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及其防盗追踪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9836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及其防盗追踪定位装置,涉及车辆防盗技术领域,针对车辆防盗装置功能单一等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焊接有贯穿并延伸至第一箱体外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圈螺纹套接有螺管,所述螺管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支撑板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发出警报,能够引起行人注意,吓退偷盗者,催人泪下,剧烈咳嗽,喷嚏不止,令人难以忍受,从而逼退偷盗者,摄像头能够三百六十度无死角转动,记录车内情况,有利于取证,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吗,适合大量推广。推广。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及其防盗追踪定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防盗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及其防盗追踪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车辆安全是一个产量极大的产业,多年来已经开发出许多不同的防盗装置以防止车辆盗窃,尽管专利技术者做出了最大努力,但在许多国家,车辆盗窃仍然很普遍,许多新型车辆装配有复杂的车辆警报系统、防盗系统或GPS跟踪单元,然而,尽管在车辆中包含这些装置和系统,但每年仍有大量车辆被盗。
[0003]传统的车辆防盗装置一般只具备简单的警报功能,功能单一,不一定能够使偷盗者退却,从而使得车辆被盗,现有的防盗装置不能够逼退偷盗者,不具有摄像功能,留下偷盗者的身影,不利于警方取证,为此,提出了一种车辆及其防盗追踪定位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技术目的
[0005]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车辆及其防盗追踪定位装置,该装置能够发出警报,能够引起行人注意,吓退偷盗者,催人泪下,剧烈咳嗽,喷嚏不止,令人难以忍受,从而逼退偷盗者,摄像头能够三百六十度无死角转动,记录车内情况,有利于取证,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吗,适合大量推广。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及其防盗追踪定位装置,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焊接有贯穿并延伸至第一箱体外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圈螺纹套接有螺管,所述螺管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支撑板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相互远离的一端与第一箱体的顶部铰接,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摄像头,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打火器,所述电打火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远离电打火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底部与第一箱体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的顶部内壁焊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第二箱体顶部内壁的一端焊接有定触片,所述第二箱体的底部套接有贯穿并延伸至第一箱体外的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动触片,所述第一箱体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有蜂鸣器,所述第一箱体的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有中央处理器和定位器,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盘。
[0008]优选的,所述活动板靠近第一箱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套接有第一滑块,所述连接杆远离支撑板的一端与第一滑块铰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箱体的两侧内壁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套接有第二滑块,所述定触片的两端与第二滑块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活动柱的两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箱体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相互靠近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相互靠近的一侧焊接有卡块,所述活动杆相互远离的一侧焊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活动杆的一端与第二箱体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的底部通过螺栓与第一箱体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型号为JSF42
‑3‑
30

AS

1000。
[0012]优选的,所述中央处理器与伺服电机、蜂鸣器和定位器电性连接,所述定触片与蜂鸣器电性连接,所述摄像头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4]1、该装置通过蜂鸣器、定触片、动触片和活动柱等结构,其中当偷盗者想要拆除摄像头时,当他碰到活动柱时,使活动柱向上运动能够使动触片与定触片接触,从而使蜂鸣器开始工作,蜂鸣器发出警报,能够引起行人注意,吓退偷盗者。
[0015]2、该装置通过中央控制器、电打火器、气囊和连接线等结构,其中蜂鸣器工作信号传递个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控制电打火器开始工作,电打火器开始工作能够使气囊内的磷引爆,镁在空气中迅速燃烧,放出含紫外线的耀眼白光,同时放出热量使硝酸盐分解,氧气又进一步促进镁、铝燃烧;气囊中装有易挥发的液溴,它能刺激人的敏感部位——眼鼻等器官粘膜,催人泪下,剧烈咳嗽,喷嚏不止,令人难以忍受,从而逼退偷盗者。
[0016]3、该装置通过伺服电机、中央处理器、螺纹杆和活动板等结构,其中通过伺服电机工作能够使支撑板向上运动,支撑板向上运动能够使连接杆运动,连接杆运动能够使活动板开始运动,从而使活动板为倾斜状态,方便气囊内产生的气体喷出,同时摄像头三百六十度无死角转动,记录车内情况,有利于取证。
[0017]4、综上所述,该装置能够发出警报,能够引起行人注意,吓退偷盗者,催人泪下,剧烈咳嗽,喷嚏不止,令人难以忍受,从而逼退偷盗者,摄像头能够三百六十度无死角转动,记录车内情况,有利于取证,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吗,适合大量推广。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车辆及其防盗追踪定位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车辆及其防盗追踪定位装置的A部分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车辆及其防盗追踪定位装置的B部分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车辆及其防盗追踪定位装置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1、第一箱体;2、中央处理器;3、定位器;4、气囊;5、电打火器;6、伺服电机;7、连接线;8、吸盘;9、蜂鸣器;10、活动板;11、连接杆;12、摄像头;13、螺纹杆;14、螺管;15、支撑板;16、定触片;17、活动柱;18、第二箱体;19、动触片;20、第一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4]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车辆及其防盗追踪定位装置,包括第一箱体1,第一箱体1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6,伺服电机6启动能够使螺纹杆13转动,伺服电机6的输出端焊接有贯穿并延伸至第一箱体1外的螺纹杆13,螺纹杆13转动能够使螺管14向上运动,螺纹杆13的外圈螺纹套接有螺管14,螺管14向上运动能够使支撑板15向上运动,螺管14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5,支撑板15的顶部铰接有连接杆11,支撑板15向上运动能够使连接杆11运动,连接杆11远离支撑板15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活动板10,连接杆11运动能够使活动板10运动,活动板10相互远离的一端与第一箱体1的顶部铰接,螺纹杆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摄像头12,螺纹杆13转动能够使摄像头12转动,第一箱体1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打火器5,电打火器5开始工作能够使气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及其防盗追踪定位装置,包括第一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6),所述伺服电机(6)的输出端焊接有贯穿并延伸至第一箱体(1)外的螺纹杆(13),所述螺纹杆(13)的外圈螺纹套接有螺管(14),所述螺管(14)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5),所述支撑板(15)的顶部铰接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远离支撑板(15)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活动板(10),所述活动板(10)相互远离的一端与第一箱体(1)的顶部铰接,所述螺纹杆(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摄像头(12),所述第一箱体(1)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打火器(5),所述电打火器(5)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线(7),所述连接线(7)远离电打火器(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囊(4),所述气囊(4)的底部与第一箱体(1)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箱体(1)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箱体(18),所述第二箱体(18)的顶部内壁焊接有第一弹簧(20),所述第一弹簧(20)远离第二箱体(18)顶部内壁的一端焊接有定触片(16),所述第二箱体(18)的底部套接有贯穿并延伸至第一箱体(1)外的活动柱(17),所述活动柱(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动触片(19),所述第一箱体(1)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有蜂鸣器(9),所述第一箱体(1)的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有中央处理器(2)和定位器(3),所述第一箱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盘(8)。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桂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峰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