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13呼气试验集气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1260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碳13呼吸试验集气袋,包括袋体和吹气管,袋体为内置有集气腔的气密性袋体,集气腔用于容置待测气体,吹气管设于袋体,吹气管连通集气腔和袋体外部设置;上述袋体由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构成,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一体连接设置;上述吹气管设有两个,两个吹气管分别设于上述第一袋体、上述第二袋体;该第一袋体与第二袋体的上述集气腔相互独立设置。当医护人员临时将集气袋放置于存储处时,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因为相互连接有利于医护人员快速寻找出同一患者的两个集气袋,节省了寻找对应集气袋的时间。了寻找对应集气袋的时间。了寻找对应集气袋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13呼气试验集气袋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气体收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碳13呼气试验集气袋。

技术介绍

[0002]幽门螺杆菌(简称HP),首先由澳大利亚胃肠病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尔二人发现,他们因此获得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中国现有人群中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口比例很大,根据中华医学会,幽门螺杆菌学组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为59%,也就是说,不到2个人中就有1人感染。而幽门螺杆菌对人体危害也很大,现在医学界有以下共识:幽门螺杆菌肯定是慢性胃炎的致病菌,与溃疡病和胃癌关系也极为密切。大量研究表明,超过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80%左右的胃溃疡都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导致的。早在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WHO/IARC)将幽门螺杆菌定为I类致癌原。所以,临床上检测幽门螺杆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而碳13呼气试验是目前最方便,最安全的检测方法。集气袋又是碳13呼气试验过程中重要的工具。
[0003]传统的碳13呼吸试验,需要吹0分钟和30分钟两个集气袋,再通过机器进行检测。由于集气袋体积较小,因此患者容易忘记使用30分钟集气袋便带着30分钟的集气袋离开。同时,因为我国医院通常处于繁忙状态,两个集气袋在充气后未必能及时进行检测,需要暂时储存在用于存放的盒子或袋子里。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取出对应患者的两个集气袋,较为繁琐且容易出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碳13呼气试验集气袋,用于解决0分钟集气袋和30分钟集气袋不易于使用的问题。r/>[0005]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碳13呼吸试验集气袋,包括袋体和吹气管,袋体为内置有集气腔的气密性袋体,集气腔用于容置待测气体,吹气管设于袋体,吹气管连通集气腔和袋体外部设置;上述袋体由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构成,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一体连接设置;上述吹气管设有两个,两个吹气管分别设于上述第一袋体、上述第二袋体;该第一袋体与第二袋体的上述集气腔相互独立设置。
[0007]进一步的,上述袋体为两端压合的柔性代替结构;该袋体中部附设有分隔部,分隔部将袋体由其中部分隔为上述第一袋体和上述第二袋体;两个上述吹气管分别设于袋体两端的压合处。
[0008]进一步的,上述分隔部由袋体侧壁相互压合形成。
[0009]进一步的,上述袋体由一体成型的圆管体两端压合形成;两个上述吹气管随袋体两端压合地设于袋体两端。
[0010]进一步的,上述第一袋体和上述第二袋体均为四周压合结构设置,第一袋体与第二袋体并列且侧面相连接设置。
[0011]进一步的,上述第一袋体侧沿压合处与上述第二袋体侧沿压合处均附设有连接部,第一袋体与第二袋体通过连接部相互连接。
[0012]进一步的,上述连接部可分离连接设置。
[0013]进一步的,上述吹气管附设有单向气阀。
[0014]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5]1、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分别用于0分钟吹气和30分钟吹气,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一体连接设置,有利于集气袋的管理。当医护人员临时将集气袋放置于存储处时,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因为相互连接有利于医护人员快速寻找出同一患者的两个集气袋,节省了寻找对应集气袋的时间。同时因为0分钟集气袋一开始就要吹满气、体积较大,与其连接设置的30分钟集气袋便不容易因为放置于口袋内而忘记使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患者因为遗忘而把30分钟集气袋带走的可能性。
