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副车架液压衬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0509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副车架液压衬套,包括主簧和外管,主簧由内管和骨架一体硫化而成,外管装配在主簧的外周,主簧与外管之间形成有左腔室和右腔室,左腔室和右腔室通过流道板相连通,内管上设置有灌液通道,灌液通道具有一进口和出口,进口处固定有一用于防止漏液的密封件,出口与左腔室或右腔室相连通;优点是用干灌代替液灌,提高组装的密封性,且可以有效的监控灌液量,成产工艺相对简单。成产工艺相对简单。成产工艺相对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副车架液压衬套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衬套,尤其涉及一种副车架液压衬套。

技术介绍

[0002]衬套作为汽车摆臂总成中的一个零部件,对汽车的舒适度起着重要的作用,衬套一般分为传统的橡胶衬套和液压衬套两种,其中,传统的橡胶衬套因提供的阻尼有限,往往不能快速衰减因颠簸路面、急加速或急减速带来的车身振动,使用范围越来越受限;而液压衬套因具有能够在低频大振幅的情况下提供大阻尼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汽车摆臂总成所采用。
[0003]副车架液压衬套安装在副车架和车身之间,起二级隔振作用,其由内管、橡胶、骨架、外管、流道组成,它的生产过程基本都是先分别硫化橡胶主簧和外管,再将两者结合流道进行液下灌装、压铆翻边而成,在这过程中液下灌装的工序难以进行过程监控,无法量化灌液量,容易出现未灌满的情况,有较大的异响风险;同时,生产工艺相对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副车架液压衬套,其用干灌代替液灌,提高组装的密封性,且可以有效的监控灌液量,成产工艺相对简单。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副车架液压衬套,包括主簧和外管,所述的主簧由内管和骨架一体硫化而成,所述的外管装配在所述的主簧的外周,所述的主簧与所述的外管之间形成有左腔室和右腔室,所述的左腔室和所述的右腔室通过流道板相连通,所述的内管上设置有灌液通道,所述的灌液通道具有一进口和出口,所述的进口处固定有一用于防止漏液的密封件,所述的出口与所述的左腔室或所述的右腔室相连通。
[0006]所述的骨架的两侧分别固定有撞块,所述的撞块与所述的外管之间的距离为3

4mm。该结构中,撞块与所述的外管之间存在3

4mm的距离,这样可以手工压入外管时,对外管进行缩径,以更好适配骨架,此外,在发生碰撞时,通过撞块吸收振动,以进一步减少对主簧的影响,骨架与撞块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
[0007]所述的撞块的侧壁上固定有多根竖向间隔分布的接触筋。该结构中,接触筋的设置加强了撞块的强度,能有效减少撞击对主簧的影响。
[0008]所述的骨架上设置有一弧形槽,所述的流道板嵌设在所述的弧形槽内,且所述的流道板的外壁上开设有一水平分布的弧形流道。该结构中,流道板嵌设在弧形槽内,不易产生松动,且能适配外管,水平分布的弧形流道则起到连通左腔室与所述的右腔室的作用。
[0009]所述的弧形槽的底部设置有一向上突起的卡块,所述的流道板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的卡块相适配的卡槽,所述的卡块位于所述的卡槽内。其好处在于使得流道板在安装后不易发生错位,由此便于液体流动。
[0010]所述的密封件为一钢珠。该结构中,钢珠采用挤入的方式安装在出口处,由此能实
现密封出口,防止液体渗透,提高了密封性。
[0011]所述的左腔室和所述的右腔室内充满粘性液体,所述的液体为乙二醇或丙二醇或乙二醇与丙二醇的混合液。由此有效减缓橡胶的硬化,延长使用寿命,保证摆臂的减震效果。
[0012]所述的外管与所述的主簧为过盈配合。
[0013]所述的主簧上端的外沿周向间隔固定有多个加强筋,每个所述的加强筋的表面布满凸起。由此避免了整个主簧与其他部件接触,采用凸起的方式进行接触,减少了接触面积,改善了隔振效果,有效减少了噪音的产生。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流道板上的设置可以使液体在左腔室和右腔室交换流动,产生足够大的阻尼,对振动衰减效果较好;灌液通道的设置可以有效的监控灌液量,从而避免出现未灌满的情况,降低了异响的风险;密封件的设置能防止液体从灌液通道的出口外溢,提高了密封性;本技术用干灌代替液灌,提高组装的密封性,且可以有效的监控灌液量,成产工艺相对简单。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分解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19]实施例一:如图所示,一种副车架液压衬套,包括主簧1和外管2,主簧1由内管3和骨架4一体硫化而成,外管2装配在主簧1的外周,主簧1与外管2之间形成有左腔室5和右腔室6,左腔室5和右腔室6通过流道板7相连通,内管3上设置有灌液通道8,灌液通道8具有一进口和出口,进口处固定有一用于防止漏液的密封件9,出口与左腔室5或右腔室6相连通。
[0020]实施例二:如图所示,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骨架4的两侧分别固定有撞块43,撞块43与外管2之间的距离为3

