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感器,包括外壳、磁芯安装板、磁芯和线圈绕组,磁芯安装板安装外壳的开口处,磁芯安装在磁芯安装板的内侧且位于外壳的内腔中,磁芯包括第一U型部、第二U型部、第三U型部和第四U型部,线圈绕组绕设于磁芯外部,外壳的外表面环形分布有若干块散热片,每块散热片上均开设有位置相错开的散热孔,外壳的内壁上涂覆有吸热涂层,吸热涂层与线圈绕组之间连接有导热矽胶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磁芯的多个U型设计可使到磁芯缠卷更多线圈,从而使到电感器能够在较小的体积时仍然能够产生较大的感应电势,从而满足用户电感器体积小和大电势感应的需求,且散热片、导热矽胶布、吸热涂层和散热孔的设置可大大提升电感器的散热性能。散热性能。散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感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感器的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新型电感器。
技术介绍
[0002]电感器是能够把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储存起来的电器元件,电感器具有一定的电感,它只阻碍电流的变化,如果电感器在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下,电路接通时它将试图阻碍电流流过,如果电感器在有电流通过的状态下,电路断开时它将试图维持电流不变。然而,目前市面上的电感器的磁芯一般为柱型、工字型或E字型,这些电感器若要达到大电势感应只能通过增大磁芯的体积来实现,大电势感应和体积小不能同时实现,不能同时满足用户大电势感应和体积小的需求,且目前市面上的电感器的散热效果差,容易因温度过高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电感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电感器,包括外壳、磁芯安装板、磁芯和线圈绕组,所述外壳的一端开口,所述磁芯安装板安装外壳的开口处并将外壳的内腔封闭,所述磁芯安装在磁芯安装板的内侧且位于外壳的内腔中,所述磁芯包括第一U型部、第二U型部、第三U型部和第四U型部,所述第一U型部与第二U型部间隔设置,所述第三U型部和第四U型部间隔设置,所述第一U型部连接于第三U型部的一端与第四U型部的一端之间,所述第二U型部连接于第三U型部的另一端与第四U型部的另一端之间,所述第一U型部和第二U型部分别朝下布置,所述第三U型部和第四U型部分别朝上布置,所述第一U型部和第二U型部均垂直于第三U型部,所述第三U型部与第四U型部相平行,所述线圈绕组绕设于磁芯外部,所述线圈绕组的两端分别穿过磁芯安装板向外伸出以形成引脚,所述外壳的外表面环形分布有若干块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截面形状呈波浪形,每块散热片上均开设有位置相错开的散热孔,所述外壳的内壁上涂覆有吸热涂层,所述吸热涂层与线圈绕组之间连接有导热矽胶布。
[0005]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外壳安装在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底部设有定位插柱,所述定位插柱的头部端设有十字形缺口,从而使定位插柱的头部端形成四个定位卡爪,所述定位卡爪的外壁中部凹设有用于供电路板插入的卡槽。
[0006]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定位卡爪的头部端外表面设置为弧形面。
[0007]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磁芯安装板的内侧设有用于磁芯定位的定位座,所述磁芯定位放置在定位座上,所述定位座上设有位于磁芯上方的隔板,所述隔板与定位座可拆卸连接。
[0008]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吸热涂层设置为黑铬涂层或黑镍涂层。
[0009]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散热片的厚度为0.8mm。
[0010]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磁芯为铁氧体磁芯。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本技术的结构简单、紧凑,设计合理,磁芯的多个U型设计可使到磁芯缠卷更多线圈,从而使到电感器能够在较小的体积时仍然能够产生较大的感应电势,从而满足用户电感器体积小和大电势感应的需求,且散热片、导热矽胶布、吸热涂层和散热孔的设置可大大提升电感器的散热性能,防止电感器因温度过高而损坏。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电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电感器的俯视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电感器的剖视图;
[0017]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电感器的磁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电感器的磁芯的俯视图;
[0019]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电感器的定位插柱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电感器的磁芯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考图1至图7,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电感器,包括安装座5、外壳1、磁芯安装板2、磁芯3和线圈绕组4,下面将对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0023]外壳1安装在安装座5上,外壳1的一端开口,磁芯安装板2安装外壳1的开口处并将外壳1的内腔封闭,磁芯3安装在磁芯安装板2的内侧且位于外壳1的内腔中。其中,磁芯3可以为铁氧体磁芯。
[0024]优选的,为了使到电感器能够更加稳固地安装在电路板6上,安装座5的两侧底部可以设有定位插柱51,定位插柱51的头部端设有十字形缺口512,从而使定位插柱51的头部端形成四个定位卡爪516,定位卡爪516的外壁中部凹设有用于供电路板6插入的卡槽514。
[0025]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定位插柱51的定位卡爪516插入到电路板6的插孔61中,定位卡爪516的头部端外表面可以设置为弧形面,弧形面设计可在定位卡爪插入到电路板6的插孔61时起到引导作用,从而使到定位卡爪516插入顺畅。
[0026]在安装时,安装者可将定位插柱51对准电路板6的插孔61,然后将定位插柱51插入到插孔61中,插入过程中每个定位卡爪516的弧形面均会与电路板6相接触,四个定位卡爪
516被压缩并往内靠拢,从而能够通过插孔61,当定位卡爪516插入到位后,定位卡爪516复位,电路板6会插入到定位卡爪516外表面的卡槽514中与定位卡爪516相卡接,从而实现电感器固定安装在电路板6上。
[0027]磁芯3包括第一U型部31、第二U型部32、第三U型部33和第四U型部34,第一U型部31与第二U型部32间隔设置,第三U型部33和第四U型部34间隔设置,第一U型部31连接于第三U型部33的一端与第四U型部34的一端之间,第二U型部32连接于第三U型部33的另一端与第四U型部34的另一端之间,第一U型部31和第二U型部32分别朝下布置,第三U型部33和第四U型部34分别朝上布置,第一U型部31和第二U型部32均垂直于第三U型部33,第三U型部33与第四U型部34相平行。
[0028]具体实施时,磁芯安装板2的内侧设有用于磁芯3定位的定位座15,磁芯3定位放置在定位座15上,定位座15上设有位于磁芯3上方的隔板16,隔板16与定位座15可拆卸连接。
[0029]线圈绕组4绕设于磁芯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磁芯安装板(2)、磁芯(3)和线圈绕组(4),所述外壳(1)的一端开口,所述磁芯安装板(2)安装外壳(1)的开口处并将外壳(1)的内腔封闭,所述磁芯(3)安装在磁芯安装板(2)的内侧且位于外壳(1)的内腔中,所述磁芯(3)包括第一U型部(31)、第二U型部(32)、第三U型部(33)和第四U型部(34),所述第一U型部(31)与第二U型部(32)间隔设置,所述第三U型部(33)和第四U型部(34)间隔设置,所述第一U型部(31)连接于第三U型部(33)的一端与第四U型部(34)的一端之间,所述第二U型部(32)连接于第三U型部(33)的另一端与第四U型部(34)的另一端之间,所述第一U型部(31)和第二U型部(32)分别朝下布置,所述第三U型部(33)和第四U型部(34)分别朝上布置,所述第一U型部(31)和第二U型部(32)均垂直于第三U型部(33),所述第三U型部(33)与第四U型部(34)相平行,所述线圈绕组(4)绕设于磁芯(3)外部,所述线圈绕组(4)的两端分别穿过磁芯安装板(2)向外伸出以形成引脚(41),所述外壳(1)的外表面环形分布有若干块散热片(11),所述散热片(11)的截面形状呈波浪形,每块散热片(11)上均开设有位置相错开的散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锦轩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