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迟庆峰专利>正文

一种拱壳结合的装配式屋顶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9625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拱壳结合的装配式屋顶建筑结构,包括半圆拱形屋顶,半圆拱形屋顶的两端分别紧密连接有壳体封闭端;半圆拱形屋顶包括多个上层弧形单元以及位于上层弧形单元下方的下层弧形单元;壳体封闭端包括若干上层弧度板以及位于上层弧度板下方的下层弧度板,上层弧度板和下层弧度板交错分布相互支撑并通过连接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弧形板首尾紧密连接,形成宽度较窄的半圆形拱形形状,多个上层弧形单元横向并列排布,形成半圆形拱形形状的屋顶,壳体封闭端壳体设置在半圆拱形屋顶两端,形成拱壳形屋顶建筑结构,拱壳形结构利于疏水,跨度大,各方向受力方向均为压力,适合发挥钢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的特点。挥钢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的特点。挥钢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拱壳结合的装配式屋顶建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屋顶结构
,具体是指一种拱壳结合的装配式屋顶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屋顶形状主要有平屋顶,脊形屋顶,坡形屋顶,拱壳形屋顶,其中以拱壳形屋顶跨度最大,但建造技术最为复杂。对于现有施工技术,如需建造跨度较大的壳体屋顶,一般选择使用拱壳体钢结构支撑拱壳形混凝土板,大量使用钢材,浪费资源,且施工复杂,保养困难,造价颇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拱壳形装配式屋顶建筑结构,上下交错分布且通过连接件紧固,在保证其建造强度较高、使用寿命较长之外,还能便于建造初期的装卸,便于运输,节省资源。
[0004]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拱壳结合的装配式屋顶建筑结构,包括半圆拱形屋顶,半圆拱形屋顶的两端分别紧密连接有壳体封闭端;
[0005]半圆拱形屋顶包括多个上层弧形单元以及位于上层弧形单元下方的下层弧形单元,上层弧形单元包括多个上弧形板,上弧形板首尾紧密连接,形成半圆形拱形形状,多个上层弧形单元横向并列排布,下层弧形单元包括若干下弧形板,下弧形板相邻边紧密连接,形成半圆形拱形形状,上下分布的上弧形板和下弧形板交错分布,并通过连接件固接;
[0006]壳体封闭端包括若干上层弧度板以及位于上层弧度板下方的下层弧度板,上层弧度板和下层弧度板交错分布并通过连接件连接。
[0007]上弧形板首尾紧密连接,形成宽度较窄的半圆形拱形形状,多个上层弧形单元横向并列排布,形成半圆形拱形形状的屋顶,壳体封闭端壳体设置在拱形屋顶两端,形成拱壳形屋顶建筑结构,拱形结构利于疏水,上弧形板位于下弧形板上方,并与下弧形板交错分布,相互支撑,并通过粘结剂与连接件连接,大大提高了屋顶的整体强度。
[0008]上弧形板、下弧形板、上层弧度板以及下层弧度板为钢肋混凝土预制构件,弧形板分块预制便于装卸和运输,钢肋混凝土材质用于屋顶相比现有技术的屋顶强度高,费用低且使用寿命长。
[0009]作为优选,每个上层弧度板和下层弧度板均包括第一弧度板、第二弧度板和第三弧度板,第二弧度板的上端与第一弧度板的下端紧密连接,第二弧度板的下端与第三弧度板的上端紧密连接。
[0010]上层弧度板包括第一弧度板、第二弧度板和第三弧度板,下层弧度板包括同样的第一弧度板、第二弧度板和第三弧度板,上层弧度板位于下层弧度板的上方,并与下层弧度板交错分布,第一弧度板、第二弧度板和第三弧度板从上之下依次连接,上层弧度板的第一弧度板、第二弧度板和第三弧度板通过连接件分别连接下层弧度板的第一弧度板、第二弧
度板和第三弧度板。
[0011]作为优选,壳体封闭端为1/4球形壳体,上层弧度板相邻边紧密连接,形成1/4球形形状,下层弧度板相邻边紧密连接,形成1/4球形形状。
[0012]作为优选,上弧形板和下弧形板之间设置有粘接剂,用于粘接上弧形板和下弧形板。
[0013]粘接剂与预埋螺栓一起紧固上弧形板和下弧形板,并且进一步提高屋顶的防水性、防潮性和整体性。
[0014]作为优选,拱形屋顶的两侧开设有多个天窗。
[0015]拱形屋顶的两侧开设天窗,降低了拱壳体受力的强度。
[0016]作为优选,半圆拱形屋顶还设置有多组弧形肋板,每组弧形肋板包括两个通过紧固螺栓连接的弧形肋板,每组弧形肋板固设在相邻下层弧形单元连接处的下方。
[0017]若需开设天窗,为了弥补强度损失,在每个内层拱形支承弧形板的两侧预制有加强肋,相邻加强肋抹粘结剂后由螺栓紧固在一起,形成与拱桥类似的通长弧形的支撑肋,加强肋的弧形方向与下层弧形单元相一致,用于加强屋顶的整体强度。增加了整体强度与承载力,使之可以安全地开设开窗,进行自然采光,减少资源消耗,利于节能减排。
[0018]作为优选,连接件为预埋螺栓,半圆拱形屋顶内的预埋螺栓设置在上弧形板内并向下延伸至下弧形板开设的螺纹孔内,通过螺母紧固连接;壳体封闭端内的预埋螺栓设置在上层弧度板内并向下延伸至下层弧度板。
