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电式移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0137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移印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电式移印机,包括主机体、安装在主机体上的滑台、安装在滑台上的移印组件,所述移印组件包括移印头组件和对应移印头组件的移印台与墨杯组件;所述移印头组件包括移印头装置、连接移印头装的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前端设有减速机,减速机前端安装有凸轮;第二伺服电机前端设有丝杆;移印头装置包括移印头、滑套、安装在滑套上的印头架、滑轨组件和连接滑轨组件的带动板,带动板上设有摇杆;摇杆上端连接在凸轮上;移印头装置与丝杆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伺服电机驱动,减速机增强扭矩,能够为胶头提供较大的下压力,保证了印刷大面积印刷物的印刷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电式移印机


[0001]本技术涉及移印机
,尤其涉及一种全电式移印机。

技术介绍

[0002]移印机是一种印刷设备,适用于塑胶、玩具、玻璃、金属、陶磁、电子、IC封等。移印是一种间接的可凹胶头印刷技术,目前已成为各种物体表面印刷和装饰的一种主要方法,主要通过可形变的胶头粘连印刷图案,对产品进行印刷的印刷设备,广泛应用于塑胶、玩具、玻璃、金属、陶瓷和电子等印刷加工,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对印刷的需求逐步提高,但现有的移印机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需要更方便使用的移印机,现有的移印机包括胶头和垂直驱动机构,胶头用于将油墨转印到产品上,垂直驱动机构采用气动驱动设备(比如气缸),气动驱动设备产生动力,推动胶头上下运动,从而使胶头与产品接触,完成转印工作。现有的使用气缸驱动胶头运动的方式,胶头移动距离的精度不高,胶头可能产生抖动,导致转印效果不太好。
[0003]传统工位移印印刷主要采用链条式传动机构,定位时易偏移,导致印刷精度不高,印刷质量不稳定,其次,现有的移印机在控制印刷过程中存在印刷公差,印刷精度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电式移印机,结构简单,适用性强,伺服电机驱动,减速机增强扭矩,能够为胶头提供较大的下压力,保证印刷效果,且速度平稳可调,定位精确,同时行程可调,无需购买空气压缩机、储气罐等气动设备,减少成本。
[0005]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全电式移印机,包括主机体、安装在主机体上的滑台、安装在滑台上的移印组件,所述移印组件包括移印头组件和对应移印头组件的移印台与墨杯组件;所述移印头组件包括移印头装置、连接移印头装的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前端设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前端安装有凸轮;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前端设有丝杆;所述移印头装置包括移印头、滑套、安装在滑套上的印头架、滑轨组件和连接滑轨组件的带动板,所述带动板上设有摇杆;所述摇杆上端连接在凸轮上;移印头装置与丝杆相连接;所述移印头装置通过滑套安装在滑台设有的导杆上;所述墨杯组件与滑套相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移印头组件安装在所述主机体上设有的滑台上部。
[0007]进一步的,为保证移印头可进行上下运动,所述凸轮上设有用于连接摇杆的螺栓,所述螺栓位于凸轮圆心上方一侧位置处,其到圆心的距离大于其到凸轮边缘的距离。
[0008]进一步的,为保证墨杯的稳定性,所述墨杯组件包括基座组件、墨杯锁紧装置组成,所述墨杯锁紧装置包括安装在基座组件两侧的力臂和调整固定块;所述调整固定块一侧设有可移动的拉簧固定板,所述力臂与拉簧固定板之间设有拉簧;所述力臂朝上一端处设有固定片。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主机体上设有三角座,所述三角座固定在所述主机体设有的导轨
上;所述移印台安装在所述三角座上,所述移印台上设有模座。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安装在所述滑台上设有的承台上;第二伺服电机安装在所述主机体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滑套上设有用于穿过导杆的导向孔。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主机体下部设有定位杆与移动轮。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三角座上设有用于调节三角座高度的手轮。
[0014]进一步的,所述导杆前端设有人机交互装置。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全电式移印机,移印头在移印台和墨杯组件之间位移是通过滑套的带动来实现的,为驱动滑套精确的直线运动,使用了伺服电机驱动,丝杆转换动力,导杆做导向和承受载荷,保证滑套工作平稳,而且使用伺服电机,相对于传统的气动移印机的滑套,有定位精准,误差小,且行程可调等优点;
[0016]为控制移印头的升降同样采用伺服电机驱动,经过减速机增强扭矩后带动凸轮,使固定在凸轮上的摇杆往复运动,通过带动板使滑轨组件和摇杆相连接,摇杆的往复运动转换为滑轨组件的直线运动,以带动移印头的上下动作。从而形成一伺服电机驱动的,减速机增强扭矩的,凸轮

