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不同尺寸混凝土试件的冲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2809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41
一种适用于不同尺寸混凝土试件的冲击装置。其包括下底板、转轮、电箱、上顶板、通电磁铁、外立柱、配重、导向框、试件挡板、钢球、限位环、上横梁、内立柱、短立柱和下横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可以根据混凝土试件的尺寸,通过更换试件挡板的方式与混凝土试件相适应,包括但不限于边长或直径为100mm或150mm的立方体试件、棱柱体试件、圆饼形试件。此外,配重质量及落距可自由调节;本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工作稳定性好,可操作性强等优点。等优点。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不同尺寸混凝土试件的冲击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混凝土抗冲击试验
,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不同尺寸混凝土试件的冲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结构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会承受撞击等动力荷载,该类冲击荷载由于具有持续时间短、能量高的特点,因此会给混凝土结构造成严重的破坏,所以如何测定混凝土结构在冲击荷载下的表现性能也愈发成为国内外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目前常用于测定混凝土结构抗冲击性能的试验方法有落锤式冲击试验、MTS试验、SHPB试验、轻气炮冲击试验及摆锤试验等等,其中落锤式冲击试验方法的操作简单、造价低、无能耗,但普通落锤冲击装置只适用于固定尺寸的混凝土试件,若进行其他尺寸试件的冲击试验只能更换冲击装置,因此试验普适性差且操作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抗冲击的试验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混凝土试件。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不同尺寸混凝土试件的冲击装置包括下底板、转轮、电箱、上顶板、通电磁铁、外立柱、配重、导向框、试件挡板、钢球、限位环、上横梁、内立柱、短立柱和下横梁;其中,上顶板水平设置在下底板的正上方;多根外立柱的上下端间隔距离分别连接在上顶板的底面及下底板的表面边缘;两根内立柱的上下端间隔距离分别连接在上顶板的底面及下底板的表面中部;上横梁和下横梁的两端以可移动的方式分别连接在两根内立柱上;两个限位环分别套在两根内立柱上位于上横梁上方的部位,用于限定上横梁位置;通电磁铁安装在上横梁的中部底面上;配重设置在下横梁的中部;电箱安装在部分外立柱的外部,并且与通电磁铁电连接;转轮也安装在部分外立柱的外部,其上凹槽内缠绕有钢绞线,钢绞线的外端通过位于上顶板表面的固定点后向下贯穿上顶板而连接在上横梁的中部;两根短立柱的下端间隔距离固定在下底板的表面中部;试件挡板呈垂直状态,两块试件挡板相对设置且下端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下底板的表面中部,并且内立柱、短立柱和试件挡板的位置彼此错开;导向框的两端分别套在两根短立柱的外部,中部向下凹陷形成有一个凹槽;钢球的下部置于导向框的凹槽内。
[0005]所述试件挡板通过螺母固定在下底板上,并且具有多种规格。
[0006]所述电箱上设有用于控制通电磁铁的按钮。
[0007]所述下底板的底面上安装有调平底座。
[0008]所述内立柱的下端安装有缓冲防震装置。
[0009]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可以根据混凝土试件的尺寸,通过更换试件挡板的方式与混凝土试件相适应,包括但不限于边长或直径为100mm或150mm的立方体试件、棱柱体试件、圆饼形试件。此外,配重质量及落距可自由调节;本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
成本低,工作稳定性好,可操作性强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不同尺寸混凝土试件的冲击装置结构立体图;
[0011]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不同尺寸混凝土试件的冲击装置结构主视图;
[0012]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不同尺寸混凝土试件的冲击装置结构侧视图;
