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筒盖和收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1644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滚筒盖和收获机,滚筒盖包括两个滚筒盖本体和滚筒杂余落料组件,两个滚筒盖本体并排设置,滚筒杂余落料组件包括滚筒杂余壳体和滚筒杂余分料器,滚筒杂余壳体具有杂余进料口,且其下端分别与两个滚筒盖本体可拆卸连接并连通,滚筒杂余分料器安装在滚筒杂余壳体内,且在两个滚筒盖本体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需要进行二次脱粒的含有杂余的籽粒经过滚筒杂余落料组件送入到脱粒装置内,滚筒杂余分料器将送入的籽粒尽可能平均的分送到两个滚筒盖本体,使得两个滚筒内的物料平均,脱粒装置工作平稳顺畅,避免堵塞或者因物料不平衡而造成的振动。者因物料不平衡而造成的振动。者因物料不平衡而造成的振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滚筒盖和收获机


[0001]本技术涉及农用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滚筒盖和收获机。

技术介绍

[0002]现轮式双纵轴流谷物联合收割机,其脱粒装置的滚筒盖上导草板较多,倾斜角度较小,脱出物较多,使清选负荷加大,使整机作业效率较低。并且由于杂余物料需要重新进入滚筒再次筛选,现有杂余落料口设置在物料较多的位置,滚筒堵塞的风险大,杂余进入两个滚筒的物料不平均,易导致其中一个滚筒负荷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双滚筒脱粒装置平稳工作,避免堵塞。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滚筒盖,滚筒盖包括两个滚筒盖本体和滚筒杂余落料组件,两个所述滚筒盖本体并排设置,所述滚筒杂余落料组件包括滚筒杂余壳体和滚筒杂余分料器,所述滚筒杂余壳体具有杂余进料口,且其下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滚筒盖本体可拆卸连接并连通,所述滚筒杂余分料器安装在所述滚筒杂余壳体内,且在两个所述滚筒盖本体之间。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需要进行二次脱粒的含有杂余的籽粒经过滚筒杂余落料组件送入到脱粒装置内,滚筒杂余分料器将送入的籽粒尽可能平均的分送到两个滚筒盖本体,使得两个滚筒内的物料平均,脱粒装置工作平稳顺畅,避免堵塞或者因物料不平衡而造成的振动。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7]进一步,所述滚筒杂余壳体包括滚筒杂余罩板和两个滚筒杂余端板,所述滚筒杂余罩板中部向上凸起并且两侧均同时与两个所述滚筒盖本体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滚筒杂余端板分别与所述滚筒杂余罩板的两端可拆卸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滚筒杂余端板上具有所述杂余进料口。
[000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滚筒杂余壳体可拆卸,方便拆装维修,在维修时将滚筒杂余壳体拆卸后,可以清理滚筒盖内的堵塞,或者直接可以从脱粒机体将滚筒盖抽出,进而替换滚筒盖或维修内部的滚筒。
[0009]进一步,所述滚筒杂余分料器包括两个杂余分料板,两个所述杂余分料板的上端互相固定,且从上至下两个所述杂余分料板逐渐远离,两个所述杂余分料板的下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滚筒盖本体可拆卸连接。
[00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物料沿两个杂余分料板较为平均的落入滚筒盖本体下方的滚筒内。
[0011]进一步,每个所述滚筒盖本体还包括多个导草板,多个所述导草板沿所述滚筒盖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平行设置并与所述滚筒盖本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导草板相对于所述滚筒盖本体的长度方向倾斜设置。
[00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随着滚筒的转动,物料在导草板的导向作用下沿滚筒盖本体的长度方向移动。
[0013]进一步,相邻两个所述导草板的导草间距为d1,所述滚筒盖本体靠后的导草间距d1大于所述滚筒盖本体靠前的导草间距d1。
[00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明显的改善作物脱不尽的损失,且不影响作业效率。
[0015]优选的,所述滚筒盖本体具有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滚筒盖脱粒段和滚筒盖分离段,所述滚筒盖脱粒段的导草间距d1为80

100mm,所述滚筒盖分离段导草间距d1为150

250mm。
[0016]进一步,两个所述滚筒盖本体内的所述导草板相对于所述滚筒盖本体长度方向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导草板与所述滚筒盖本体长度方向的夹角为导草板夹角a1,所述导草板夹角a1为35
°‑
45
°