[0016]2、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为底部连接、吹气管方向相反的两个集气袋,有利于在检测过程中直接对应地接入碳13吹气测试仪器。因为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是一体形成的管状袋体通过压合分隔出来的,所以其制备过程更加简单,简化了制作的工艺流程。
[0017]3、第一袋体与第二袋体为一体连接的管状设置,吹气管分别设置在管状两端压合处,则管状袋体两侧无需压合,节省了占用的空间便于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之间角度的调整。
[0018]4、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的连接部可分离连接设置。在检测过程时,能够将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分离,方便两个袋体对应连接到检测口。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实施例一中本技术的集气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实施例二中本技术的集气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一:
[0023]参考图1,一种碳13呼吸试验集气袋,包括第一袋体1、第二袋体2和吹气管3,第一袋体1与第二袋体2均为内置有集气腔的气密性袋体,集气腔用于容置待测气体,第一袋体1与第二袋体2的集气腔相互独立设置。
[0024]参考图1,吹气管3设有两个,两个吹气管3分别设于第一袋体1、第二袋体2,吹气管3连通集气腔和袋体外部设置,吹气管3附设有单向气阀31,避免集气腔内的气体泄漏,在检测过程中检测装置的连接口打开单向气阀31与集气腔气连接,单向气阀31为本领域常见技术,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0025]参考图1,第一袋体1与第二袋体2由一体成型的柔性圆管体两端压合形成,两个吹气管3在柔性圆管体两端压合地设于柔性圆管体两端。柔性圆管体中部附设有分隔部4,分隔部4由袋体侧壁相互压合形成。分隔部4将柔性圆管体由其中部分隔为第一袋体1和第二袋体2。柔性圆管体可为一体成型的管状柔性材质,也可为单片柔性材质两端连接成型。柔
性圆管体材质为常见柔性材质,如塑胶材质或具有柔性的金属材质。
[0026]实施例二:
[0027]参考图2,一种碳13呼吸试验集气袋,包括第一袋体1和第二袋体2,第一袋体1和第二袋体2分别设有气密性的集气腔。第一袋体1与第二袋体2均为四周压合结构设置,且第一袋体1与第二袋体2顶部均附设有吹气管3。第一袋体1与第二袋体2侧沿附设有连接部5。
[0028]参考图2,吹气管3连通外部环境与第一袋体1或第二袋体2的气连接,吹气管3附设有单向气阀31用于阻止内部气体流出。当第一袋体1或第二袋体2内部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时,在单向气阀31的作用下第一袋体1与第二袋体2具有一定的气密性。
[0029]参考图2,连接部5为可分离连接设置,如开设有易撕线51,易撕线51为连通连接部5的上沿和下沿线性排列的若干个通孔。在需要开始进行机器检测之前,第一袋体1和第二袋体2保持连接状态使用,当医护人员临时将集气袋放置于存储处时,第一袋体1和第二袋体2因为相互连接有利于医护人员快速寻找出同一患者的两个集气袋,节省了寻找对应集气袋的时间。需要进行机器检测时,沿着易撕线51轻松地将第一袋体1和第二袋体2分离,有利于灵活地接入各种型号检测机器的检测口。
[0030]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13呼吸试验集气袋,包括袋体和吹气管,袋体为内置有集气腔的气密性袋体,集气腔用于容置待测气体,吹气管设于袋体,吹气管连通集气腔和袋体外部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由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构成,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一体连接设置;所述吹气管设有两个,两个吹气管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袋体、所述第二袋体;该第一袋体与第二袋体的所述集气腔相互独立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13呼吸试验集气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为两端压合的柔性袋体结构;该袋体中部附设有分隔部,分隔部将袋体由其中部分隔为所述第一袋体和所述第二袋体;两个所述吹气管分别设于袋体两端的压合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13呼吸试验集气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由袋体侧壁相互压合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金红温慧敏颜玉英郑丽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