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穗腐病田间人工接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1212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玉米穗腐病田间人工接种装置,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控量组件和固定组件,控量组件包括堵块和容器瓶,堵块的外壁与容器瓶的顶部螺纹连接,固定组件包括连接管和滑块,连接管外壁的底部与滑块的内壁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控量组件和固定组件,解决了现有的玉米穗腐病田间人工接种装置无对药物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得工作人员对玉米进行打药时容易出现多打和溢出的情况,大大增加了药物的成本支出,少打,则使药效较小无法对玉米穗腐病进行有效的防治,以及无法均匀的对玉米打药,并进行接种,工作人员使用针状工具将药物打到玉米上部的穗腐上,效率较低,工作效率较慢,且劳动力消耗较大的问题。较大的问题。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玉米穗腐病田间人工接种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农业种植
,特别是涉及一种玉米穗腐病田间人工接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玉米穗腐病是一个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的玉米病害,全世界各地玉米生产地区都有发生,这个病害的真菌复合体可以产生几种真菌毒素,如黄曲霉菌和伏马菌素等影响人和动物健康的化学物质,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0003]1、现有的玉米穗腐病田间人工接种装置无对药物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得工作人员对玉米进行打药时容易出现多打和溢出的情况,大大增加了药物的成本支出,少打,则使药效较小无法对玉米穗腐病进行有效的防治;
[0004]2、现有的玉米穗腐病田间人工接种装置无法均匀的对玉米打药,并进行接种,工作人员使用针状工具将药物打到玉米上部的穗腐上,局限性较大,效率较低,时间较长,工作效率较慢,且劳动力消耗较大。
[0005]因此,现有的一种玉米穗腐病田间人工接种装置,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穗腐病田间人工接种装置,通过设置控量组件和固定组件,解决了现有的玉米穗腐病田间人工接种装置无对药物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得工作人员对玉米进行打药时容易出现多打和溢出的情况,大大增加了药物的成本支出,少打,则使药效较小无法对玉米穗腐病进行有效的防治,以及无法均匀的对玉米打药,并进行接种,工作人员使用针状工具将药物打到玉米上部的穗腐上,局限性较大,效率较低,时间较长,工作效率较慢,且劳动力消耗较大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本技术为一种玉米穗腐病田间人工接种装置,包括控量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控量组件包括堵块和容器瓶,所述堵块的外壁与容器瓶的顶部螺纹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连接管和滑块,所述连接管外壁的底部与滑块的内壁滑动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堵块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块,所述堵块顶部的一侧开设有透气孔,所述堵块顶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移动挡板,所述移动挡板的边侧由内至外相对固定连接有限位螺栓和第二移动块,该装置利用在堵块上开设透气孔,能够使容器瓶内的空气与外界空气形成对流,便于容器瓶内的药物流出,大大增加了该装置的流动性。
[0010]进一步地,所述容器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电磁阀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开关,该装置利用在电磁阀上连接蓄电池,能够对电磁阀进行供电,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更加的便利。
[00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内壁的下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的中心位
置处固定连接有三角块,所述连接板底部的边侧固定连接有伸缩通管,所述三角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该装置利用在在连接管颞部连接连接板能够对连接管的底部进行密封,避免药物洒落,大大增加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0012]进一步地,所述滑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挂耳,所述挂耳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线,所述滑块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空心柱,该装置利用在滑块的外壁连接挂耳,能够对连接绳的一端进行固定,大大增加了该装置的连接性。
[0013]进一步地,所述空心柱一侧的上部固定连接的挂耳与连接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空心柱另一侧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件,所述弹簧件的一端与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空心柱另一侧的下部固定连接有针头,该装置利用在空心柱和连接块之间连接弹簧件,能够利用弹簧件自身的回弹性能,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更加的灵活。
[0014]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通过设置控量组件,通过转动移动挡板对透气孔进行掩盖,再按动开关将电磁阀打开,使得容器瓶内的空气形成对流,通过对透气孔掩盖的数量,能够控制药物流速的大小,避免出现少打货或溢出的情况,大大增加了该装置的实用性,降低了药物的成本支出。
[0016]2、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组件,通过向上移动滑块,滑块带动空心柱的下部张开一定的弧度,弹簧件自然收缩,使得空心柱上的针头扎在玉米的上部,避免繁琐的打药步骤,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0017]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图1中控量组件的爆炸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图1中固定组件的爆炸图。
[002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3]1、控量组件;101、第一移动块;102、限位螺栓;103、堵块;104、第二移动块;105、容器瓶;106、蓄电池;107、电磁阀;108、开关;109、移动挡板;110、透气孔;2、固定组件;201、连接管;202、连接板;203、三角块;204、连接线;205、挂耳;206、弹簧件;207、针头;208、空心柱;209、滑块;210、连接块;211、伸缩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5]请参阅图1

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玉米穗腐病田间人工接种装置,包括控量组件1和固定组件2,控量组件1包括堵块103和容器瓶105,堵块103的外壁与容器瓶105的顶部
螺纹连接,固定组件2包括连接管201和滑块209,连接管201外壁的底部与滑块209的内壁滑动连接。
[0026]其中如图2所示,堵块103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块101,堵块103顶部的一侧开设有透气孔110,堵块103顶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移动挡板109,移动挡板109的边侧由内至外相对固定连接有限位螺栓102和第二移动块104,容器瓶10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阀107,电磁阀107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06,电磁阀10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开关108,电磁阀107的型号为市场上常见的型号,在此不做过多叙述,使用时,工作人员将药物倒入容器瓶105内,装药结束后,工作人员握手第一移动块101,将堵块103抵接在容器瓶105的顶部,并向第一移动块101施加力,对其进行旋转,将堵块103与容器瓶105进行连接,此时,工作人员握住第二移动块104,并向第二移动块104施加力,使其向一侧移动并对透气孔110进行掩盖,掩盖透气孔110数量越多,气体流通性越小,此时,工作人员向按动开关108施加力,按动开关108,蓄电池106与电磁阀107电性连接,电磁阀107呈打开状态,此时,容器瓶105的内部与外界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穗腐病田间人工接种装置,包括控量组件(1)和固定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控量组件(1)包括堵块(103)和容器瓶(105),所述堵块(103)的外壁与容器瓶(105)的顶部螺纹连接,所述固定组件(2)包括连接管(201)和滑块(209),所述连接管(201)外壁的底部与滑块(209)的内壁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穗腐病田间人工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块(103)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块(101),所述堵块(103)顶部的一侧开设有透气孔(110),所述堵块(103)顶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移动挡板(109),所述移动挡板(109)的边侧由内至外相对固定连接有限位螺栓(102)和第二移动块(10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穗腐病田间人工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瓶(10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阀(107),所述电磁阀(107)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06),所述电磁阀(10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开关(10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颖雄郑洪建王慧关媛于典司顾炜卫季辉孙萍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