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刚专利>正文

无励磁分接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0428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变压器的无励磁分接开关,它由操动机构、转轴、绝缘件、绝缘板、动触头、静触柱等构成,其特征在于静触柱为柱状结构,安装于转轴上的动触头为弧状结构,安装设于绝缘件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大大提高各静触头间、动触头间的绝缘水平,特别适用于档位较少、绝缘水平较高的分接开关上,用于变压器无励磁调压。(*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变压器的无励磁分接开关。现有技术中的无励磁分接开关如图1、2所示,为单相无励磁鼓形分接开关,其要提高触头间绝缘水平只能增大静触柱(6)的间距,同时为操动的需要动触头(5)的直径也必须加大,这样动触头与静触柱间间距的增加就有限,且动作后动触头(5)稳定性也差,因而该鼓形开关由于结构限制不能满足较高的触头间绝缘水平要求。而现实中有些特种变压器所用开关(如整流、电炉等变压器及电力变压器的精细调及大范围调压开关)往往要求开关档位不多但触头间绝缘水平要求较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使用、维护更为简便,开关内部绝缘水平高的无励磁分接开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操动机构(1)、转轴(2)、绝缘件(3)、绝缘板(4)、动触头(5)、静触柱(6),其特征在于静触柱(6)为柱状结构,安装于转轴(2)上的动触头(5)为弧状结构,动触头与静触柱在径向相接,动触头(5)、静触柱(6)均安设于绝缘件(3)内。上述方案中,动触头(5)与静触柱(6)间及各静触柱(6)间均设置有油隙(7)及隔离板(8b)。绝缘件(3)内同时设置两组以上动、静触头接触组,两组间由转轴(2)驱动,构成多相开关或大电流开关。转轴(2)为绝缘材质及偏心结构,其上还设置有隔离筒(9)。静触柱(6)穿装于上下两绝缘板(4)上,或固定联接于绝缘件(3)内壁上。绝缘件(3)为筒形,或为多个绝缘杆构成的笼形。转轴(2)上固定有支持件(11),动触头通过弹簧(12)穿装在支持件上。在绝缘件(3)外围设置一层或多层绝缘筒(14)。在隔离筒(9)的外周设置径向隔离板(8a)。根据上述方案,本技术的主要特征在于静触柱(6)为柱状结构,且位于动触头系统外部成周向分布,因而对外电场均匀性好。动触头(5)为扇形,位于静触柱(6)内,在弹簧(12)推力作用下与静触柱(6)相接合,该扇形动触头(5)的采用大大提高了动触头(5)与非接合静触柱(6)之间的绝缘距离,从而提高触头间允许工作电压及试验电压。外绝缘件(3)的设置产生隔离效应,使开关占用变压器内部有效空间大大缩小,利于变压器的节材设计、绝缘水平的提高,也使开关体积更有利于小型化。绝缘件(3)内设置多组动、静触头组,则使开关多相化或大电流化。如多个触头组间相互绝缘,则构成多相开关,如组间不相互绝缘则多组并联构成大电流触头。多组或多相组合则使变压器使用开关台数减少,同步性好,安装、操作、维护简化,可靠性提高。转轴(2)为绝缘材质则更进一步提高动、静触头间爬距从而提高了耐压水平。静触柱(6)穿装于绝缘板(4)上更简单,当绝缘水平有特殊要求时静触柱(6)还可固定在绝缘件(3)内壁上。绝缘件(3)可为筒形,也可由多个绝缘杆构成的笼形。绝缘件外围设置一层或多层绝缘筒(14),进一步改善电场。在隔离筒(9)的外围沿径向在静触柱(6)间设置隔离板,进一步改善静触柱间的介质绝缘。本技术结构简便、操作容易、成本低,适用于各种大型及特种变压器上,尤其是触头间绝缘水平要求较高的范围开关,粗细调开关、Y-Δ转换、串并联等特种开关上。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图1为现有的单相开关主视图。图2为图1的B-B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单相开关主剖视图。图4为图3及图5的C-C剖图。图5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主剖视图。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4所示,为一单相二档位无励磁分接开关本体部分。具有上联的操动机构(1)、与穿装于上下两绝缘板(4)中部的转轴(2)相离合。绝缘板周边设置有静触柱(6),静触柱(6)上接有与线圈分接线相连的引线(10),转轴(2)上固定有支持件(11),动触头(5)通过弹簧(12)穿装在支持件(11)上,使动触头(5)在尾部弹簧(12)压力作用下与静触柱(6)相接合,动触头、静触柱和绝缘板均装于绝缘件(3)内。当主轴旋转时,动触头(5)随之转动从一位置换至另一位置而实现调压功能。为提高相邻静触柱(6)间绝缘水平,在绝缘板(4)上其间多处设置了油隙(7)及隔离板(8b),为提高动触头(5)与未接静触柱(6)间绝缘水平,在其间设置了隔离筒(9)、隔离罩(13),当开关转轴(2)为绝缘材质时,动、静触头间绝缘水平进一步提高。为提高静触柱(6)间绝缘水平,图示中筒形绝缘件(3)筒壁上也设置有油隙(7)及隔离板(8b),并在隔离筒(9)的外围设置径向隔板(8a)。为提高开关外围与周边绝缘水平,开关外部绝缘件外围可设置一层或多层绝缘筒(14)。开关在变压器的固定通过绝缘件(3)上的安装孔完成。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如图4、5所示。在开关电流过大时,考虑到绝缘板强度及触柱上并联引线的方便,可同时在绝缘件(3)内设置二组并联的触头组。其间通过联轴器(15)联接。每组触头组的结构与上一实施例相同。如果设计成多相,则在一个绝缘件(3)内多并联几组图示触头组,每两组间用绝缘轴联接,则构成多相开关,这样多相间同轴同步转动可靠性高,且还利于变压器节材设计。如果静触柱(6)数量增加,则可用于更多档位。随触头间绝缘水平不同及档位不同,开关外径大小也随之变化。必要时绝缘件(3)可由多根立式绝缘杆周向布置构成的笼形开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励磁分接开关,包括操动机构(1)、转轴(2)、绝缘件(3)、绝缘板(4)、动触头(5)、静触柱(6),其特征在于静触柱(6)为柱状结构,安装于转轴(2)上的动触头(5)为弧状结构,动触头与静触柱在径向相接,动触头(5)、静触柱(6)均安设于绝缘件(3)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励磁分接开关,包括操动机构(1)、转轴(2)、绝缘件(3)、绝缘板(4)、动触头(5)、静触柱(6),其特征在于静触柱(6)为柱状结构,安装于转轴(2)上的动触头(5)为弧状结构,动触头与静触柱在径向相接,动触头(5)、静触柱(6)均安设于绝缘件(3)内。2.按权利要求1所述无励磁分接开关,其特征在于动触头(5)与静触柱(6)间及各静触柱(6)间均设置有油隙(7)及隔离板(8b)。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无励磁分接开关,其特征在于绝缘件(3)内同时设置两组以上动、静触头接触组,两组间由转轴(2)驱动,构成多相开关或大电流开关。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无励磁分接开关,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秦伟
申请(专利权)人:刘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