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墙,涉及建筑技术领域,旨在解决墙体以及墙柱之间防水功能差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若干面墙体、设置在相邻墙体之间的墙柱以及设置在墙体上方的横梁,墙体与墙柱之间存在有间隙,间隙靠近外侧一侧存在有进水口,间隙靠近内侧一侧存在有渗水口,墙体与墙柱之间设置有防水件,渗水口至墙体与防水件之间的缝隙的距离大于进水口至渗水口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防水件,完成墙体与墙柱之间间隙的遮挡,增加水分渗透至墙体内的距离,通过设置夹持板,完成防水件的固定,同时夹持板使间隙中更加紧密,使得水分更加难以进入到室内。得水分更加难以进入到室内。得水分更加难以进入到室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墙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水墙。
技术介绍
[0002]墙在建筑学上是指一种重直向的空间隔断结构,用来围合、分割或保护某一区域,是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根据墙在建筑物中是否承重,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承重墙是建筑结构的一部分,承接其上及附近建筑物的重量,不容许因装修等理由移除。
[0003]在使用过程中,在砌墙时,墙柱与墙面之间没有添加任何连接物料,导致墙柱与墙体之间形成间隙,房屋渗水时,水分容易从间隙中渗入,导致墙面出现潮湿的情况。
[0004]本技术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墙体以及墙柱之间防水功能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墙,通过设置防水件,增加水分需要穿过墙体与墙柱之间缝隙的距离,同时增加夹持部,使墙体与墙柱之间的缝隙减小,并通过弹性材料嵌合在间隙中,使水分更加难以通过间隙。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水墙,包括若干面墙体、设置在相邻墙体之间的墙柱以及设置在墙体上方的横梁,所述墙体与墙柱之间存在有间隙,所述间隙靠近外侧一侧存在有进水口,所述间隙靠近内侧一侧存在有渗水口,所述墙体与墙柱之间设置有防水件,所述渗水口至墙体与防水件之间的缝隙的距离大于进水口至渗水口的距离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堆砌墙体时,墙柱与墙体之间一般为直接堆砌,导致墙体与墙柱之间形成间隙,在夏天天气变化快的情况下,外层石灰层容易形成细小裂缝,导致外界水分容易通过间隙渗进室内,使室内潮湿,通过设置防水件,用于堵住间隙,增加渗水口至墙体与防水件之间的缝隙的距离大于进水口至渗水口的距离,使得渗水距离增加,从而使水分难以通过间隙穿透至墙体内。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件包括嵌合在间隙内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始终对墙体施加一个远离墙柱的作用力。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夹持部,并使夹持部嵌合在间隙内,从而使水分在间隙内渗透时,夹持部与墙体以及墙柱的抵触增加水分渗透时的障碍物,使得水分更加难以穿过间隙,同时夹持部始终对墙体施加一个远离墙柱的作用力,使夹持部与墙体以及墙柱的抵触更加紧密,同时使夹持部嵌合在间隙内,完成防水件的安装。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件包括平板状的挡水板以及固定连接在挡水板中间位置的夹持板,所述夹持部为夹持板,当与墙柱相邻两面所述墙体处于同一平面时,两块所述防水件沿其宽度方向固定连接且其两块夹持板嵌合在墙柱两侧的间隙中,当与墙柱相邻两面所述墙体互相垂直时,两块所述防水件相互垂直且固定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墙柱一般与两块墙板相邻,通过将挡水板以及夹持
板固定连接在一起,形成防水件完成单个间隙的遮挡与防水,由于墙柱一般与两块墙板相邻,且墙体的夹角一般为90度以及180度,当墙体夹角为180度时,通过将两块防水件固定连接在一起,不仅使相邻防水件之间没有缝隙,使防水件之间具有更好的防水效果,同时防水件上设置有两个固定部,使得防水件固定后更加牢固。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板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且夹持板的厚度小于间隙的宽度。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板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且夹持部的厚度小于间隙的宽度,从而在嵌进间隙中时,压缩夹持板,夹持板的弹性对墙体施加一个远离墙柱的作用力,使得夹持板与墙体以及墙柱具有更高的摩擦力,并且使得夹持板与墙体以及墙柱接触更加紧密,达到更高的防水效果。