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高强度高韧性冲压模块,包括冲压模块本体,冲压模块本体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腔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簧,第一压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承载板的顶部放置有模架本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压簧和承载板,可以对模架本体的移动进行缓冲,进而提高冲压模块本体的韧性,通过设置通孔、限位杆、滑块、滑槽、第二压簧和第一定位环,可以带动压板向下移动,对模架本体的顶部进行固定,进而提高模架本体的稳定性,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可以稳定的对模架进行固定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冲压模块结构比较简单,无法稳定的对模架进行固定,且模架的安装和拆卸步骤繁琐,进而降低了生产效率的问题。进而降低了生产效率的问题。进而降低了生产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强度高韧性冲压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冲压模块
,具体为高强度高韧性冲压模块。
技术介绍
[0002]冲压模块是一种注塑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部件,冲压模块主要用于模架的镶件,保证模架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模架中固定的模具的稳定性,广泛使用于各类大型产品的模具开发制造,现有的冲压模块结构比较简单,无法稳定的对模架进行固定,且模架的安装和拆卸步骤繁琐,进而降低了生产效率,为此我们提出高强度高韧性冲压模块,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高强度高韧性冲压模块,具备可以稳定的对模架进行固定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冲压模块结构比较简单,无法稳定的对模架进行固定,且模架的安装和拆卸步骤繁琐,进而降低了生产效率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强度高韧性冲压模块,包括冲压模块本体,所述冲压模块本体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腔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簧,所述第一压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部放置有模架本体,所述冲压模块本体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顶部贯穿通孔且活动连接有第一定位环,两个所述第一定位环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底部与模架本体的顶部紧密贴合,所述限位杆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通孔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配合滑块使用的滑槽,所述滑块的外表面与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压簧,所述第二压簧的顶部与滑槽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
[0005]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定位环,两个所述第二定位环相对的一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相对的一侧均贯穿螺纹套筒且固定连接有夹板。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环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螺杆,所述限位杆的顶部开设有配合螺杆使用的螺纹孔,所述螺杆的外表面与螺纹孔的内表面螺纹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承载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凹槽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配合导向块使用的导向槽,所述导向块的外表面与导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0008]优选的,两个所述夹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远离夹板的一端与模架本体的连接处紧密贴合。
[0009]优选的,所述螺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柄,且转柄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压簧和承载板,可以对模架本体的移动进行缓冲,进而提高冲压模块本体的韧性,通过设置通孔、限位杆、滑块、滑槽、第二压簧和第一定位环,
可以带动压板向下移动,对模架本体的顶部进行固定,进而提高模架本体的稳定性,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可以稳定的对模架进行固定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冲压模块结构比较简单,无法稳定的对模架进行固定,且模架的安装和拆卸步骤繁琐,进而降低了生产效率的问题。
[0012]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二定位环、螺纹套筒、螺纹杆和夹板,可以对模架本体的左右两侧进行固定,进一步提高模架本体的稳定性;
[0013]通过设置螺杆和螺纹孔,可以对第一定位环进行固定,进而对压板进行固定,防止压板产生移动;
[0014]通过设置导向块和导向槽,可以对承载板的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同时也对承载板的移动进行限位;
[0015]通过设置橡胶垫,可以对模架本体进行保护;
[0016]通过设置转柄和防滑纹,可以方便转动螺杆。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剖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压板结构的打开状态剖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结构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结构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中:1、冲压模块本体;2、凹槽;3、第一压簧;4、承载板;5、模架本体;6、通孔;7、限位杆;8、第一定位环;9、压板;10、滑块;11、滑槽;12、第二压簧;13、第二定位环;14、螺纹套筒;15、螺纹杆;16、夹板;17、螺杆;18、螺纹孔;19、导向块;20、导向槽;21、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1:
[0025]请参阅图1
‑
5,高强度高韧性冲压模块,包括冲压模块本体1,冲压模块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凹槽2,凹槽2内腔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簧3,第一压簧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4,承载板4的顶部放置有模架本体5,冲压模块本体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孔6,通孔6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杆7,限位杆7的顶部贯穿通孔6且活动连接有第一定位环8,两个第一定位环8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压板9,压板9的底部与模架本体5的顶部紧密贴合,限位杆7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0,通孔6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配合滑块10使用的滑槽11,滑块10的外表面与滑槽1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滑块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压簧12,第二压簧12的顶部与滑槽1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压簧3和承载板4,可以对模架本体5的移动进行缓冲,进而提高冲压模块本体1的韧性,通过设置通孔6、限位杆7、滑块10、滑槽11、第二压簧12和第一定位环8,可以带动压板9向下移动,对模
架本体5的顶部进行固定,进而提高模架本体5的稳定性。
[0026]实施例2:
[0027]请参阅图1
‑
4,限位杆7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定位环13,两个第二定位环13相对的一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套筒14,螺纹套筒14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5,两个螺纹杆15相对的一侧均贯穿螺纹套筒14且固定连接有夹板16,通过设置第二定位环13、螺纹套筒14、螺纹杆15和夹板16,可以对模架本体5的左右两侧进行固定,进一步提高模架本体5的稳定性。
[0028]请参阅图1、2、3和5,第一定位环8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螺杆17,限位杆7的顶部开设有配合螺杆17使用的螺纹孔18,螺杆17的外表面与螺纹孔18的内表面螺纹连接,通过设置螺杆17和螺纹孔18,可以对第一定位环8进行固定,进而对压板9进行固定,防止压板9产生移动。
[0029]请参阅图2和3,承载板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块19,凹槽2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配合导向块19使用的导向槽20,导向块19的外表面与导向槽20的内表面滑动连接,通过设置导向块19和导向槽20,可以对承载板4的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强度高韧性冲压模块,包括冲压模块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模块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内腔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簧(3),所述第一压簧(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4),所述承载板(4)的顶部放置有模架本体(5),所述冲压模块本体(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孔(6),所述通孔(6)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杆(7),所述限位杆(7)的顶部贯穿通孔(6)且活动连接有第一定位环(8),两个所述第一定位环(8)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压板(9),所述压板(9)的底部与模架本体(5)的顶部紧密贴合,所述限位杆(7)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0),所述通孔(6)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配合滑块(10)使用的滑槽(11),所述滑块(10)的外表面与滑槽(1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滑块(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压簧(12),所述第二压簧(12)的顶部与滑槽(1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高韧性冲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7)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定位环(13),两个所述第二定位环(13)相对的一侧均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常松,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凌云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