管;12、第二魔术贴毛面;13、第一魔术贴毛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参照图1
‑
2,一种无胶布可调节胃管固定装置,包括主固定带1、第一副固定带6和第二副固定带7,主固定带1的后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医用棉垫2,主固定带1后侧面的几何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医用棉垫10,主固定带1和第一副固定带6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松紧带4,主固定带1和第二副固定带7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松紧带9,通过主固定带1、第一医用棉垫2、第一松紧带4、第二松紧带9和第二医用棉垫10之间的配合设置,第一医用棉垫2保护患者的脸颊,第二医用棉垫10保护患者鼻子下面的部位,为患者提供较为舒适的佩戴环境,第一松紧带4和第二松紧带9的设置可以避免患者被魔术贴束缚的太紧,以免给患者带来不适,主固定带1前侧面的几何中心处固定设置有固管机构3,固管机构3包括主粘接带301,主粘接带301的侧面粘接有第一固定带302以及第二固定带303,第一固定带302以及第二固定带303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胃管11,胃管11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带302、第二固定带303和主粘
接带301之间,第一副固定带6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勾面5,第一副固定带6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毛面13,第二副固定带7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贴勾面8,第二副固定带7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贴毛面12,通过主固定带1、固管机构3、主粘接带301、第一固定带302、第二固定带303、第一魔术贴勾面5、第一副固定带6、第二副固定带7、第二魔术贴勾面8、胃管11、第二魔术贴毛面12和第一魔术贴毛面13之间的配合设置,使用时,医护人员先反向撕开第一固定带302和第二固定带303,把胃管11垂直放入第一固定带302和第二固定带303的中部处,再把第一固定带302和第二固定带303拨向相反方向使其与主粘接带301粘接,以此来固定胃管11,避免了患者鼻翼部分长时间黏贴胶布条,皮肤易出现过敏,溃烂的现象,还避免了由于鼻翼及面颊部易出汗、油腻,胶布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容易从皮肤上滑脱的情况,主固定带1可以和第一副固定带6、第二副固定带7直接连接在一起,第一魔术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胶布可调节胃管固定装置,包括主固定带(1)、第一副固定带(6)和第二副固定带(7),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固定带(1)前侧面的几何中心处固定设置有固管机构(3),所述固管机构(3)包括主粘接带(301),所述主粘接带(301)的侧面粘接有第一固定带(302)以及第二固定带(303),所述第一副固定带(6)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勾面(5),所述第一副固定带(6)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毛面(13),所述第二副固定带(7)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贴勾面(8),所述第二副固定带(7)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贴毛面(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胶布可调节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固定带(1)的后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医用棉垫(2)。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晓敏,李梦芳,沃志敏,方营,韩肖,汤若男,拾丹丹,刘晴晴,高笑,刘婷雅,孟杭,张萌萌,侯洪伟,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