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切开患者的口水引流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1805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气管切开患者的口水引流袋,包括引流袋、引流管和收集袋,所述引流袋上部设置有底盘,所述底盘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底盘粘贴在患者口唇周围,所述通孔使患者口腔与所述引流袋内部连通,所述引流管一端与所述引流袋下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引流管另一端与所述收集袋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气管切开患者的口水引流袋,可以方便地固定在患者口唇周围,对口水进行引流并收集,避免口水流出导致口角周围及颈部皮肤潮湿,预防潮湿性皮炎。预防潮湿性皮炎。预防潮湿性皮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管切开患者的口水引流袋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气管切开患者的口水引流袋。

技术介绍

[0002]气管切开术系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和硅胶套管,是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功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常见手术。患者在做了气管切开手术后,由于喉的正常结构被破坏,口水不能吞咽,只能通过嘴吐出来,造成患者常常会有口水溢出。特别是气管切开患者在初期的时候,由于颈部活动受限,分泌的口水会流到头发枕头上,引起患者感染和不适,同时还会增加医护人员的护理负担,更重要的是会延误患者的康复速度。
[0003]现有公告号CN208710600U、专利名称为“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患者术后接口水装置”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接口水装置,包括杯体和与杯体可拆卸连接的吸嘴;杯体内设置有与吸嘴可拆卸连接的旋转架;旋转架上设置有可以径向向外伸出的刷子;杯体的底端螺旋连接有杯底;杯底的中间设置有定位孔;旋转架的底端与定位孔卡接。
[0004]但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在使用时,需要将吸嘴塞进患者口中含住,使患者口中的口水通过吸嘴流入到杯体中,对于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其无法将吸嘴含住,导致吸嘴从患者口中脱落,从而无法起到口水引流的作用,同时,在收集口水的过程中,不便于医护人员准确记录患者流出的口水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气管切开患者的口水引流袋,可以方便地固定在患者口唇周围,对口水进行引流并收集,避免口水流出导致口角周围及颈部皮肤潮湿,预防潮湿性皮炎。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气管切开患者的口水引流袋,包括引流袋、引流管和收集袋,所述引流袋上部设置有底盘,所述底盘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底盘粘贴在患者口唇周围,所述通孔使患者口腔与所述引流袋内部连通,所述引流管一端与所述引流袋下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引流管另一端与所述收集袋可拆卸连接。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本技术提供的口水引流袋时,将底盘粘贴在患者口唇周围的皮肤上,使通孔对准患者的口唇,从而使患者的口水顺利流入引流袋中,再经过引流袋和引流管流至收集袋中,当口水收集到一定量需要清理时,可以直接将收集袋取下,对收集袋进行清理或更换收集袋,当引流管被痰液或口水堵住时,也可以将引流管从引流袋底端取下,方便更换。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盘采用水胶体敷料制成,所述底盘呈口唇形状,所述通孔的直径为4~5cm,所述底盘的直径为12~16cm,所述底盘上设置有裁剪标记。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盘采用医用亲肤的水胶体敷料,制作成口唇形状,方便
固定在患者口唇周围,同时有利于患者口唇周围的皮肤透气,对皮肤没有损害,水胶体敷料是由弹性的聚合水凝胶与合成橡胶和粘性物混合加工而成的敷料,有粘性,可牢固地粘贴于患者口唇周围的皮肤上,同时其还具有吸收渗液的能力,可以吸收患者口唇周围的口水,避免口水流出导致口角周围及颈部皮肤潮湿,从而起到预防潮湿性皮炎的作用。底盘上通孔的起始直径为4cm,通孔设置在底盘中间,可以根据不同患者口唇的大小,在底盘上按照裁剪标记适宜裁剪,使通孔的大小与患者口唇大小相匹配,裁剪完成后,通孔周围的底盘均留取一定距离,方便粘贴在患者口唇周围的皮肤上。裁剪标记是按照直径进行标记,方便裁剪。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流袋由两层透明材料制成,所述引流袋呈椭圆形,所述引流袋下端呈漏斗形设置,所述引流袋顶端密封,所述引流袋底端与所述引流管连通。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流袋起到引流缓冲的作用,包括两层透明材料,便于观察患者口唇周围的口水流出情况,引流袋上层通常采用透明较硬的材质制成,上下两层材料均可以防止液体渗漏,引流袋下端呈漏斗形,可以使口水经过引流袋顺利流入引流管内。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盘下方设置有无纺布,所述无纺布覆盖在所述引流袋靠近所述底盘一侧的表面。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靠近底盘一侧的引流袋表面是会和患者脸部皮肤接触的,通过设置透气、柔和、亲肤的无纺布,使其与患者脸部接触,可以使患者在使用过程中更加舒适。
