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钢管柱浇混凝土的漏斗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包括上筒体和下筒体,所述上筒体和下筒体均呈圆筒形,所述上筒体的直径大于下筒体的直径,所述下筒体设在上筒体的底端,所述上筒体与下筒体之间设有过渡筒,所述过渡筒顶端与上筒体固定焊接,所述过渡筒底端与下筒体固定焊接,所述过渡筒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减小,所述上筒体内部设有传导机构,所述传导机构包括固定盒、传导轴和螺旋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上筒体的内部设置传导机构,驱动传导轴带动螺旋叶转动,螺旋叶转动时可将混凝土快速向下传导,大大提高了混凝土向钢管柱体内部的输入速度,提高混凝土向钢管柱体内部的导入效率。土向钢管柱体内部的导入效率。土向钢管柱体内部的导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钢管柱浇混凝土的漏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公路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钢管柱浇混凝土的漏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公路工程施工中,需要经常使用钢管混凝土,钢管混凝土是指在钢管中填充混凝土而形成、且钢管及其核心混凝土能共同承受外荷载作用的结构构件。对钢管柱中浇筑混凝土,目前常采用的是高抛法进行钢柱混凝土浇筑,然而钢柱顶端的浇筑洞口一般较小,直径比泵管导管直径小,在浇筑时很难实现浇筑洞口与泵管导管口的准确对接,容易出现混凝土不能按预定目标全部注入浇筑洞口内、混凝土喷洒在周围的问题,因此需要使用漏斗与泵管进行对接,通过漏斗将混凝土导入到钢管柱中。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用于钢管柱浇混凝土的漏斗装置为普通漏斗,导入混凝土速度较慢,缺少能够增加混凝土向钢管柱内部导入速度的机构,因此混凝土向钢管柱中的导入效率较低。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用于钢管柱浇混凝土的漏斗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钢管柱浇混凝土的漏斗装置,通过在上筒体的内部设置传导机构,驱动传导轴带动螺旋叶转动,螺旋叶转动时可将混凝土快速向下传导,大大提高了混凝土向钢管柱体内部的输入速度,提高混凝土向钢管柱体内部的导入效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漏斗装置缺少能够增加混凝土向钢管柱内部导入速度的机构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钢管柱浇混凝土的漏斗装置,包括上筒体和下筒体,所述上筒体和下筒体均呈圆筒形,所述上筒体的直径大于下筒体的直径,所述下筒体设在上筒体的底端,所述上筒体与下筒体之间设有过渡筒,所述过渡筒顶端与上筒体固定焊接,所述过渡筒底端与下筒体固定焊接,所述过渡筒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减小,所述下筒体用于插接在钢管柱体的内部;
[0007]所述上筒体内部设有传导机构,所述传导机构包括固定盒、传导轴和螺旋叶,所述螺旋叶固定焊接在传导轴的外壁上,所述传导轴顶端延伸进固定盒的内部,所述传导轴顶端通过轴承与固定盒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传导轴位于固定盒内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固定盒底端固定焊接有支撑斜杆,所述支撑斜杆远离固定盒的一端与上筒体的内壁固定焊接,所述上筒体一侧设有传动机构;
[0008]所述上筒体底端固定焊接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底端设有防倾倒机构,所述防倾倒机构包括第一外套筒,所述第一外套筒顶端与固定圈固定焊接,所述第一外套筒套接在钢管柱体的外侧。
[0009]优选的,所述防倾倒机构包括第二外套筒,所述第二外套筒顶端与固定圈固定焊接,所述第二外套筒两侧均设有螺杆,所述第二外套筒两侧外壁均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内
侧与螺杆螺纹连接,所述螺杆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
[0010]优选的,所述螺杆远离手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垫,所述压垫由橡胶材料制成。
[0011]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机和转轴,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上筒体的侧壁上,所述电机输出端与转轴传动连接,所述转轴延伸进上筒体的内部,所述转轴一端通过密封轴承与上筒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延伸进固定盒的内部,所述转轴通过密封轴承与固定盒的外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位于固定盒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
[0012]优选的,所述上筒体一侧外壁固定焊接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套在电机的外侧。
[0013]优选的,所述固定盒顶端固定焊接有导向罩,所述导向罩两侧均设有斜面。
