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连杆膝关节及假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0957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四连杆膝关节,包括上连接件、连接臂、连接架和下连接件;上连接件的上部用于与大腿残端接受腔固定连接,下连接件下部用于与小腿腿杆固定连接;连接臂上端与上连接件前侧形成绕第一中心线转动的连接,连接臂下端与下连接件上部前侧形成绕第二中心线转动的连接;连接架下端与下连接件上部后侧形成绕第三中心线转动的连接,连接架上端与上连接件后侧形成绕第四中心线转动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四连杆膝关节机构较好的实现人体膝关节的功能,使患者使用行走时步态自然,稳定性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假肢。型还提供了一种假肢。型还提供了一种假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四连杆膝关节及假肢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四连杆膝关节及假肢。

技术介绍

[0002]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且容易出现较多的损伤;因为对于一些膝关节出现较大损伤或者腿部截肢的患者,通过人造机构代替膝关节的功能。
[0003]现有通过设置有单个回转轴的假肢膝关节,大腿和小腿部分通过一个铰链连接,并通过铰链转动模拟人体正常膝关节的运动,此类单轴膝关节机构回转轴的中心即为单轴膝关节机构的瞬时转动中心,由于回转轴的中心稳定,因此此类单轴膝关节机构的瞬时转动中心稳定;但是人的下肢运动过程中,股骨下端与胫骨上端存在滑动与滚动,膝关节的瞬时转动中心位置会产生相应变化,并非稳定不变;因此此类单轴膝关节机构不能很好的模拟人体膝关节瞬时转动中心随时变化的特征,导致患者行走时存在步态不自然,且支撑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四连杆膝关节及假肢,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膝关节机构较好的实现人体膝关节的功能,使患者使用行走时步态自然,稳定性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四连杆膝关节,包括上连接件、连接臂、连接架和下连接件;所述上连接件的上部用于与大腿残端接受腔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件下部用于与小腿腿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臂上端与所述上连接件前侧绕第一中心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臂下端与所述下连接件上部前侧绕第二中心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架下端与所述下连接件上部后侧绕第三中心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架上端与所述上连接件后侧绕第四中心线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中心线、所述第二中心线、所述第三中心线与所述第四中心线平行;所述第一中心线与所述第二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长度,所述第二中心线与所述第三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长度,所述第三中心线与所述第四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第三长度,所述第四中心线与所述第一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第四长度;所述第一长度、所述第二长度和所述第三长度均大于所述第四长度,所述第二长度与所述第三长度之和大于所述第四长度与所述第一长度之和。
[0007]优选地,所述连接臂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臂对称设置于所述上连接件和所述下连接件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连接臂的上端分别与所述上连接件的左右两端绕所述第一中心线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臂的下端分别与所述下连接件上部前侧的左右两端绕所述第二中心线转动连接。
[0008]优选地,两个所述连接臂的上端通过第一转动轴与所述上连接件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臂的下端通过第二转动轴与所述下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架的下端通过第三
转动轴与下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上端通过第四转动轴与所述上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的轴线为所述第一中心线,所述第二转动轴的轴线为所述第二中心线、所述第三转动轴的轴线为所述第三中心线,所述第四转动轴线为所述第四中心线。
[0009]优选地,所述上连接件包括前连接件和后支架;所述后支架一端与所述前连接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架上端通过所述第四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前连接件上部与大腿固定连接,所述前连接件下部与两个所述连接臂上端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前连接件表面为球冠面。
[0011]优选地,所述下连接件采用Y型结构。
[0012]优选地,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假肢,包括如上述述及的四连杆膝关节。
[0013]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四连杆膝关节,其中上连接件上部和大腿残端接受腔固定连接,下连接件下部和小腿腿杆固定连接,连接臂和连接架分别在腿部的前侧和后侧,连接臂的上端与上连接件下部的前侧绕第一中心线转动连接,连接臂的下端与下连接件的前侧绕第二中心线转动连接,连接架的下端与下连接件后侧绕第三中心线转动连接,连接架的上端与上连接件后侧绕第四中心线转动连接,如此可将膝关节看成一个四连杆机构,通过第一中心线、第二中心线、第三中心线和第四中心线平行设置,使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四连杆膝关节各转动连接处能够平稳转动以实现行走;进一步通过使第一长度大于第二长度、第三长度和第四长度,第四长度小于第一长度、第二长度和第三长度,且使第一长度和第四长度之和大于第二长度和第三长度之和,使四连杆膝关节满足双摇杆机构的条件,并使四连杆膝关节瞬时转动中心的运动轨迹能够模拟人体正常膝关节瞬时转动中心运动的轨迹,从而较好的替代人体膝关节的功能,使患者行走步态自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好。
[0015]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假肢,患者使用时行走步态自然,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四连杆膝关节的轴测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所示的四连杆膝关节的主视图;
[0019]图3为图2所示的四连杆膝关节的俯视图。
[0020]图标:1

四连杆膝关节;11

上连接件;111

前连接件;112

后支架;12

连接臂;13

连接架;14

下连接件;15

第一中心线;16

第二中心线;17

第三中心线;18

第四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四连杆膝关节及假肢,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膝关节机构较好的实现人体膝关节的功能,使患者使用行走时步态自然,稳定性好。
[0023]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4]实施例一
[0025]请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四连杆膝关节1,包括上连接件11、连接臂12、连接架13和下连接件14;上连接件11的上部用于与大腿残端接受腔固定连接,下连接件14下部用于与小腿腿杆固定连接;连接臂12上端与上连接件11前侧形成绕第一中心线15转动的连接,连接臂12下端与下连接件14上部前侧形成绕第二中心线16转动的连接;连接架13下端与下连接件14上部后侧形成绕第三中心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连杆膝关节,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接件(11)、连接臂(12)、连接架(13)和下连接件(14);所述上连接件(11)的上部用于与大腿残端接受腔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件(14)下部用于与小腿腿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臂(12)上端与所述上连接件(11)前侧形成绕第一中心线(15)转动的连接,所述连接臂(12)下端与所述下连接件(14)上部前侧形成绕第二中心线(16)转动的连接;所述连接架(13)下端与所述下连接件(14)上部后侧形成绕第三中心线(17)转动的连接,所述连接架(13)上端与所述上连接件(11)后侧形成绕第四中心线(18)转动的连接;且所述第一中心线(15)、所述第二中心线(16)、所述第三中心线(17)和所述第四中心线(18)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中心线(15)与所述第二中心线(16)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长度,所述第二中心线(16)与所述第三中心线(17)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长度,所述第三中心线(17)与所述第四中心线(18)之间的距离为第三长度,所述第四中心线(18)与所述第一中心线(15)之间的距离为第四长度;所述第一长度、所述第二长度和所述第三长度均大于所述第四长度,所述第二长度、所述第三长度和所述第四长度均小于所述第一长度,所述第二长度与所述第三长度之和小于所述第四长度与所述第一长度之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连杆膝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12)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臂(12)对称设置于所述上连接件(11)和所述下连接件(14)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连接臂(12)的上端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翠莲何宇凡张可欣杨念衡高雨佳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