[0014]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袋为透明的长方形袋子,所述收集袋的袋体上标记有刻度线。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需要定期记录患者的口水量,作为评估患者恢复情况的指标,将收集袋的袋体设置为标记有刻度线的透明长方形袋子,方便医护人员准确记录口水量,同时观察口水的颜色性状,便于医护人员及时更换收集袋,减少工作量。
[0016]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袋顶端与所述引流管连通,所述收集袋底端设置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底端可拆卸连接有密封盖。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收集口水的过程中,密封盖起到密封作用,防止口水通过出液管流到地上,影响病房环境卫生,当需要对收集袋进行清理时,可以取下密封盖,使口水从出液管排出,再使用清水对收集袋进行清洗即可。密封盖可以为橡胶设置,塞紧在出液管底端;密封盖也可以为硬质塑料材料,与出液管螺纹连接,便于安装拆卸。
[0018]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流管长度为15~20cm,所述引流管为橡胶管道。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流管用来使收集袋和引流袋连接,通常引流袋放置在病人口唇附近,收集袋放在病床下方,橡胶管道的设计,便于引流管和收集袋的更换。
[0020]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流袋底端设置有第一导管,所述引流管顶端套设在所述第一导管上,所述收集袋顶端设置有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与所述收集袋内部连通,所述引流管底端套设在所述第二导管上。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为硬质塑料制成,引流管为橡胶管
道,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上,实现引流管与引流袋和收集袋的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
[0022]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流袋远离所述底盘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底盘上的所述通孔正对,所述开口呈椭圆形且所述开口的短半轴长度大于4cm,所述开口上方设置有外覆盖,所述外覆盖用于将所述开口密封,所述外覆盖顶端与所述引流袋上层固定连接,所述外覆盖朝向所述开口的表面边缘设置有胶条,所述胶条与所述开口周围的所述引流袋粘连。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口的设置,方便医护人员定期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护理,当需要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或吸痰时,揭开外覆盖,通过开口进行操作,清理口腔分泌物,十分便利。开口呈椭圆形,与患者口唇大小匹配,方便医院人员进行操作,外覆盖的边缘距离开口通常有1~2cm,确保外覆盖可以充分对开口进行密封,胶条的设置,使得外覆盖密封和揭开时,均可以与引流袋实现粘连。当揭开外覆盖时,可以通过胶条将引流袋粘连在开口上方的引流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管切开患者的口水引流袋,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袋(1)、引流管(2)和收集袋(3),所述引流袋(1)上部设置有底盘(4),所述底盘(4)上设置有通孔(41),所述底盘(4)粘贴在患者口唇周围,所述通孔(41)使患者口腔与所述引流袋(1)内部连通,所述引流管(2)一端与所述引流袋(1)下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引流管(2)另一端与所述收集袋(3)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切开患者的口水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4)采用水胶体敷料制成,所述底盘(4)呈口唇形状,所述通孔(41)的直径为4~5cm,所述底盘(4)的直径为12~16cm,所述底盘(4)上设置有裁剪标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管切开患者的口水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袋(1)由两层透明材料制成,所述引流袋(1)呈椭圆形,所述引流袋(1)下端呈漏斗形设置,所述引流袋(1)顶端密封,所述引流袋(1)底端与所述引流管(2)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管切开患者的口水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4)下方设置有无纺布,所述无纺布覆盖在所述引流袋(1)靠近所述底盘(4)一侧的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切开患者的口水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袋(3)为透明的长方形袋子,所述收集袋(3)的袋体上标记有刻度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管切开患者的口水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袋(3)顶端与所述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娟彭剑英余艳夏梦茜余才学李小龙王洁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