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鼻胃肠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2397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经鼻胃肠管固定装置,包括柔性固定面,该柔性固定面的两侧分别设置定位管套,定位管套的内径与鼻胃肠管的外径相适应,两个定位管套呈V型,V型的开口两侧分别设置两条第一绑带,其中两条相对设置的第一绑带中部设置第二绑带,第二绑带的末端设置粘贴部;第二绑带的末端对应其粘贴部设有离型纸;柔性固定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透气孔。该经鼻胃肠管固定装置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利用该经鼻胃肠管固定装置可以对经鼻胃肠管进行固定,无需在脸上粘贴胶布,也不会给病人带来额外的痛楚。不会给病人带来额外的痛楚。不会给病人带来额外的痛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鼻胃肠管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了一种医疗辅材,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经鼻胃肠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经鼻胃肠道置管术是指经鼻腔将导管插入胃、十二指肠、空肠,以达到胃肠减压、胃肠引流以及为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提供肠内营养的目的。根据导管插入部位的不同,可分为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和鼻空肠管3种。在住院患者中留置经鼻胃肠管是非常常见的护理技术,目前经鼻胃肠管固定方式多采用3M胶布进行固定,以工字形或T形固定方式将鼻胃肠管固定在鼻部及一侧脸颊处。但是,3M胶布固定的方式存在以下弊端:1.由于患者鼻部油脂分泌多,容易脏、卷边及松脱,医护人员需要定期更换3M才能保证鼻胃管的固定效果;2.鼻部、脸部黏贴胶布造成病人鼻、面部瘙痒且不美观;3.部分病人存在胶布过敏的情况;4. 揭除胶布后鼻部、脸部胶布的痕迹不易清理;5.在固定鼻胃肠管前需要对3M胶布进行工字形或T形裁剪,增加护士工作量;6. 3M胶布固定效果欠佳,临床经鼻胃肠管非计划拔管发生率高,影响病人的诊疗效果,造成并发症,延长住院时间;部分需重新置管,不仅给造成患者痛苦,还给患者增加了经济负担。
[0003]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经鼻胃肠管固定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经鼻胃肠管固定装置,包括柔性固定面,该柔性固定面的两侧分别设置定位管套,定位管套的内径与鼻胃肠管的外径相适应,两个定位管套呈V型,V型的开口两侧分别设置两条第一绑带,其中两条相对设置的第一绑带中部设置第二绑带,第二绑带的末端设置粘贴部;第二绑带的末端对应其粘贴部设有离型纸;柔性固定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透气孔。
[0007]基于上述,其中,设置有第二绑带各第一绑带上对应耳朵上侧设置防勒垫片;另外两个第一绑带末端设置粘贴部,粘贴部上覆盖有离型纸。
[0008]基于上述,定位管套内壁设置有若干防滑翅片,各防滑翅片位于定位管套的一端且呈周向排布。
[0009]基于上述,柔性固定面对应唇部设置开口。
[0010]基于上述,防勒垫片中部开设通道,第一绑带穿过该通道与防滑垫片滑动连接,第一绑带的末端设置防脱结。
[0011]基于上述,另外两个第一绑带对应耳朵后侧设置防勒垫片。
[0012]基于上述,防勒垫片中部开设通道,另外两个第一绑带穿过该通道与防滑垫片滑动连接,其末端粘贴部的宽度大于该通道的内径。
[0013]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技术提供一
种经鼻胃肠管固定装置。该经鼻胃肠管固定装置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利用该经鼻胃肠管固定装置可以对经鼻胃肠管进行固定,无需在脸上粘贴胶布,也不会给病人带来额外的痛楚。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定位管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 柔性固定面;2. 定位管套;3. 开口;4. 第一绑带;5. 第二绑带;6. 粘贴部;7. 防勒垫片;8. 防脱结;9. 第一绑带;10. 防勒垫片;11. 粘贴部;12. 防滑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8]如图1

2所示,一种经鼻胃肠管固定装置,包括柔性固定面1,该柔性固定面的两侧分别设置定位管套2,定位管套2的内径与鼻胃肠管的外径相适应,两个定位管套呈V型,V型的开口两侧分别设置两条第一绑带,其中两条相对设置的第一绑带4中部设置第二绑带5,第二绑带的末端设置粘贴部6;第二绑带的末端对应其粘贴部设有离型纸;柔性固定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透气孔。
[0019]该经鼻胃肠管固定装置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利用该经鼻胃肠管固定装置可以对经鼻胃肠管进行固定,无需在脸上粘贴胶布,也不会给病人带来额外的痛楚。
[0020]具体使用过程如下:鼻胃/肠管对应穿过定位管套(左侧鼻胃/肠管对应穿过左侧的定位管套,右侧鼻胃/肠管对应穿过右侧的定位管套,根据需要选用一个或两个定位管套),第二绑带缠绕于鼻胃/肠管,撕下第二绑带的末端的粘贴部将第二绑带和鼻胃/肠管固定在一起,第一绑带4从耳朵的上侧绕过,第一绑带9从耳朵的下侧绕过,第一绑带4和第一绑带9固定连接;具体的,可以通过打结、胶布、夹子等方式将第一绑带4和第一绑带9固定在耳后,如果第一绑带过长,可以剪去多余部分。
[0021]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其中一种使用方法,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例如:对于耳部不便的患者可以将第一绑带固定于脑后。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定位管套和柔性固定面可以通过可拆卸组件进行连接,以便在仅使用一个定位管套的情况下可以拆除另一个定位管套。具体的,定位管套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材料,例如:硅胶、塑料等。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中,设置有第二绑带各第一绑带上对应耳朵上侧设置防勒垫片7,以防绑带勒耳;另外两个第一绑带末端设置粘贴部11,粘贴部上覆盖有离型纸,第一绑带可以设置较长的长度;使用过程中,两个第一绑带可以多缠绕几圈然后撕下离型纸粘贴与防勒垫片7。
[00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定位管套2内壁设置有若干防滑翅片12,避免鼻胃/肠管在定位管套内随意滑动,各防滑翅片12位于定位管套2的一端且呈周向排布。优选的,防滑翅片向着定位管套倾斜。
[00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柔性固定面对应唇部设置开口,避免病人产生气闷感。优选
的,该开口可以大于人体唇部。
[00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防勒垫片中部开设通道,第一绑带4穿过该通道与防滑垫片7滑动连接,以便根据需要调整防滑垫片的位置,第一绑带的末端设置防脱结8,避免防滑垫片脱出。
[00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另外两个第一绑带9对应耳朵后侧设置防勒垫片10,以防绑带勒耳。
[00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防勒垫片10中部开设通道,另外两个第一绑带9穿过该通道与防滑垫片10滑动连接,以便根据需要调整防滑垫片的位置,其末端粘贴部11的宽度大于该通道的内径,避免防滑垫片脱出。
[0029]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鼻胃肠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固定面,该柔性固定面的两侧分别设置定位管套,定位管套的内径与鼻胃肠管的外径相适应,两个定位管套呈V型,V型的开口两侧分别设置两条第一绑带,其中两条相对设置的第一绑带中部设置第二绑带,第二绑带的末端设置粘贴部;第二绑带的末端对应其粘贴部设有离型纸;柔性固定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透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鼻胃肠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设置有第二绑带各第一绑带上对应耳朵上侧设置防勒垫片;另外两个第一绑带末端设置粘贴部,粘贴部上覆盖有离型纸。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经鼻胃肠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管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红玉钟志雄廖亿粦赖翠薇
申请(专利权)人:梅州市人民医院梅州市医学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