[00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略大于现有导草板夹角,适当减少初次脱粒的脱出物,减少清选负荷,且不影响作业效率。
[0018]进一步,两个所述滚筒盖本体的相邻侧边搭接。
[001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拆装方便。
[0020]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收获机,包括所述滚筒盖。
[0021]进一步,收获机还包括清选装置,所述清选装置具有抖动板,所述滚筒杂余壳体位于所述抖动板的上方。
[002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物料由上至下经过滚筒盖本体和脱粒装置后,落到抖动板上,经抖动板抖动,均匀的送到抖动板后方的振动筛,避免物料堵塞,清选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一种滚筒盖的局部三维图;
[0024]图2为本技术一种滚筒盖的内部结构图;
[0025]图3为本技术一种滚筒盖的仰视图;
[0026]图4为本技术一种收获机的结构图。
[0027]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8]1、割台,2、过桥,3、滚筒盖,301、滚筒盖本体,302、滚筒杂余壳体,303、滚筒杂余分料器,304、导草板,4、滚筒,5、凹板筛,6、切碎排草装置,7、清选装置,8、清选风机,9、杂余升运器,10、脱粒机体,11、籽粒升运器,12、粮箱,13、卸粮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30]如图1

图3所示,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滚筒盖,滚筒盖3包括两个滚筒盖本体301和滚筒杂余落料组件,两个所述滚筒盖本体301并排设置,所述滚筒杂余落料组件包括滚筒杂余壳体302和滚筒杂余分料器303,所述滚筒杂余壳体302具有杂余进料口,且其下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滚筒盖本体301可拆卸连接并连通,所述滚筒杂
余分料器303 安装在所述滚筒杂余壳体302内,且在两个所述滚筒盖本体301之间。
[0031]其中,滚筒杂余壳体302的任一侧壁或顶壁上设有用于进料的杂余进料口,两个所述滚筒盖本体301与所述滚筒杂余壳体302连接处所围成的区域内为敞口,使得滚筒盖本体301与滚筒杂余壳体302连通。
[0032]其中,所述滚筒杂余分料器303固定或可摆动的安装在所述滚筒杂余壳体302内。当滚筒杂余分料器303可摆动时,滚筒杂余分料器303的下端与滚筒杂余壳体302铰接,其上端可在动力机构的带动下往复摆动,从而实现可调节的分料。当滚筒杂余分料器303固定时,滚筒杂余分料器303的下端与滚筒杂余壳体302固定连接。
[0033]需要进行二次脱粒的含有杂余的籽粒经过滚筒杂余落料组件送入到脱粒装置内,滚筒杂余分料器303将送入的籽粒尽可能平均的分送到两个滚筒盖本体301,使得两个滚筒内的物料平均,脱粒装置工作平稳顺畅,避免堵塞或者因物料不平衡而造成的振动。
[0034]在上述任一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滚筒杂余壳体302包括滚筒杂余罩板和两个滚筒杂余端板,所述滚筒杂余罩板中部向上凸起并且两侧均同时与两个所述滚筒盖本体301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滚筒杂余端板分别与所述滚筒杂余罩板的两端可拆卸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滚筒杂余端板上具有所述杂余进料口。
[0035]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筒盖,其特征在于,滚筒盖(3)包括两个滚筒盖本体(301)和滚筒杂余落料组件,两个所述滚筒盖本体(301)并排设置,所述滚筒杂余落料组件包括滚筒杂余壳体(302)和滚筒杂余分料器(303),所述滚筒杂余壳体(302)具有杂余进料口,且其下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滚筒盖本体(301)可拆卸连接并连通,所述滚筒杂余分料器(303)安装在所述滚筒杂余壳体(302)内,且在两个所述滚筒盖本体(301)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滚筒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杂余壳体(302)包括滚筒杂余罩板和两个滚筒杂余端板,所述滚筒杂余罩板中部向上凸起并且两侧均同时与两个所述滚筒盖本体(301)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滚筒杂余端板分别与所述滚筒杂余罩板的两端可拆卸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滚筒杂余端板上具有所述杂余进料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滚筒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杂余分料器(303)包括两个杂余分料板,两个所述杂余分料板的上端互相固定,且从上至下两个所述杂余分料板逐渐远离,两个所述杂余分料板的下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滚筒盖本体(301)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一种滚筒盖,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滚筒盖本体(301)还包括多个导草板(304),多个所述导草板(304)沿所述滚筒盖本体(301)的长度方向间隔平行设置并与所述滚筒盖本体(301)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导草板(3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高峰郑吉宁程克昌刘琨朱现学张波秦永峰刘其林赵业亮钟京蕾石立军王树建潘腾腾杨明博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