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上下相邻所述防水件的接触处开设有防水斜面,所述防水斜面沿竖直向上方向距墙体距离逐渐减小。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水斜面,并使防水斜面切斜朝下,使得水分难以滑动至防水斜面的下方,通过防水斜面的导向作用,使得水分沿着挡水板远离墙体的表面流动,从而降低水分从防水件与墙体的连接处流入至墙体内。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件还设置在横梁处,所述防水件的截面形状呈“T”形。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墙体在堆砌时,难以将墙体与横梁之间的缝隙完全填充,特别是砖墙,由于砌砖时,水泥未完全干时,砖块的重力会压迫水泥,致使未完全干燥的水泥发生变形,从而使墙体与横梁之间的间隙更大,通过设置防水件,增加横梁与墙体之间的防水能力。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竖直设置的所述防水件内嵌合有加强筋。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加强筋,使得防水件具有较高的强度,同时在防水件上涂抹其他墙面涂层时,具有较好的支撑能力
[002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防水件之间填充有水泥层。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水泥层,提高整个墙体的强度以及防水能力。
[002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通过在墙体以及墙柱之间设置防水件,使得水分渗透进墙体内的路径增加,设置夹持板,夹持板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并对墙体以及墙柱施加作用力,使得防水件较为稳定的固定在墙体与墙柱之间,提高防水件安装后的稳定性,保证墙体以及墙柱之间的紧密性,提高防水性能,在横梁以及墙体之间设置防水件,进一步提高整面墙壁的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图一;
[0027]图4为图3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0028]图5为图3中C部的放大示意图;
[0029]图6为本技术的剖视图二;
[0030]图7为图6中D部的放大示意图。
[0031]图中:1、墙体;2、墙柱;3、横梁;4、防水件;5、挡水板;6、夹持板;7、防水斜面;8、水泥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33]实施例:一种防水墙,如图1、图3以及图6所示,包括墙体1、墙柱2、横梁3以及防水件4,墙体1设置在墙柱2的两侧,横梁3设置在墙体1的正上方,防水件4设置有多个,其中一部分设置在墙体1与墙柱2之间的间隙中,另一部分设置墙体1与横梁3之间。
[0034]如图1所示,墙体1与墙柱2之间存在间隙,墙体1与横梁3之间也存在间隙,防水件4包括平板状的挡水板5以及固定连接在挡水板5中间位置的夹持板6,夹持板6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且其厚度小于间隙的宽度,夹持板6嵌合在间隙中,通过弹性材料制成的夹持板6对墙体1施加一个远离墙柱2的作用力,使得夹持板6与墙体1以及墙柱2之间的接触更加紧密,同时作用力使夹持部与墙体1以及墙柱2之间的摩擦力更大,使得防水件4安装后更加难以脱落。
[0035]如图3以及图6所示,墙柱2两侧墙体1的夹角为180度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墙,包括若干面墙体(1)、设置在相邻墙体(1)之间的墙柱(2)以及设置在墙体(1)上方的横梁(3),所述墙体(1)与墙柱(2)之间存在有间隙,所述间隙靠近外侧一侧存在有进水口,所述间隙靠近内侧一侧存在有渗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与墙柱(2)之间设置有防水件(4),所述渗水口至墙体(1)与防水件(4)之间缝隙的距离大于进水口至渗水口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件(4)包括嵌合在间隙内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始终对墙体(1)施加一个远离墙柱(2)的作用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件(4)包括平板状的挡水板(5)以及固定连接在挡水板(5)中间位置的夹持板(6),所述夹持部为夹持板(6),当与墙柱(2)相邻两面所述墙体(1)处于同一平面时,两块所述防水件(4)沿其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成,杨新原,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