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发光按键结构,其是于透明基材一面印刷有机导电薄膜,该有机导电薄膜另一面则再印刷发光层,而该发光层底面则再形成一介电层,介电层的底端是具有可与发光层电性连接的背光电极层,其背电极层的下缘则形成一保护层,藉由背光电极层与有机导电薄膜的导电使发光层的电子于基态与激态间变换而释放能量以发光,因透明基材是印刷有机导电薄膜,而可使用厚度薄的透明基材,且印刷的有机导电薄膜的厚度亦可有效降低,因此除可有效降低按键的高度,并可减少有机导电薄膜的用料以降低成本,亦可增加其发光结构的可绕性,使按键更具弹性而方便使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光按键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发光按键结构。
技术介绍
习用的手机、掌上型计算机(PDA)等3C产品的资料输入主要以按键输入,而使用时又经常处于光线并不充足的地方,而有于按键底下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再由按键符号处透光,其光度差而不均匀、光源颜色单调且变化不易,而发光二极管是黏于基板上,若故障时需换基板,实不易维修与组装并提高成本;若经常置于潮湿度高,或下雨天时手机不小心遇水,水与水气都会经由按键与手机外壳的细微空隙渗入手机内部,而影响手机内的电路板运作是统等缺失。于是有如图1、2所示改进的发光按键结构的技术,该按键1的表面是黏贴弹性薄膜11,于弹性薄膜11上再贴有发光组件2,该发光组件2具一发光层21,并连接于一电源22、变频器23,并于发光层21表面印刷有不透光层12,而不透光层12上并具有可透光的按键符号121,且其发光层21的含有聚酯高分子的透明基材211’,其厚度约0.08mm~0.125mm表面蒸镀有一层含ITO金属的无机薄膜212’,其厚度约1000A。埃者;该无机薄膜212’另一面则再印刷发光层213,而该发光层213底面则再形成一介电层214,于介电层214的底端是具有可与发光层213电性连接的背光电极层215。藉于发光组件2表面印刷有不透光层12,而不透光层12上并具有可透光的按键符号121,于是开启电源22经变频器23驱动发光层21发光,则发光的光线可自按键符号121处透光。该发光层21的透明基材211表面是先蒸镀有一层无机薄膜212’如ITO金属薄膜,不但蒸镀所使用的透明基材211为聚酯材料较厚,且其ITO金属薄膜亦较厚而ITO浪费材料,又整体发光层21亦较厚而缺乏弹性与卷绕性,又须先经特殊的蒸镀的加工,造成按键制造加工的不便。由此可见,上述习用物品仍有诸多缺失,实非一良善的设计,而亟待加以改良。本案创作人鉴于上述习用改进的发光按键结构所衍生的各项缺点,乃亟思加以改良创新,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后,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件改进的发光按键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于改进的发光按键结构,其按键1的发光组件2具较薄知的透明基材211,其厚度约0.02mm~0.03mm,其一面印刷一层有机导电薄膜212,该导电有机导电薄膜212另一面则再印刷发光层213的发光按键。而可使用厚度薄的透明基材,且印刷的有机导电薄膜的厚度亦可有效降低,因此除可有效降低按键的高度,并可减少有机导电薄膜的用料以降低成本,亦可增加其发光结构的可绕性,使按键更具弹性而方便使用。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于改进的发光按键结构,其是于发光组件2的一面直接印刷有有机导电薄膜212,不须先经特殊的蒸镀的加工,可有效简化按键制造加工程序。可达成上述新型目的的改进的发光按键结构,其是于透明基材一面印刷有有机导电薄膜,该有机导电薄膜另一面则再印刷发光层,而该发光层底面则再形成一介电层,介电层的底端是具有可与发光层电性连接的背光电极层,其背电极层的下缘则形成一保护层,藉由背光电极层的导电使发光层的电子于基态与激态间变换而释放能量以发光,使按键或按键符号得以透光。本技术所提供的改进的发光按键结构,与其它习用物品相互比较时,更具有下列的优点1.本技术是于透明基材上是印刷有机导电薄膜,而可使用厚度薄的透明基材,且印刷的有机导电薄膜的厚度亦可有效降低,因此除可有效降低按键的高度,并可减少有机导电薄膜的用料以降低成本,亦可增加其发光结构的可绕性,使按键更具弹性而方便使用。2.本技术是于透明基材是印刷一层有机导电薄膜,其是为含有PEDOT的有机高分子导电薄膜,而不须先经特殊的蒸镀的加工,可简化按键制造加工程序。