摇杆

滑套。采用该种传动机构可以为移印头提供较大的下压力;以使移印机在印刷较大面积的印刷较大的面积的印刷物时,也能使移印头有较大的下压力来保证印刷的效果和精度。
[0017]墨杯组件安装在滑套上,当移印头沾墨完成后,滑套前移带动墨杯组件往前在钢板图案上覆墨。当移印头印刷结束后,滑套会带动墨杯组件后移,即会将油墨覆到钢板图案上,从而完成覆墨,移印头即可再次沾取油墨。通过滑套带动移印头和墨杯组件动作的形式,无需单独配置驱动,有效地节省了印刷设备的成本。
[0018]动作流程:第二伺服电机带动滑套位移,同步的滑台带动墨杯与移印头后移,完成覆墨;移印头在第一伺服电机的带动下向下压完成移印头沾墨;沾墨后移印头提升;滑套带动移印头和墨杯前移,墨杯在钢板图案上敷墨;移印头下压印刷;印刷结束后,通过第一伺服电机提升移印头。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
[0020]图1是本技术一种全电式移印机的立体结构图;
[0021]图2是本技术一种全电式移印机中移印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一种全电式移印机中移印头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一种全电式移印机中墨杯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主机体1、定位杆11、移动轮12、滑台2、导杆21、承台22、移印组件3、移印头组件4、移印头装置41、移印头411、滑套412、导向孔4121、印头架413、滑轨组件414、带动板415、摇杆416、第一伺服电机42、第二伺服电机43、减速机44、凸轮45、螺栓451、丝杆46、移印台5、模座51、墨杯组件6、基座组件61、墨杯锁紧装置62、力臂621、调整固定块622、拉簧固定板623、拉簧63、固定片64、三角座7、导轨71、手轮72、人机交互装置8。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全电式移印机做进一步说明:
[0026]如图1

4所示的一种全电式移印机,主要包括主机体1、安装在主机体1上的滑台2、安装在滑台2上的移印组件3,所述移印组件3包括移印头组件4和对应移印头组件4的移印台5与墨杯组件6;所述移印头组件4包括移印头装置41、连接移印头装置41的第一伺服电机42和第二伺服电机43,所述第一伺服电机42前端设有减速机44,所述减速机44前端安装有凸轮45;所述第二伺服电机43前端设有丝杆46;所述移印头装置41包括移印头411、滑套412、安装在滑套412上的印头架413、滑轨组件414和连接滑轨组件414的带动板415,所述带动板415上设有摇杆416;所述摇杆416上端连接在凸轮45上;移印头装置41与丝杆46相连接;所述移印头装置41通过滑套412安装在滑台2设有的导杆21上;所述墨杯组件6与滑套412相连接,移印头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电式移印机,包括主机体、安装在主机体上的滑台、安装在滑台上的移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印组件包括移印头组件和对应移印头组件的移印台与墨杯组件;所述移印头组件包括移印头装置、连接移印头装置的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前端设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前端安装有凸轮;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前端设有丝杆;所述移印头装置包括移印头、滑套、安装在滑套上的印头架、滑轨组件和连接滑轨组件的带动板,所述带动板上设有摇杆;所述摇杆上端连接在凸轮上;移印头装置与丝杆相连接;所述移印头装置通过滑套安装在滑台设有的导杆上;所述墨杯组件与滑套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电式移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印头组件安装在所述主机体上设有的滑台上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电式移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上设有用于连接摇杆的螺栓,所述螺栓位于凸轮圆心上方一侧位置处,其到圆心的距离大于其到凸轮边缘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电式移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杯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仲威许锦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禹淂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