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电开关脱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0626 阅读:3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漏电开关脱扣器,由外壳、底板和脱扣部件构成,其特征在于:底板上设有与其活接的螺钉,螺钉再通过与其活接的接头与脱扣部件中的弹簧相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脱扣部件中的衔铁相连接。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普通漏电开关脱扣器误动作多,性能不稳的缺陷,具有可调节弹拉力,结构简单,扩大使用范围的优点。(*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漏电开关脱扣器。现有漏电开关脱扣器,一般都由壳体、底板、磁轭、线圈、衔铁、磁钢及弹簧等构成,衔铁的复位是通过与底板固接的弹簧来完成的,弹簧的拉力为一固定值。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影响软磁材料的因素、影响硬磁材料的因素、工作表面的清洁度及组装条件等等,都会使I值波动(根据GB6829-86中规定,1/2IΔn<IΔn<IΔn都视为合格产品),因此对弹簧的要求也不同,I值小时、产品的误动作严重,I大时,危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产品的合格率低。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普通漏电开关脱扣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调节弹簧拉力的漏电开关脱扣器。本技术由外壳、底板和脱扣部件构成,脱扣部件中的顶杆下方设有衔铁,衔铁与磁轭的两触点相接触,磁轭的一侧套装线圈,另一侧由磁轭架固定,磁轭架和衔铁之间设有隔磁衬垫,磁轭的下方为磁钢,线圈上由铆钉固定弹簧片,弹簧片的一端与衔铁的一端相抵,该相抵点与弹簧的一端相连接,底板上设有与其活接的螺钉,螺钉再通过与其活接的接头与弹簧的另一端相连接。当发生漏电时,感应线圈工作,衔铁克服弹簧的拉力,顶出顶杆,断开电源,保障人身安全,通过调节底板上的螺钉,就可控制弹簧的拉力,使其满足需要。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详细内容。附图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由外壳(6),底板(9)和脱扣部件构成,脱扣部件中的顶杆(1)的下方设有衔铁(12),另一端伸出壳体(6)外,衔铁(12)与磁轭(3)的两触点相接触,磁轭(3)的一侧套装线圈(2),另一侧由磁轭架(10)固定,磁轭架(10)和磁轭(3)之间设有隔磁衬垫(4),以防止漏磁,磁轭(3)的下方设有磁钢(11),线圈(2)上由铆钉(14)固定弹簧片(13),弹簧片(3)的一端与衔铁(12)的一端相抵,该相抵点与弹簧(5)的一端相连接,从而使衔铁(12)处于平衡位置。在底板(9)上还设有与其活接的螺钉(8),该活接方式可采用螺接,螺钉(8)再通过与其活接的接头(7)与弹簧(5)的另一端相连接,这样,在脱扣使用时,可以通过调节螺钉(8)来控制弹簧的拉力。本技术通过上述具体结构,使复位弹簧的拉力所以调节,大大扩大了脱扣器的使用范围。同时,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动作可靠性高,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漏电开关脱扣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漏电开关脱扣器,由外壳、底板和脱扣部件构成,脱扣部件中的顶杆下方设有衔铁,衔铁与磁轭的两触点相接触,磁轭的一侧套装线圈,另一侧由磁轭架固定,磁轭架和衔铁之间设有隔磁衬垫,磁轭的下方为磁钢,线圈上由铆钉固定弹簧片,弹簧片的一端与衔铁的一端相抵,该相抵点与弹簧的一端相连接,其特征是:底板(9)上还设有与其活接的螺钉(8),螺钉(8)再通过与其活接的接头(7)与弹簧(5)的另一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电开关脱扣器,由外壳、底板和脱扣部件构成,脱扣部件中的顶杆下方设有衔铁,衔铁与磁轭的两触点相接触,磁轭的一侧套装线圈,另一侧由磁轭架固定,磁轭架和衔铁之间设有隔磁衬垫,磁轭的下方为磁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均乐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伊勒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