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壳式断路器的零飞弧灭弧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0679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壳断路器用的零飞弧灭弧室,其特征在于去游离灭弧栅片和很多V型铁栅片放射型排列组成。板与板保持一定间距,去游离灭弧栅片上打有若干个孔,孔按距排列。板的厚度、孔的大小、孔距、薄板的块数,板距以及选材,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零飞弧灭弧性能和塑壳断路器的分断能力,因此选材很为重要。该新型零飞弧灭弧室用在塑壳断路器上可以改善灭弧性能,提高其分断能力缩短飞弧距离为零。(*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塑壳式断路器的零飞弧天弧室,属于低压断路器
低压电器是低压线路系统配电保护电器,断路器是其中的一类。塑壳断路器包括塑料外壳、四连杆传动机构、触头系统和脱扣器。它的触头系统的外部是一个常规的灭弧室,即利用栅片灭弧。经过研究改进,现在的灭弧室加装一个灭焰器,如中国专利塑壳断路器的天弧装置(专利号为95243814.3)。这种断路器的灭弧装置的灭焰器,由磁性材料薄板制成,在薄板上打有若干个小孔,板块之间按一定距离叠加。有了灭焰器的灭弧室可以加速电弧熄灭并阻止电弧重燃。但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断路器的开断能力不能有效提高,需要加以改进。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塑壳断路器的零飞弧灭弧室,是将通常的灭弧罩与灭焰器合而为一,从结构上加以重新设计,既简单又实用,从而达到有效地限制飞弧和快速熄灭电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原有的塑壳断路器的灭弧室位置上,充分让出一定的空间,设计出去游离灭弧栅片与灭弧室合而为一,成为一种新型零飞弧灭弧室。这种灭弧室中去游离灭弧栅片。其中一片为铁磁性材料薄板,另一片为耐电弧优良的绝缘薄板。薄板之间保持一定间距,薄板上打有多个小孔,孔按距排列。薄板厚度、孔经大小,孔距、板距以薄板选材,都关系到飞弧距离与灭弧性能以及塑壳断路器的分断能力,因此,必须按灭弧室的技术要求加工。由于采用这种新的零飞弧灭弧室,不但灭弧性能大为改善,而且达到了零飞弧,从而使塑壳断路器的技术指标特别是灭弧性能更为先进。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零飞弧灭弧室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零飞弧灭弧室剖图。参照图1和图2,其中〔1〕为灭弧室的栅片,〔2〕为去游离灭弧栅片,〔3〕为V型灭弧栅片反射型排列。所示的新型零飞弧灭弧室的外型尺寸,V型灭弧栅片〔3〕的结构与原塑壳断路器的灭弧室一样。不同之处是在灭弧室前上端部加装了一个板式去游离灭栅片〔2〕。栅片〔2〕选用薄板制成,其厚度控制在0.5~3毫米,板上按一定距离打孔,孔经控制在0.5~3毫米,孔与孔之间的距离在1~4毫米。按照系列产品的需要,薄板厚度,孔经大小、孔与孔之间的距离各有不同。由于采用这种零飞弧灭弧室,与原有的塑壳断路器的灭弧室相比,不但不会使断路器开断能力下降,而且使其安全可靠性更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壳断路器的零飞弧灭弧室,主要包括灭弧室外壳[1]、和安装在壳内的V型放射型栅片[3],其特征在于灭弧室内的顶端加装了一个天焰器[2],该灭焰器[2]由两片磁性材料薄板制成,薄板上钻有若干个圆孔,孔按距陈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壳断路器的零飞弧灭弧室,主要包括灭弧室外壳〔1〕、和安装在壳内的V型放射型栅片〔3〕,其特征在于灭弧室内的顶端加装了一个天焰器〔2〕,该灭焰器〔2〕由两片磁性材料薄板制成,薄板上钻有若干个圆孔,孔按距陈排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飞弧灭弧室,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森贵任越青冯继锋
申请(专利权)人:机械工业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