4mm。该结构中,撞块43与外管2之间存在3

4mm的距离,这样可以手工压入外管2时,对外管2进行缩径,以更好适配骨架4,此外,在发生碰撞时,通过撞块43吸收振动,以进一步减少对主簧1的影响,骨架4与撞块43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
[0021]撞块43的侧壁上固定有多根竖向间隔分布的接触筋44。该结构中,接触筋44的设置加强了撞块43的强度,能有效减少撞击对主簧1的影响。
[0022]骨架4上设置有一弧形槽41,流道板7嵌设在弧形槽41内,且流道板7的外壁上开设有一水平分布的弧形流道71。该结构中,流道板7嵌设在弧形槽41内,不易产生松动,且能适配外管2,水平分布的弧形流道71则起到连通左腔室5与右腔室6的作用。
[0023]弧形槽41的底部设置有一向上突起的卡块42,流道板7的下端设置有与卡块42相适配的卡槽72,卡块42位于卡槽72内。其好处在于使得流道板7在安装后不易发生错位,由此便于液体流动。
[0024]密封件9为一钢珠。该结构中,钢珠采用挤入的方式安装在出口处,由此能实现密封出口,防止液体渗透,提高了密封性。
[0025]实施例三:如图所示,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二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左腔室5和右腔室6内充满粘性液体,液体为乙二醇或丙二醇或乙二醇与丙二醇的混合液。由此有效减缓橡胶的硬化,延长使用寿命,保证摆臂的减震效果。
[0026]外管2与主簧1为过盈配合。
[0027]主簧1上端的外沿周向间隔固定有多个加强筋11,每个加强筋11的表面布满凸起12。由此避免了整个主簧1与其他部件接触,采用凸起12的方式进行接触,减少了接触面积,能有效减少噪音的产生。
[0028]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定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本技术还可以对上述各种零部件的构造进行材料和结构的改进,或者是采用技术等同物进行替换。故凡运用本技术的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或直接或间接运用于其他相关
均同理皆包含于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副车架液压衬套,包括主簧和外管,所述的主簧由内管和骨架一体硫化而成,所述的外管装配在所述的主簧的外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簧与所述的外管之间形成有左腔室和右腔室,所述的左腔室和所述的右腔室通过流道板相连通,所述的内管上设置有灌液通道,所述的灌液通道具有一进口和出口,所述的进口处固定有一用于防止漏液的密封件,所述的出口与所述的左腔室或所述的右腔室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车架液压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架的两侧分别固定有撞块,所述的撞块与所述的外管之间的距离为3

4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副车架液压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撞块的侧壁上固定有多根竖向间隔分布的接触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车架液压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架上设置有一弧形槽,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亮俞超逄瑞英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