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生物质复合无纺布吸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139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生物质复合无纺布吸料机,属于无纺布生产设备领域,包括吸料斗,吸料斗底部安装设有出料通道,出料通道底部设有挡料板,挡料板通过转轴安装于出料通道侧边的固定架间,挡料板中部固定设有安装块,出料通道侧边中部安装设有转盘,转盘上固定安装设有液压伸缩杆,液压伸缩杆输出端铰接连接在安装块上,吸料斗顶部安装设有负压泵,负压泵与连通吸料斗顶部侧边的负压管连接,吸料斗内部顶端安装设有滤网,滤网位于负压管的管口位置,吸料斗另一侧边连通设有进料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的实现了对生物质复合无纺布原料高效的吸料和输料,避免了输料过程的堵塞等的问题,可在生物质复合无纺布生产中广泛应用,具有显著的实用性。有显著的实用性。有显著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生物质复合无纺布吸料机


[0001]本技术涉及无纺布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生物质复合无纺布吸料机。

技术介绍

[0002]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如多采用聚丙烯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现有的吸料机通过风机进行工作,稳定性差,且吸料后再将原料传输出出去常会堵塞在出料口,极难保证出料的效率。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生物质复合无纺布吸料机,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新型生物质复合无纺布吸料机。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新型生物质复合无纺布吸料机,包括吸料斗,所述吸料斗底部安装设有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底部设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一端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安装于所述出料通道侧边的固定架间,所述挡料板中部固定设有安装块,所述出料通道侧边中部安装设有转盘,所述转盘上固定安装设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输出端铰接连接在所述安装块上,所述吸料斗顶部安装设有负压泵,所述负压泵与连通所述吸料斗顶部侧边的负压管连接,所述吸料斗内部顶端安装设有滤网,所述滤网位于负压管的管口位置,所述吸料斗另一侧边连通设有进料管,位于所述进料管的管口位置的所述吸料斗内壁上固定设有导料罩。
[0006]优选的,所述出料通道外侧安装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延伸至所述出料通道间,所述转动轴上安装设有导料叶片。
[0007]优选的,各所述导料叶片依次偏移相同角度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
[0008]优选的,所述吸料斗上设有透明观察窗。
[0009]优选的,所述吸料斗前侧安装设有连通所述吸料斗内部的气压表。
[0010]优选的,所述出料通道底部设有密封圈。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无纺布吸料机吸料效果差以及投料口易堵塞、不易控制的问题,通过本技术通过吸料斗、出料通道、进料管等的设置有效的实现了对生物质复合无纺布原料高效的吸料和输料,避免了输料过程的堵塞等的问题,本技术的结构简单,便于对生物质复合无纺布原料的吸料和输料,操作便捷,可在生物质复合无纺布生产中广泛应用,具有显著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本技术第一视角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本技术第二视角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本技术图1的局部剖视图。
[0015]图4:本技术出料通道(含挡料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本技术液压伸缩杆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6:本技术图4的局部剖视图。
[0018]图7:本技术出料通道(不含挡料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8:本技术导料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001、吸料斗,002、出料通道,003、挡料板,004、转轴,005、固定架,006、安装块,007、转盘,008、液压伸缩杆,009、负压泵,010、负压管,011、滤网,012、进料管,013、导料罩,014、驱动电机,015、转动轴,016、导料叶片,017、透明观察窗,018、气压表,019、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1]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2]如图1

8所示,一种新型生物质复合无纺布吸料机,包括吸料斗001,吸料斗001底部安装设有出料通道002,出料通道002底部设有挡料板003,挡料板003一端设有转轴004,转轴004安装于出料通道002侧边的固定架005间,挡料板003中部固定设有安装块006,出料通道002侧边中部安装设有转盘007,转盘007上固定安装设有液压伸缩杆008,液压伸缩杆008输出端铰接连接在安装块006上,吸料斗001顶部安装设有负压泵009,负压泵009与连通吸料斗001顶部侧边的负压管010连接,吸料斗001内部顶端安装设有滤网011,滤网011位于负压管010的管口位置,吸料斗001另一侧边连通设有进料管012,位于进料管012的管口位置的吸料斗001内壁上固定设有导料罩013。
[0023]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设设置为:如图6所示,出料通道002外侧安装设有驱动电机014,驱动电机014输出端连接设有转动轴015,转动轴015延伸至出料通道002间,转动轴015上安装设有导料叶片016。
[0024]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设设置为:如图8所示,各导料叶片016依次偏移相同角度固定设置在转动轴015上,当转动轴015开始转动后,各导料叶片016随着转动轴015的转动同步转动,各导料叶片016由于依次偏移了一定角度,当转动起来是如同螺旋状,对原料进行下压,使得原料有效的传输出去,避免原料堵塞。
[0025]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设设置为:如图2所示,吸料斗001上设有透明观察窗017,通过透明观察窗017实时观察到吸料斗001内生物质复合无纺布原料的量。
[0026]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设设置为:如图1所示,吸料斗001前侧安装设有连通吸料斗001内部的气压表018,通过气压表018可以实施监控吸料斗001内的气压数值。
[0027]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设设置为:如图7所示,出料通道002底部设有密封圈019,当负压泵009工作后,吸料斗001内形成负压,保证当挡料板003闭合后保证了出料通道002的密封性。
[0028]本技术的使用方法或原理为:闭合挡料板003,当负压泵009工作后,吸料斗001内形成负压,通过进料管012将生产生物质复合无纺布的原料导入吸料斗001中,原料沿着导料罩013缓冲滑落至吸料斗001底部,当需要输料时候,通过启动液压伸缩杆008,使得液压伸缩杆008伸长,挡料板003被打开,原料通过出料通道002被导出的通过,启动驱动电机014,驱动电机014带动转动轴015开始转动后,各导料叶片016随着转动轴015的转动同步转动,各导料叶片016由于依次偏移了一定角度,当转动起来是如同螺旋状,对原料进行下压,避免原料堵塞,使得原料有效的传输出去。
[0029]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生物质复合无纺布吸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料斗(001),所述吸料斗(001)底部安装设有出料通道(002),所述出料通道(002)底部设有挡料板(003),所述挡料板(003)一端设有转轴(004),所述转轴(004)安装于所述出料通道(002)侧边的固定架(005)间,所述挡料板(003)中部固定设有安装块(006),所述出料通道(002)侧边中部安装设有转盘(007),所述转盘(007)上固定安装设有液压伸缩杆(008),所述液压伸缩杆(008)输出端铰接连接在所述安装块(006)上,所述吸料斗(001)顶部安装设有负压泵(009),所述负压泵(009)与连通所述吸料斗(001)顶部侧边的负压管(010)连接,所述吸料斗(001)内部顶端安装设有滤网(011),所述滤网(011)位于负压管(010)的管口位置,所述吸料斗(001)另一侧边连通设有进料管(012),位于所述进料管(012)的管口位置的所述吸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运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骏呈无纺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