[0013]图4为图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15]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不同尺寸混凝土试件的冲击装置包括下底板1、转轮2、电箱3、上顶板4、通电磁铁5、外立柱6、配重7、导向框8、试件挡板9、钢球10、限位环11、上横梁12、内立柱13、短立柱14和下横梁15;其中,上顶板4水平设置在下底板1的正上方;多根外立柱6的上下端间隔距离分别连接在上顶板4的底面及下底板1的表面边缘;两根内立柱13的上下端间隔距离分别连接在上顶板4的底面及下底板1的表面中部;上横梁12和下横梁15的两端以可移动的方式分别连接在两根内立柱13上;两个限位环11分别套在两根内立柱13上位于上横梁12上方的部位,用于限定上横梁12位置;通电磁铁5安装在上横梁12的中部底面上;配重7设置在下横梁15的中部;电箱3安装在部分外立柱6的外部,并且与通电磁铁5电连接;转轮2也安装在部分外立柱6的外部,其上凹槽内缠绕有钢绞线,钢绞线的外端通过位于上顶板4表面的固定点后向下贯穿上顶板4而连接在上横梁12的中部;两根短立柱14的下端间隔距离固定在下底板1的表面中部;试件挡板9呈垂直状态,两块试件挡板9相对设置且下端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下底板1的表面中部,并且内立柱13、短立柱14和试件挡板9的位置彼此错开;导向框8的两端分别套在两根短立柱14的外部,中部向下凹陷形成有一个凹槽;钢球10的下部置于导向框8的凹槽内。
[0016]所述试件挡板9通过螺母固定在下底板1上,并且具有多种规格。
[0017]所述电箱3上设有用于控制通电磁铁5的按钮。
[0018]所述下底板1的底面上安装有调平底座。
[0019]所述内立柱6的下端安装有缓冲防震装置。
[0020]现将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不同尺寸混凝土试件的冲击装置的工作原理阐述如下:
[0021]当需要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冲击试验时,首先由试验人员根据混凝土试件的尺寸选择适宜大小的试件挡板9,然后将两块试件挡板9的下端以相对的方式利用螺母固定在下底板1的表面中部,之后将混凝土试件平稳放置在位于两块试件挡板9之间的下底板1表面上;再将导向框8的两端分别套在两根短立柱14的外部,直到导向框8的底部接触在混凝土试件上;之后将钢球10的下部置于导向框8的凹槽内;按下电箱3上的按钮,使通电磁铁5处于工作状态;用手将配重7连同上横梁12一起提升,直至配重7与通电磁铁5的下表面相接触,使二者吸附成为整体;根据试验要求调整配重7的大小,之后利用转动转轮2的方法通过钢绞线来调节通电磁铁5及配重7的高度,直至达到所需的落距,落距为配重7质心位置至钢球10
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并将此位置作为初始位置;确定落距后插上销子而固定住转轮2;上述准备工作结束后,再次按下电箱3上的按钮而使通电磁铁5断电,这时配重7将与通电磁铁5分离,而后作自由落体运动砸至钢球10上,而钢球10再将冲击力经导向框8传给混凝土试件;此后重新用手上升配重7至初始位置,按下电箱3上的按钮使通电磁铁5再次处于工作状态而吸附住配重7;最后取下钢球10及导向框8,仔细观察混凝土试件的表面,至此完成一次冲击试验,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混凝土试件产生裂缝及破坏,试验结束。此外,在试验过程中,所采用的配重7质量为4

10.5kg,0.5kg可调;落距为10

2000mm,10mm可调。
[0022]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不同尺寸混凝土试件的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适用于不同尺寸混凝土试件的冲击装置包括下底板(1)、转轮(2)、电箱(3)、上顶板(4)、通电磁铁(5)、外立柱(6)、配重(7)、导向框(8)、试件挡板(9)、钢球(10)、限位环(11)、上横梁(12)、内立柱(13)、短立柱(14)和下横梁(15);其中,上顶板(4)水平设置在下底板(1)的正上方;多根外立柱(6)的上下端间隔距离分别连接在上顶板(4)的底面及下底板(1)的表面边缘;两根内立柱(13)的上下端间隔距离分别连接在上顶板(4)的底面及下底板(1)的表面中部;上横梁(12)和下横梁(15)的两端以可移动的方式分别连接在两根内立柱(13)上;两个限位环(11)分别套在两根内立柱(13)上位于上横梁(12)上方的部位,用于限定上横梁(12)位置;通电磁铁(5)安装在上横梁(12)的中部底面上;配重(7)设置在下横梁(15)的中部;电箱(3)安装在部分外立柱(6)的外部,并且与通电磁铁(5)电连接;转轮(2)也安装在部分外立柱(6)的外部,其上凹槽内缠绕有钢绞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辉王启材韦志远吴堃陈宇陈雪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民航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