[0014]优选的,所述上筒体顶端固定焊接有导料筒,所述导料筒直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术通过在上筒体的内部设置传导机构,驱动传导轴带动螺旋叶转动,螺旋叶转动时可将混凝土快速向下传导,大大提高了混凝土向钢管柱体内部的输入速度,提高混凝土向钢管柱体内部的导入效率;
[0017]2、本技术通过设置防倾倒机构,第二外套筒套接在钢管柱体的外侧,从而钢管柱体插接在下筒体与第二外套筒之间,转动手轮带动螺杆和压垫压紧在钢管柱体的侧壁上,可将漏斗装置整体锁紧在钢管柱体上,有效防止漏斗装置倾倒,提高了漏斗装置在浇筑施工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导向罩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图1中的A处放大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2的剖视图;
[0022]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图4中的B处放大图。
[0023]图中:1上筒体、2下筒体、3过渡筒、4固定盒、5传导轴、6第一齿轮、7螺旋叶、8支撑斜杆、9固定圈、10第一外套筒、11第二外套筒、12螺杆、13螺孔、14手轮、15压垫、16电机、17保护罩、18转轴、19第二齿轮、20导向罩、21导料筒、22钢管柱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5]实施例1,参照附图1
‑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钢管柱浇混凝土的漏斗装置,包括上筒体1和下筒体2,所述上筒体1和下筒体2均呈圆筒形,所述上筒体1的直径大于下筒体2的直径,所述下筒体2设在上筒体1的底端,所述上筒体1与下筒体2之间设有过渡筒3,所述过渡筒3顶端与上筒体1固定焊接,所述过渡筒3底端与下筒体2固定焊接,所述过渡筒3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减小,所述下筒体2用于插接在钢管柱体22的内部;
[0026]所述上筒体1内部设有传导机构,所述传导机构包括固定盒4、传导轴5和螺旋叶7,所述螺旋叶7固定焊接在传导轴5的外壁上,所述传导轴5顶端延伸进固定盒4的内部,所述
传导轴5顶端通过轴承与固定盒4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传导轴5位于固定盒4内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6,所述固定盒4底端固定焊接有支撑斜杆8,所述支撑斜杆8远离固定盒4的一端与上筒体1的内壁固定焊接,所述上筒体1一侧设有传动机构;
[0027]所述上筒体1底端固定焊接有固定圈9,所述固定圈9底端设有防倾倒机构,所述防倾倒机构包括第一外套筒10,所述第一外套筒10顶端与固定圈9固定焊接,所述第一外套筒10套接在钢管柱体22的外侧;
[0028]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机16和转轴18,所述电机16固定安装在上筒体1的侧壁上,所述电机16输出端与转轴18传动连接,所述转轴18延伸进上筒体1的内部,所述转轴18一端通过密封轴承与上筒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18远离电机16的一端延伸进固定盒4的内部,所述转轴18通过密封轴承与固定盒4的外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18位于固定盒4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9,所述第二齿轮19与第一齿轮6啮合;
[0029]进一步地,所述上筒体1一侧外壁固定焊接有保护罩17,所述保护罩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钢管柱浇混凝土的漏斗装置,包括上筒体(1)和下筒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筒体(1)和下筒体(2)均呈圆筒形,所述上筒体(1)的直径大于下筒体(2)的直径,所述下筒体(2)设在上筒体(1)的底端,所述上筒体(1)与下筒体(2)之间设有过渡筒(3),所述过渡筒(3)顶端与上筒体(1)固定焊接,所述过渡筒(3)底端与下筒体(2)固定焊接,所述过渡筒(3)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减小,所述下筒体(2)用于插接在钢管柱体(22)的内部;所述上筒体(1)内部设有传导机构,所述传导机构包括固定盒(4)、传导轴(5)和螺旋叶(7),所述螺旋叶(7)固定焊接在传导轴(5)的外壁上,所述传导轴(5)顶端延伸进固定盒(4)的内部,所述传导轴(5)顶端通过轴承与固定盒(4)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传导轴(5)位于固定盒(4)内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6),所述固定盒(4)底端固定焊接有支撑斜杆(8),所述支撑斜杆(8)远离固定盒(4)的一端与上筒体(1)的内壁固定焊接,所述上筒体(1)一侧设有传动机构;所述上筒体(1)底端固定焊接有固定圈(9),所述固定圈(9)底端设有防倾倒机构,所述防倾倒机构包括第一外套筒(10),所述第一外套筒(10)顶端与固定圈(9)固定焊接,所述第一外套筒(10)套接在钢管柱体(22)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钢管柱浇混凝土的漏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倒机构包括第二外套筒(11),所述第二外套筒(11)顶端与固定圈(9)固定焊接,所述第二外套筒(11)两侧均设有螺杆(1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兆魏,
申请(专利权)人:陈兆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