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排料的切边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2738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排料的切边模具,包括: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及翻转排料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至少两个上模仁及至少两个切边模刀,每个所述切边模刀设于相应一个所述上模仁的外周;所述下模组件与所述上模组件相对设置,所述下模组件包括:至少两个下模仁,每个所述下模仁与相应一个所述上模仁之间限定出用于放置工件的型腔;所述上模组件与所述下模组件在合模过程中,所述切边模刀对工件进行切割,所述翻转排料组件将工件切割产生的废料翻转自动排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通过切边模刀对工件进行切料,通过翻转排料组件将切料产生的废料翻转排出,无需人工进行操作,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最终提高了生产效率。了生产效率。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排料的切边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排料的切边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在模具
中,采用不同结构形式的切边模具来实现工件的切料是众所周知的。在研究和实现工件的切料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切边模具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0003]现有的切边模具切边产生的废料不能自动排除,需要人工将废料排出,作为一种周期性的工作,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下。
[0004]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自动排料的切边模具,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排料的切边模具,其通过切边模刀对工件进行切料,通过翻转排料组件将切料产生的废料翻转排出,无需人工进行操作,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最终提高了生产效率。
[0006]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自动排料的切边模具,包括: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及翻转排料组件;
[0007]所述上模组件包括:至少两个上模仁及至少两个切边模刀,每个所述切边模刀设于相应一个所述上模仁的外周;
[0008]所述下模组件与所述上模组件相对设置,所述下模组件包括:至少两个下模仁,每个所述下模仁与相应一个所述上模仁之间限定出用于放置工件的型腔;
[0009]所述上模组件与所述下模组件在合模过程中,所述切边模刀对工件进行切割,所述翻转排料组件将工件切割产生的废料翻转自动排出。
[0010]优选的是,所述翻转排料组件包括:翻转板;以及翻转驱动器,其设于所述翻转板的下方,且所述翻转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翻转板传动连接;
[0011]其中,所述翻转驱动器驱动所述翻转板转动一定角度,以将工件切割产生的废料翻转自动排出。
[0012]优选的是,所述翻转板的底端设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的中心区域开设有驱动滑槽;
[0013]所述翻转板的下方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翻转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连接块的顶端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可滑动的设于所述驱动滑槽内部。
[0014]优选的是,所述连接块的侧端部设有至少两个感应轴,每个感应轴的底端设有感应部;
[0015]所述感应轴的旁侧设有第一位置传感器及第二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
与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位于沿竖直方向不同的高度位置;
[0016]通过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及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与相应一个所述感应部的配合以对所述翻转板的翻转角度精确控制。
[0017]优选的是,所述上模组件还包括:上模座及上模板,所述上模座及所述上模板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每个所述上模仁安装于所述上模板的表面。
[0018]优选的是,所述下模组件还包括:下模座及下模板,所述下模座及所述下模板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每个所述下模仁均安装于所述下模板的表面。
[0019]优选的是,所述下模板的上方设有至少两个第一排料板,每个所述第一排料板均倾斜设置,且每个所述第一排料板位于相应一个所述下模仁的外周。
[0020]优选的是,所述下模板的侧端安装有第二排料板,所述第二排料板倾斜设置。
[0021]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切边模刀对工件进行切料,通过翻转排料组件将切料产生的废料翻转排出,无需人工进行操作,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最终提高了生产效率。
[0022]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制,其中:
[0024]图1为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自动排料的切边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上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下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翻转排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翻转排料组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0032]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
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33]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于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0034]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的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
[0035]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结合图1~6的示出,可以看出,自动排料的切边模具,其包括:上模组件11、下模组件12及翻转排料组件13;
[0036]所述上模组件11包括:至少两个上模仁111及至少两个切边模刀112,每个所述切边模刀112设于相应一个所述上模仁111的外周;
[0037]所述下模组件12与所述上模组件11相对设置,所述下模组件12包括:至少两个下模仁121,每个所述下模仁121与相应一个所述上模仁111之间限定出用于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排料的切边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组件(11)、下模组件(12)及翻转排料组件(13);所述上模组件(11)包括:至少两个上模仁(111)及至少两个切边模刀(112),每个所述切边模刀(112)设于相应一个所述上模仁(111)的外周;所述下模组件(12)与所述上模组件(11)相对设置,所述下模组件(12)包括:至少两个下模仁(121),每个所述下模仁(121)与相应一个所述上模仁(111)之间限定出用于放置工件(14)的型腔;所述上模组件(11)与所述下模组件(12)在合模过程中,所述切边模刀(112)对工件(14)进行切割,所述翻转排料组件(13)将工件(14)切割产生的废料翻转自动排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排料的切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排料组件(13)包括:翻转板(131);以及翻转驱动器(132),其设于所述翻转板(131)的下方,且所述翻转驱动器(132)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翻转板(131)传动连接;其中,所述翻转驱动器(132)驱动所述翻转板(131)转动一定角度,以将工件(14)切割产生的废料翻转自动排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排料的切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板(131)的底端设有驱动块(134),所述驱动块(134)的中心区域开设有驱动滑槽(1341);所述翻转板(131)的下方设有连接块(133),所述连接块(133)与所述翻转驱动器(132)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连接块(133)的顶端设有传动轴(1331),所述传动轴(1331)可滑动的设于所述驱动滑槽(13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广兴刘桂平梁光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广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