[0019]预埋螺栓设置在上弧形板内,不漏在上弧形板外,通过预埋螺栓连接上弧形板和下弧形板,防止雨水对上层弧形板内连接件的渗透腐蚀,大大延长用于本技术屋顶建筑的使用寿命。
[0020]作为优选,相邻两个第一弧度板长短不同,相邻两个第二弧度板长短不同,相邻两个第三弧度板长短不同。
[0021]同层弧度板相邻的第一弧度板、第二弧度板以及第三弧度板交错分布设置,以利于相互交错支撑,进一步提高半圆拱形屋顶两端的壳体封闭端的强度。
[0022]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上弧形板首尾紧密连接,形成宽度较窄的半圆形拱形形状,多个上层弧形单元横向并列排布,形成半圆形拱形形状的屋顶,壳体封闭端壳体设置在半圆拱形屋顶两端,形成拱形屋顶建筑结构,拱形结构利于疏水,跨度大,且仅受压力,利于发挥钢筋混凝土的优点,上弧形板位于下弧形板上方,并与下弧形板交错分布,并通过粘结剂与连接件连接,大大提高了屋顶的整体强度;上弧形板、下弧形板、上层弧度板以及下层弧度板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弧形板分块预制便于装卸和运输;还可设置多个天窗,能够增加建筑内的自然采光,减少建筑内白天用电的情况,有利于减能减排。
附图说明
[0023]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3为本技术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4为本技术附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去除部分半圆拱形屋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6为本技术附图5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7为本技术附图5中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二去除部分半圆拱形屋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9为本技术附图8中E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中所示标号:1、半圆拱形屋顶;101、上弧形板;102、下弧形板;2、壳体封闭端;3、上层弧度板;301、第一弧度板;302、第二弧度板;303、第三弧度板;4、下层弧度板;5、弧形肋板;6、天窗;7、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实施例一:
[0034]如图1~7所示,一种拱壳结合的装配式屋顶建筑结构,包括半圆拱形屋顶1,半圆拱形屋顶1的两端分别紧密连接有壳体封闭端2;
[0035]半圆拱形屋顶1包括多个上层弧形单元以及位于上层弧形单元下方的下层弧形单元,上层弧形单元包括多个上弧形板101,上弧形板101首尾紧密连接,形成半圆形拱形形状,多个上层弧形单元横向并列排布,下层弧形单元包括若干下弧形板102,下弧形板102相邻边紧密连接,形成半圆形拱形形状,上下分布的上弧形板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拱壳结合的装配式屋顶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圆拱形屋顶(1),所述半圆拱形屋顶(1)的两端分别紧密连接有壳体封闭端(2),所述半圆拱形屋顶(1)和壳体封闭端(2)设置在下部现浇墙体上;所述半圆拱形屋顶(1)包括多个上层弧形单元以及位于上层弧形单元下方的下层弧形单元,所述上层弧形单元包括多个上弧形板(101),所述上弧形板(101)首尾紧密连接,形成半圆形拱形形状,多个所述上层弧形单元横向并列排布,所述下层弧形单元包括若干下弧形板(102),所述下弧形板(102)相邻边紧密连接,形成半圆形拱形形状,上下分布的所述上弧形板(101)和下弧形板(102)交错分布,并通过连接件(7)固接;所述壳体封闭端(2)包括若干上层弧度板(3)以及位于上层弧度板(3)下方的下层弧度板(4),所述上层弧度板(3)和下层弧度板(4)交错分布并通过连接件(7)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拱壳结合的装配式屋顶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上层弧度板(3)和下层弧度板(4)均包括第一弧度板(301)、第二弧度板(302)和第三弧度板(303),所述第二弧度板(302)的上端与第一弧度板(301)的下端紧密连接,所述第二弧度板(302)的下端与第三弧度板(303)的上端紧密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拱壳结合的装配式屋顶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封闭端(2)为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迟庆峰
申请(专利权)人:迟庆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