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及其附图,将可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其目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习用发光按键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习用发光按键结构的发光组件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改进的发光按键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发光按键的发光组件剖示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具电子传输层的发光组件剖示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按键;11弹性薄膜;12不透光层;121按键符号;2发光组件;21发光层;22电源;23变频器;211、211’透明基材;212有机导电薄膜;212’无机薄膜;213发光层;214介电层;215电极层;216保护层;217电子传输;2电路板;3弹性片体。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3、4所示,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改进的发光按键结构,其主要是于按键1底面黏贴一弹性薄膜11,于弹性薄膜11下方再设有发光组件2于电路板3上方,于发光组件2一侧面则设有弹性片体4恰位于按键1下方,该弹性片体4可设于发光组件2上侧或下侧,通常该弹性片体4是设于发光组件2下侧,且按键1上面印刷有不透光层12并具有可透光的按键符号121;其中,该发光组件2如图4所示,包含有透明基材211,是为一层有机高分子薄膜,而此有机高分子薄膜则通常含有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其厚度约为0.02mm~0.03mm;有机导电薄膜212,是为含有PEDOT高分子的有机导电薄膜,并印刷于透明基材211的一面;发光层213,主要为磷化物发光体(Phosphor),是印刷于有机导电薄膜212的另一面;介电层214,是为含有钛酸钡粉末的涂层,其印刷于发光层213的一表面,用于发光层213与背光电极层215间的绝缘;背光电极层215,是含有导电碳胶或(及)银胶的涂层,而印刷于介电层214与保护层216间内缘周面或表面,并可与发光层213电性连接于一电源22、变频器23,再于背光电极层215的另一面则形成一保护层216而连贴于按键1上。开启电源22经变频器23使背光电极层215导通以驱动发光层21的电子于基态与激态间变换而释放能量以发光使按键得以发光。其次,请参阅图5所示,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改进的发光按键结构另一实施例,其主要是于透明基材211与有机导电薄膜212间内缘周面或表面印刷有电子传输层217,该电子传输层217是含有导电碳胶或(及)银胶的涂层;藉以使导电均匀,进而增进透光度。应当理解,以上结合实施例的说明对本技术而言只是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本技术做出许多变更和修改,其都将落在由下列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发光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是于按键底面黏贴一弹性薄膜,于弹性薄膜下方再设有发光组件于电路板上方,而发光组件的一侧面则设有弹性片体于按键下方,且按键上面印刷有不透光层并具有可透光的按键符号;其中,该发光组件则具有透明基材以印 刷有机导电薄膜,该有机导电薄膜另一面则再印刷发光体,而该发光体底面则再形成一介电层,介电层的底端是具有可与发光层电性连接的背光电极层,其背光电极层的下缘则形成一保护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发光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是于按键底面黏贴一弹性薄膜,于弹性薄膜下方再设有发光组件于电路板上方,而发光组件的一侧面则设有弹性片体于按键下方,且按键上面印刷有不透光层并具有可透光的按键符号;其中,该发光组件则具有透明基材以印刷有机导电薄膜,该有机导电薄膜另一面则再印刷发光体,而该发光体底面则再形成一介电层,介电层的底端是具有可与发光层电性连接的背光电极层,其背光电极层的下缘则形成一保护层。2.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改进的发光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透明基材是为有机高分子薄膜。3.如权利要求书2所述的改进的发光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有机高分子薄膜是含有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4.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改进的发光按键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俊强,邓力升,林明俊,
申请(专利权)人:帝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